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话题 | 应当一刀切禁止火车票“买短补长”吗?

2019-05-06 来源:来自网络 浏览量:

  文 | 丁阳

  这个五一,多名网友发文称,提前一个月购买了火车票回老家,却不仅遭遇火车晚点,最终还被告知无法凭票上车。工作人员承诺全额退款,但此前定好的出行计划却泡汤了,铁总为此还道了歉。造成该现象的,是个老问题,一些买不到票的旅客“买短补长”,该下车不下,导致有票的人挤不上去。

  今天有消息称,铁路部门下发“买短补长”临时办法:执意越站加收50%票款。这一招,能解决问题吗?

  一些人认为加收50%解决不了“买短补长”的问题

  这个所谓“买短补长”的临时办法,是媒体曝出来的,是一个内部通知,原因是铁路部门高峰期间怕车上旅客过多,产生安全隐患,所以提供了一个暂时的方案。之所以要对“买短补长”者加收,是因为列车已经超员了,而乘客拒不下车,变成无票乘车的状态,所以要多收费用。如果未超过列车承载界限,那么就是正常补票,视为有票乘客。

  虽然加收50%这个数值是否合理值得商榷,但有不少网友已经表明了支持的态度,“这种是好政策,超员了补票不补,加收百分之五十没毛病,不超员按照正常补票,不是一刀切的政策,这次决策确实是经过思考的,我支持这样的决策。”

  然而,也有人不认同这一措施,不是因为觉得加收50%不合理,而是认为解决不了问题——“强行越站乘车不是应该罚款的同时加行政拘留吗?凭什么花钱就能解决?越站乘车这跟花钱买黄牛票有区别吗?意思在超员时只要愿意多花50%的票价就能乘车,而提前买票的乘客因为没有加价不能上车也活该吗?”

  在很多人看来,“买短补长”者若侵犯了提前购票者的权益,就应该严厉打击,不应迁就。

  在舆论越来越在公共事件中展示其力量的当今社会,这样的抨击声不可小视。一些网友认为,如果媒体和舆论继续把矛头指向铁总的话,铁总可能会“一刀切”禁止“买短补长”。虽然有人认为,此前一直默许“买短补长”的动力来自于铁总要赚钱,车务人员要考核绩效,未必真的会“一刀切”。但可能性是无法排除的,毕竟也有过先例——去年曾出现“高铁盒饭霉变”事件,受到了国务院督查组高度关注,结果就是,常温链盒饭停止使用,只供应冷链食品。

  一刀切禁止“买短补长”,不是好事

  之所以出现“买短补长”,根源在于节假日等出行高峰期运力不足,%20但这是正常现象,如果高峰期都运力非常充足,那平峰时期肯定出现运力浪费了,铁总是企业,企业就要考虑效益,并且最终要转嫁到乘客身上。对于乘客来说,需要接受铁路高峰期运力不足的现实。

  而不增加运力的情况下,%20禁止“买短补长”的话,实质效果就是,确保了高峰期出行的秩序,但会造成在平峰时期,明明有多余运力,却不允许有需要的乘客上车这种窘况。整体上来说,对于乘客未必是什么好事情。

  所以有很多人不赞成一刀切禁止“买短补长”,而是认为应该采取更加灵活的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然而可惜的是,虽然提出建议的人很多,但并没有什么立刻就能解决问题的仙方。这是因为,列车售票的策略远比很多人想象的复杂,需要尽量保证沿途各站旅客的出行需求,不能把长途列车开成直达包车,也不能开成随上随下的公交车,这就会出现很多实际问题。

  比如有人主张,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来解决,认为只要铁路掌握了客流全部信息,就能制定出最好的售票策略。但以现有的技术条件而言,这是不容易实现的,因为节假日出行的选择很多,旅客的出行策略也会不停的改变。只要总的运力还无法满足高峰期出行的需求,靠技术手段能解决的有限。

  有人则主张,用强力的执法来解决问题:如果你补不到票,那就让乘警请你下车,不遵守的,让乘警强制执行。然而这种想法同样不现实——普通的列车工作人员没有执法权,乘警则人数有限,而现实是,乘警往往连相对较少出现且毫无道理的霸座行为都对付不了,何谈对付那些长期被默许且数量多得多的“买短乘长”强行补票党呢?

  还有人认为,可以允许平时补票,但节假日严禁补票,违者重罚。这个想法挺好,但是否起作用仍是未知数,因为这不是“一刀切”,那就会存在节假日无法严格执行的问题,如果真有人继续在节假日“买短补长”,靠什么来把他们及时赶下车呢?这个问题依然不好解决。就算能够执行高额罚款制度,也有人会心生怨恨,认为自己是被区别对待。

  短期解决不了,那就坚持原则,让时间来解决问题

  那这个问题到底该怎么办呢?该不该一刀切禁止“买短补长”呢?

  其实,只要把“买短补长”行为的法律本质说清楚,再坚持法律原则,长期来看,未必不能解决问题。

  所谓“买短补长”,也即补票,可以理解为一种“合同变更”的行为,这种变更,只能在不损害其他乘客的生效合同的前提条件下,才能去实行。是否符合这个前提条件,由铁路公司来决定。如果铁路公司认为符合条件,那就“合同变更”就可以得到许可;如果在出行高峰期,铁路公司认为不符合前提条件,那“合同变更”就无法实行——换言之,“买短补长”的补票行为不是理所应当就能成立的,打算这么做的人必须要明白其中的风险,一旦补不上票,就要承受相应的结果和罚则。只要把这个规则明示出来,改变目前的“默许”局面,合理宣传,并在售票时就告知乘客,长期坚持的话,是有可能解决问题的。

  当然,这种做法也需要辅以其他手段,最重要的是黑名单制度,比如一次补不到票且又不肯下车的话,就要罚款并上观察名单,两次不肯下车,就拒绝给此人售票。如果能堵住各种漏洞,相信这一办法比增加乘警数量要更为有效。

  前几年发生的美联航暴力驱赶乘客事件,让很多人了解了“超售”现象,这种行为其实很普遍

  酒店、机票都有“超售”的现象,并且在出现问题时都有变通的解决办法,相信铁路公司也能找到合适的办法来更好地应对“买短补长”现象。

识别二维码,关注天水新时空公众号

热点推荐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