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 迹(天水市第一人民医院护理部 靳 绮)

2012-04-26 来源:天水市第一人民医院护理部 浏览量:

 

  

  天水市第一人民医院护理部 靳 绮

 

  可能愈是内心深处的感受,愈是难以表达的缘故,笔尖随着思绪变得分外凝重。回想自己在护理岗位上二十几年的所见所闻,深藏于心的那种最朴素最真挚的情感,终于在一个充满阳光的午后,瞬间喷发。我被一串串坚实、灵动的足迹感动着。这样的足迹,可能再伟大的艺术家也难以采撷,这是一群女性,用大爱,用灵魂浇铸出来的生命印迹。生命艺术是无法捕捉行迹的,它是一种精神,无形胜有形。

  时间是2008年5月12日,下午两点,天水巿第一人民医院所有的护士沉浸在节日氛围中,一切工作如同往常一样进行着。此时,位于住院部十楼的手术部,当日择期手术基本完成,护士们在连续7小时紧张的工作后,并未因饥渴劳累驻足歇息。运送病人、补充物品、清扫消毒,一切都井然有序。今天,她们的节日在岗位上。两点二十八分,闷雷般的轰响,倾刻间摧毁了所有的平静。房屋咔咔作响,剧烈晃动。“地震了!”尖厉的叫声四起,穿透手术部的每个角落。强烈的震感使人无法控制自己的脚步,巨大的冲击将她们甩来甩去。突如其来的灾难和恐惧,让工作的每个人都尝到了濒死的窒息。

  6号手术间里一台骨科手术正在进行,两名手术医生,一名麻醉医生和两名护士,惊愕的目光在相互短暂碰撞后,不约而同定格在了已处于全身麻醉的病人头部。病人安静沉睡的面孔,让5名同志放弃了转移病人的想法。工作近二十年的手术护士调整苍白的面庞,坚定双眸,叮叮咣咣散乱作响的器械台没有打乱她的心。她艰难地打湿两块盐水纱垫,毫不迟疑地覆盖在切口之上,并将身体紧贴向手术床,双手叠加在医生的手上,固定着病人的身体。手术台上的几双目光,齐刷刷汇集在白纱布的星星红点上。巡回护士已在手术台这四尺见方的战场上工作了快三十年,微驼的背部丝毫未削减她的敏锐和细致。她关闭部分电源,又异常吃力地移开手术台边的C型臂透视机,巨烈的晃动使她矮胖的身躯时走时停,双手推着,肩膀顶着,直到将机器固定到墙边。当她转过身来,同麻醉师守在手术床头时,大家才看到煞黄的额头流淌的汗珠。5分钟就像一个世纪一样漫长。在这生死一线的考验面前,她们的内心只有坚守!她们做出了“职业最本能的反应”。

  与此同时,在这个半封闭的环境之外,急诊科的故事又怎能不让人唏嘘感叹。值班护士疏散着慌乱逃生的轻病人和陪员,危重病人床旁不见了亲属只留下了护士。是啊!求生的欲望可能只有到性命攸关的一刻才能得到最真实的演绎。而护士做为女儿、母亲、妻子,又何尝不想抓住生的希望!可就是这群女儿、母亲、妻子,在当时通信中断的情况下,在没有接到任何通知的情况下,在生与死的抉择面前,她们从不同的地方奔赴急诊科这一共同的战场。在四周满是跌撞逃散的人群中,她们在颠簸中振作脚步,紧急镇定,带上急救箱,跳上救护车,放下心中的许多牵挂与不舍,为那更多求救的呼声,她们选择了敬业,选择了执行,选择了对生命的不放弃。

  时序是2010年初秋,8月9号,舟曲突发特大泥石流灾害,整个县城倾刻没入泥沙之中,许多家庭家破人亡,惨不忍睹。一个二百多人的偏远小村庄,只剩下三十岁的父亲和六岁的儿子,成了全村的幸存者。父亲严重肺挫伤,呼吸困难,活动受限;儿子胸部挤压伤伴左足皮肤毁损,父子俩被接诊到胸心外科住院。失去亲人和家园的巨大变故,使这个汉子冷漠的对待社会和各级政府领导的慰问。任由旁边的人说什么他都一言不发,只是白天黑夜不闭眼地盯着躺在邻床的儿子。小男孩似乎很懂事,没有一声哭闹,成天闭着眼睛蜷缩在床上,对护士们的百般哄逗只是摇头予以回应。护士长和护士们看在眼里急在心上。针对这两个特殊的病人,她们列出了详细的专护计划,护士长和3名护士专门承担这两人的治疗、护理、照顾工作。一个星期里,她们耐心地说服病人接受治疗;细致地为父子两人做好卫生清洁;别出心裁地给孩子找来玩具讲故事;费尽心思地端来营养丰富的一日三餐。父亲的呼吸愈渐平顺,乌黑的脸色渐露光泽;孩子足部的皮肤经多次换药理疗也渐愈合。又是一个夜晚,护士长轻声啍着歌,和护士们如常地打来温水为孩子擦洗。“姨,我想妈妈!”久久尘封的嘴巴,怯生生地吐出一句话。话间孩子的双手已环抱在护士长的脖颈上。接着,孩子的全身颤栗着、嘶喊着,悲痛弥漫了整个病房,在场的所有人眼眶湿润了。“哭吧!孩子,放声哭吧!”护士长哽咽着,如同抱自己的孩子一样将他紧紧搂在怀里。孩子的父亲翻身坐起,头止不住地磕在床上,连连说:“谢谢你们!太对不住你们了!”有道是男儿有泪不轻弹,一个七尺男儿,此时泪水肆意横流,愤恨、绝望、自责、愧疚,五味杂陈的情感终于得到渲泄。护士们春雨润物般的呵护,终于融化了父子俩心底的阴霾。天灾无情,人间有爱,同时在泌尿外科接受救治的藏族姐妹,伤势都很重,与亲人的联系中断。在她俩往院的47个昼夜,始终是护士陪伴左右。从买手机充电器、卫生用品、内衣內裤等日常用品到姊妹俩的一日三餐,从清晨的洗脸梳头到夜晚的擦身洗脚,从一次次的按摩聊天到解除痛苦的手助排便,从中秋节盛着关爱的一盒盒月饼到送来的一件件礼物,全科护士无论老少,都为这对藏族姐妹送上了超乎寻常的关爱。出院的那个早晨,在护士们的鼓励下,爱美的姊妹俩让护士为她们打了光溜溜的发辫,穿上了色彩艳丽的民族服装。当她们接过院领导递来的鲜花时,颤抖的双手怎么也拂不尽脸上的泪水,离别时的目光,诠释着“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人间真爱。

  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如同一棵雄伟坚强的树,发展自一粒微小的种子。医院里每天会有许许多多不同伤痛的病人,但凡有病人的地方,都有护士见证着生命的苦难,感受着躯体的病痛。正因为如此,她们比常人更懂得人的价值,生命的尊严。在病床这个最接近死亡幽谷的地方,在这个远离庸扰与吵杂的地方,护士所到之处充满着责任与温暖。不论白天还是黑夜,她们始终能调动全身的活力,以极大的耐心,严密警惕丝毫的变化。在护士的生活中没有太多商量的余地,很多时候,她们撒开年迈父母的双手,放下嗷嗷待哺的婴儿,躲开丈夫不解的目光,逃离家人聚会的欢宴,为别人默默布施着雨露。护理工作是单纯的,不为更高的薪水,不沦为一种交易,她们爱人如己,履行着圣洁的天职。阳光普照,心心相印,有位八十岁的老红军为护士赋诗《人间天使》;有旁观者为没录下护士给车祸病人擦洗的场面而叹息;有反复就诊的患者曾写下《予人玫瑰,手有余香》,对接触的每位护士进行了详细的描述;有专门为护士做的锦旗“天使水晶心”;有了数不胜数的“谢谢!”

  正如一谈到南丁格尔,世人就想到护士,只要一谈到护士,就会联想到南丁格尔一样。她把受到世人歧视的护理工作提升为专业,成为维护人类健康不可或缺的看护和照顾的艺术。在第一百个国际护士节到来之即,让我们再次聆听1910年这位伟大的护理先驱垂暮时的声音:“原来天堂的天使,不是在花从中飞翔,而是像小护士们一样,在清洗病人的脚”。是啊!亲爱的姐妹们,时代在改变,护理的精神永远不变!让我们坚定信念,以护士的名义跟随她的指引,在我们身后一如既往留下关怀生命的足迹。

 

 

识别二维码,关注天水新时空

热点推荐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