毛晓春:伤杏 伤心(图)

2019-07-03 来源: 浏览量:

 

伤杏 伤心

文:毛晓春

 4316331871436587322.jpg

  新阳镇的杏子落了,而且落了一地,这种艺术似的壮观,很像《满城尽带黄金甲》的镜头,很震撼,视觉冲击力也很大。可对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新阳镇的杏农来说,艺术的震撼和现实的残酷交织在一起,一地散落的杏子,成了新阳人的伤杏,每颗掉下的杏子,都是一年的汗水浇灌的,印到土地上,很显眼,也很痛。

 微信图片_20190703232341.jpg

  每年,果树霜冻、冰雹,虫害,杏树在一次次度着自然的生死劫,去年大面积的霜冻,颗粒无收,但是真正丰收了,结果了,确又是忧愁、伤痛,大片大片的杏子价格太低,收购商想出多少钱就多少钱,摘一天杏子卖了还不如打一天工,含着眼泪,眼看着一颗,一颗地往下掉。这究竟是什么原因,难道它真的成了新阳人的伤心果,夕阳产业。 前两年,把所有的责任都推给杏树老化,杏不好吃,病虫害多,新阳人心里也含着自卑、自责,觉得杏子真完了,没救了,来个客商,好似抓个救命稻草,生怕失去,心里意思就是只要你收,你说咋搞就咋搞,你说多少钱就多少钱。 我们真的被动,没办法了吗? 今年杏农奔走相告,果品果型大,果肉肥厚,特别香甜,蜜甜蜜甜的,但是今年价格低的吓人,三五毛钱,最好的也超不过一元钱,这又就奇怪了, 究竟是啥原因?是不好吃吗?是难以运输吗?

  新阳镇是一个盆地,南靠雄伟的凤凰山,黄河最大支流渭河从镇中心绕过。我从小,看的四面的山以外,还是山,只有那种蒸汽火车发着嘶鸣的吼声,冒着白烟缓缓顺山脚穿山洞而过,人要出外,要么坐这慢车,要么就是每天一班的班车从山梁上绕山到城里,走一趟要四五个小时。绿皮火车慢得要死,站站停,走不到十里路就要停一下。但哪时的新阳人已经把自家杏树的杏担上,坐上车晃荡一天一晚上担到兰州、西宁等地去卖,每到杏成熟,车站上下车都是担杏的,新阳的杏因此出了名,都知道新阳出产杏,出产的杏比桃子还大。杏的收入就成了孩子上学等的唯一经济收入,年纪大的人也许还能回忆起担杏上兰州,跑西宁的情景。现在交通发达了,新阳的交通是翻天覆地地起了变化,省际公路穿镇而过,快递飞速发展,发一箱杏除了西藏、海南等地,全国任何地方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只要一两天,用现在时髦的话简直是秒到,可是新阳的杏确只能眼睁睁掉地上,烂在地里,是啥原因。是交通越发达越运不出去,还是新阳的杏退化不好吃了呢? 如果说新阳的杏不好吃,相信新阳每个人都不会服气和承认,我也以为,只有吃到新阳的杏,才能真正明白为啥(黄帝内经)里要把杏列为五中养生珍品果,说新阳是全国唯一鲜食杏最佳种植基地毫不为过。

  凤凰山的刺酸杏树在汉代时期已经开始移栽于川区田间地头,这种杏果肉较薄,味酸苦。清朝末年,由于文化之乡的缘故外国传教士就来这里传教布道,建教堂,办学校。上世纪三十年代,比利时来的奈神父从本国带了一株神奇的杏树,奈神父把它栽植在花园里,两三年后这株杏树结出了黄中透红,个大形圆,色泽鲜艳,皮薄肉厚,甜酸适口,教徒无不称赞,机智的本地教徒丁自元、胡巧悌心生巧计获取枝条嫁接成功并推广,新阳独特的气候土壤条件,“比利时”大结杏长势喜人,品质优良,富含钙、磷、核黄素等多种有机成分和人体必须的维生素与无机盐的果品深受四方顾客青睐,上世纪八十年代杏果开始成为新阳拳头果品。这就是新阳杏的发展史,是它的文化内涵。

微信图片_20190703232450.jpg

  为何这么好吃的杏还是卖不出去,烂到地里呢? 我以为人心散了,没人组织了,品牌没出去,自己把自己倒腾坏了。这就是基础建设越先进,反而思想落后了, 新阳杏果品能不能走出困境,我以为还要靠新阳人自己,只要我们自己有信心,就有振兴的希望,杏产业要发展,我以为要建立统一品牌,有协会等组织统一销售价格,统一包装,靠大家杀出一条血路,既要大力销售,还要走深加工,这样,新阳杏的发展才会久远,换来换去种这种那种也没有出路,有的只是一生的无奈和奔波。古人说,隔山的金子不如凑手的铜,好东西放在这,确要舍本追末去干别的,不是人生的悲剧和大忌吗?

 

识别二维码,关注天水新时空公众号

热点推荐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