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名小学生溺亡:这个教训太沉痛

2020-06-23 来源: 浏览量:

  据央视新闻报道,截止6月22日7时10分,经全力搜救打捞,重庆潼南区8名落水青少年全部打捞出水,均已无生命体征。初步调查显示,溺亡者均为居住在附近的小学学生,周末放假自发相约到河滩处玩耍,其间有一名学生不慎失足落水,旁边7名学生前去施救,造成施救学生一并落水。(6月22日澎湃新闻)

  8个活蹦乱跳的孩子说没就没了,数个家庭瞬间陷入巨大伤痛之中,这样的悲剧令人痛心不已。更残酷的是,尽管警钟频频敲响,但学生溺亡悲剧频频上演,仅今年入汛以来,就有多地数名学生溺亡。这次8名小学生溺亡悲剧发生后,防溺水安全教育再次引发关注。

  今年4月初,针对云南、海南等地先后发生多名学生溺亡事件,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特发布2020年第1号预警,提醒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要高度重视,确保学生生命安全。5月底,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又发布2020年第2号预警,提醒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举一反三,把工作做实做细,尽最大努力防止此类事件发生。

  教育部接连两道预警,却没能阻止悲剧接连发生,究竟哪里出了问题?在预警中,教育部督导委特别强调,要加强家校沟通,把家校协同落到实处,引导、督促家长增强责任意识,切实落实监护责任,重点做好放学后、周末和节假日等离校时段的监护陪伴,预防溺水事故发生。最担心的、特别强调的,恰恰发生了,这是最可怕的。

  8名小学生溺亡事件就是如此:周末不上学,8个孩子相约河滩玩耍,一人不慎落水,另7人盲目施救,最终导致悲剧发生。相较于盲目施救,孩子们出现在不该出现的危险河滩,更值得深思。这或许说明,预警中一再强调的防溺水安全教育措施并未真正落到实处。

  安全常识必须一说再说、不厌其烦地说,但仅仅是“嘴上说”“开会说”“文件说”远远不够。职能部门向学校发个文、学校向家长发封警示信、家长“签字画押”后带回学校——该说的都说了、听不听自便,这种不走心的安全教育根本起不到什么作用。

  无论老师还是家长,不是不懂安全的重要性、野游的危险性,但只是想当然地认为溺亡悲剧纯属个案且不会发生在自己学生或孩子身上,这种侥幸心理和麻痹思想有时是致命的。有数据显示,溺水是我国14岁以下儿童意外死亡的“第一杀手”,其中农村明显高于城市,野外水域高于普通水域,留守儿童高于普通儿童。

  孩子是社会的一面镜子,孩子的安全状况折射出社会安全意识的高低程度。在悲剧面前,家长、学校、相关部门乃至全社会都应反思:平时的安全教育有没有做好,是否存在“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形式主义问题?预防悲剧,关键要走心,织紧织密学生防溺水安全网,任何一个环节掉链子都可能造成永远无法挽回的人间悲剧。

  别等悲剧发生后才后悔莫及。8名小学生溺亡,这个教训太沉痛!

识别二维码,关注天水新时空公众号

热点推荐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