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甘肃高考丨一线名师点评高考试题

2020-07-09 来源:中国甘肃网-兰州晨报 浏览量:

  原标题:高考·试题点评

  本报邀请一线名师点评高考试题

  中国甘肃网7月9日讯。据兰州晨报报道(记者 武永明)备受关注的2020年高考于7月8日落下帷幕,每年的语文高考试题都会成为人们热议的焦点,多年来的高考数学试题在多数考生的印象中就从来没有简单过。文科综合、理科综合以及外语试题到底难不难?本报邀请师大附中一线老师对今年高考试题进行点评。

  语文

  (西北师大附中高三语文备课组组长刘雅莉)

  2020年全国Ⅱ卷语文高考试题继续以“立德树人”为导向,凸显时代主题,顺应时代潮流,秉承历史传统。紧扣变化后的考试大纲要求,进一步落实高考评价体系,明确高考语文“以文化人、全面育人”的鲜明意旨,体现语文学科的素养,助力高考综合改革平稳实施。考查学生对世界、对社会的责任与担当,注重对学生关键能力的考查。同时,2020年高考Ⅱ卷试题增强了试题与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协同性,试题在材料选取、设答方式、作答要求等方面,与高中语文教学高度契合,情境设计注意联系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

  试卷结构稳定,难易适中,符合学生对试题的期待。全国Ⅰ、Ⅱ、Ⅲ卷试卷结构与2019年一致,试题模块依次为论述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文言文阅读、古代诗歌阅读、名篇名句默写、语言文字运用、写作。试题从素材选取、试题设计等方面综合把控难度,使其与学生总体作答能力水平相当,让学生都能发挥出应有水平。材料选择强调情感中正平和,色彩明快清新,对于学生来说,亲切友好、乐观积极。例如全国Ⅱ卷中文学类文本《书匠》刻画的是普通匠人对职业道德的坚守,这些普通人的工作、生活、情感,对于广大青少年、特别是刚刚和全国人民一起经历了疫情防控的青少年来说,既是亲切的,也是弥足珍贵的。名句默写题以《荀子·劝学》《醉翁亭》《赤壁赋》作为命题材料,理解难度较小,所填语句在书写难度上也相对较为常规。同时试题命制还注意发掘文化资源,增强文化自信。例如语言文字运用中的“殷墟甲骨文”,反映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也生动诠释了中华民族的创造精神、奋斗精神。

  2020年高考语文课标Ⅱ卷的作文依然沿用了以往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命题形式,继2019年全国Ⅱ卷作文之后继续考查学生对国家、社会乃至世界的责任与担当,更加突出语境意识,引导学生从相互支持、团结合作入手,思考人类的危机应对之道,进而思考人类的发展未来,体会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前瞻性,感受青年在危机情境下的责任与担当,深刻地意识到作为祖国的新一代青年,自己应肩负起完善生命、兴旺民族、发展人类、推动历史的责任,要求学生展现出当代中国青年的精神风采,发出中国声音。全国Ⅱ卷作文命题不回避热点话题,而疫情防控、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都是备考过程中普遍关注的热点,这些内容被纳入高考作文命题的范围,学生对此不陌生,所以试题难度不大,但是,要想写出高分的精彩作文还需要精巧紧凑的构思,富有文化底蕴、新鲜生动的素材等。

  综上所述,2020年全国Ⅱ卷语文高考试题呈现出以下特点:

  1.考点微调,考查稳中有变。

  2.不避时事热点,厚植家国情怀。

  3.选材丰富多样,注重文化浸润。

  4.考查必备知识,凸显能力导向。

  2020年高考语文命题不忘铸魂育人的考试初心,牢记为国选才的崇高使命,贴近时代、贴近学生,关注思想导向、情感熏陶、人格养成,题目稳中求变,难易适中。

  数学(理科)

  (西北师大附中高三数学备课组长、高级教师夏力民)

  ●总体分析

  1.2020年全国(Ⅱ)卷理科数学试卷的整体评价:2020年全国(Ⅱ)卷的理科数学试卷,基本体现了《考试说明》和大纲《课程标准》的要求,继续侧重考查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加强了对考生数学能力的综合考查,突出了文理科对应试题难度的差异及姊妹题的搭配,突出考查了考生数学学科的学科素养能力,在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考查方面仍然有较高要求,充分体现了数学学科的六大核心素养。

  2.试卷结构:第一大题单项选择题,题量12道,分值每小题5分共60分,第二大题填空题,题量4道,分值每小题5分共20分,第三大题解答题,题量5道必答题和2道选做题选1道,分值必答题每道12分选做题每道10分共70分。

  3.试卷难度:试卷整体难度较去年有所增加,体现了较好的信度、效度,适当的灵活度和较强的区分度。

  ●试卷整体特点

  1.考查全面凸显能力:理科数学试题考点覆盖全面,兼顾对高中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全面考查,同时突出对考生创新能力、运算能力、实际运用能力等关键能力的重点考查。第19题以解析几何为背景考查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第20题以立体几何为背景考查了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直观想象;第3题、第4题、第12题以现实生活背景进行试题的文化包装,考查学生的建模意识与能力;第21题以导数为背景,不仅考查了考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同时突出考查了考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2.强化主干突出重点:理科高考数学试卷,仍然是主干知识支撑了整个卷面,主干知识中的立体几何,三角函数,概率与统计,圆锥曲线及导数部分分值设置固定,命题方式基本固定,突出了主干知识重点的特点。

  3.稳中有变亮点颇多:今年数学试题注重常规思想与通性通法,淡化特殊技巧,突出考查考生的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试题的考点分布保持稳定,但在具体试题的考查形式与命题角度上体现了一定的新意。例如第3题考查概率知识,但与时下的热点防疫现实结合紧密;第7题考查立体几何中三视图问题,但与常见的设问方式大不相同,很有新意;第18题对现实生活中的生态治理问题进行考查,不要求大量的计算而是直接给出具体数值,在植物覆盖面积差异很大的条件下,为获得对野生动物数量更加准确的估计,让考生进行抽样方法的选择,既避免对考生大数值运算的考查也弘扬了新时代青年的社会责任感;第9题、第11题、第15题、第19题都体现出高考稳中求变、变中求新的思路,是不可多得的好题。

  4.能力立意突出思维:2020年理科数学试题坚持多视角、多层次以能力立意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实践能力、图表数据处理能力和创新意识、应用意识,特别注意到对“五个能力”和“两个意识”的内涵的重新界定的考查,试题入口宽、层次分明、叙述简明,无偏题、怪题,平实中又不失新颖。“收口题”第12题、第21题的第(3)小题,强调了知识的交汇性与综合性及创新性,具有较高的区分度,部分学生很难上手。

  5.关注热点体现应用:数学应用意识有两个维度:其一是实际应用,试题的选择题与解答题都有涉及。例如第4题、第12题、第14题、第18题;其二是数学知识内部应用。如第21题,就是应用导数研究函数的性质,理科第120题立体几何解答题的第Ⅱ问,就是应用向量知识或几何手段解决空间的直线、平面的位置关系。

  数学(文科)

  (西北师大附中高级教师李晓霞)

  2020年高考数学全国新课标Ⅱ卷仍以《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为依据,试卷的结构保持了全国卷高考数学试卷稳健的一贯风格,体现了“立足基础,稳中有变,注重能力”的设计理念。试题具有以下特点:

  1.突出数学主干知识,考点框架相对稳定。2020年高考数学全国新课标Ⅱ卷突显了主干知识的考查。例如对函数与导数、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立体几何、解析几何、数列、概率统计等内容有较高比重的考查,充分体现了高考对主干知识的重视程度。

  2.注重通性通法的考查,体现基础性。以数学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基本思想方法为考查重点,注重对数学通性通法的考查。有效地检测考生对数学知识中所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的掌握程度。

  3.关注数学核心素养,突出创新应用。试题贯彻立德树人的理念,突出理性思维,考查实际应用,关注数学核心素养,试卷注重学科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加强数学实践应用能力考查,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数学课程,教学改革有积极的导向作用。如第3题借助数学语言给出原位大三和弦与原位小三和弦的定义,并设计了一个简单计数问题,考查学生对新定义、新情景的学习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能力和数学文化素养。第4题以新冠疫情期间志愿者参加某超市配货工作为背景考查了概率与统计知识。第18题以沙漠治理为背景,通过数学模型的形式,考查了学生整理和分析信息的能力,这样加强了生活与数学之间的内在联系,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与运用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外也较好地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水平,同时对推理步骤的严谨性,答题过程的条理性,解题过程的探索性都有较高的要求,体现了数学与社会的密切联系。

  4.试题稳中求新,稳中求变,考查考生应变能力。2019年全国卷Ⅱ对解答题的顺序重新做了安排,几乎所有解答题的顺序与往年不同。但2020年全国卷Ⅱ解答题的顺序与往年试题顺序基本一致,只是调整了立体几何与解析几何的位置,其顺序依次为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概率与统计、解析几何、立体几何、函数与导数、二选一。另外,全国Ⅱ卷从2016年到2019年连续4年考查数列,2020年考查了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也体现了高考的求新求变。

  物理

  (西北师大附中高三物理备课组、高级教师白景曦)

  今年理综全国Ⅱ卷物理试题,严格以《2019年物理考试大纲》为命题指导,试题设计既注重对核心物理概念和规律的考查,又注重对各种思维方法和能力的全面考查,对夯实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有明显导向作用。本套试题没有出现偏题怪题,易、中、难比例适中,有利于各级各类高校选拔所需的人才。具体来说这套物理试题有以下三个显著的特点:

  一、突出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

  比如第25题,这道题从本质上讲属于多研究对象、多运动过程的动力学问题,与师大附中最后一次周考的练习题完全相同,对学生的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的考查十分精准。只要学生仔细进行运动过程分析和受力分析,并能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为两个运动阶段,然后根据牛顿运动定律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列方程,最后联立方程认真求解,就能拿到满分。

  二、突出考查学生的实验能力、对基本概念和规律的理解能力和应用基本方法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比如,第22题力学实验题要求学生写出一条测量的加速度实验值和理论值有明显差异的原因,引导学生分析偶然误差和系统误差的主要来源,对学生实验误差分析能力要求较高。第24题要求学生根据粒子射出位置,分析粒子的受力方向,从而说明磁场的方向,重点考查学生运用基本概念和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第21题通过设置绝缘细圆环的上、下半圆分别均匀分布着等量异种电荷的情境,要求学生分析圆环内到圆心距离相等的四点的电场强度、电势的关系,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矢量叠加原理及对称性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突出考查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今年高考物理试题的亮点就是增加紧密联系科技发展、体育运动等方面的实际情境,突出情境的时代性,强调情境与考查内容的有机融合,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物理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学以致用。比如,第16题以摩托车越野赛为情境,通过设计摩托车掉进坑内和恰好越过坑内两种不同情境,考查学生运用平抛运动的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第17题以CT扫描机中X射线产生部分为情境,重点考查学生对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规律的理解。

  整体来说,2020年高考物理试题难度较2019年和2017年有明显下降,与2018年大致持平。试题优化考试内容,突出基础性,更加注重贴近教材和教学实际。

  化学

  (西北师大附中化学教研组组长、高级教师李舜)

  一、整体评析

  2020年全国(Ⅱ)卷理综化学试题以“稳”字当头,保持了试卷结构、题型题量,以及考试难度的相对稳定,试题稳中有变、变中求新,重在考查考生灵活运用所学化学知识,解决实际化学问题的能力,尤其是重点考查了考生的化学思维品质与化学核心素养。

  二、试题特点

  1.试题稳中有变,变中求新,考查基础。

  2020年全国(Ⅱ)卷理综化学试题注重回归教材,考查学科的主干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科学方法。7道选择题秉承传统、适度创新,落脚点低,重在考查考生对化学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及运用所学化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第8题考查了常见元素定性分析的方法;第10题提供“吡啶是类似于苯的芳香化合物”考查含氮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3道必做大题,变中求新,重点考查了学生从新信息中准确提取实质性内容,并与已有知识重组为新知识块的能力,考点稳定而问题新颖。第26题以含氯消毒剂为载体,考查元素化学知识,并借以反映化学学科的社会功能,普及公共卫生中的化学知识;第27题以实验室中苯甲酸的合成为情境,考查了实验仪器、实验操作、提纯方法等方面;第28题以二氧化碳的处理和转化为情境,考查盖斯定律及其在反应焓变中的应用、外界条件对反应平衡移动的影响、反应平衡常数的计算、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电化学基本原理等。

  2.关注学科本质,结合学科特点,展现化学风采。

  2020年新课标Ⅱ卷化学试题与生活相结合,融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知识,展示化学价值,意在考查学生对信息的整合能力,但信息的背后考查的依旧是重点知识、学生的化学语言的阅读能力、信息提取能力、文字表述能力。第26题以含氯消毒剂为载体,考查元素化学知识,并借以反映化学学科的社会功能,普及公共卫生中的化学知识。第28题以二氧化碳的处理和转化为情境,化学工作者从各个方面,研究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尝试将二氧化碳再利用,转害为利。让学生深刻理解化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

  总的来说,今年理综化学试题在考查化学反应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基本计算等化学核心内容的同时,依旧在稳中求新、稳中求变,并在变化中渗透化学核心素养,联系传统文化和我国现代科技发展以及新材料的联系,部分试题以学术专著、文献论文等资料为素材编写,有利于开拓学生的科学视野,增长考生的见识,为教师未来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高中学生的化学学科学习指明了方向。

  英语

  (西北师大附中高三英语备课组长、高级教师王冲霄)

  2020年高考英语全国II卷依据高考评价体系的总体要求,继续体现高中英语教育、教学的基本原则。试题取材广泛、体裁多样、时代性强。

  从基础性方面看,试题重视对基础知识的考查,相对弱化语法。语法填空考查了定冠词、介词、非谓语动词中的动词不定式、现在分词以及过去分词、谓语动词中的一般现在时和主谓一致以及形容词、副词等;短文改错考查了冠词、非谓语动词、定语从句、并列连词、名词单复数和固定句型等,体现了基础性和综合性的考查要求,没有出现偏难怪题。从工具性和思想性方面看,试题阅读理解部分语篇A倡导旅游开阔视野;语篇B告诉我们拼图玩具有助于大脑开发;语篇C提倡购买合法皮草,倡导环保意识;语篇D提倡多去图书馆,培养阅读好习惯。七选五以表情符号和工作地的交流为主题,旨在培养多渠道的人际交往能力。完形填空讲述了“尼可勒”用32美元的低价淘到价值5000万美元保罗-高更油画真迹的故事,美从来都不缺乏,只是缺乏发现的眼睛。语法填空和短文改错分别以“春节”和“中国功夫”为主题,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今年的书面表达没有延续书信格式,而替换成了记叙文,打破了人们的猜题定势,“钉子户”李华也完成写信使命。书面表达要求介绍上周末农场采摘活动,提倡学生热爱劳动,热爱生活。总之,今年的试题稳中有变,更注重考查考生的学科素养和思辨能力。

  生物

  (西北师大附中生物教研组长、高级教师王明涛)

  “稳中有变、凸显能力”是今年生物试题的突出特征。试题不但考查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考查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综合运用能力、信息获取能力、实验探究能力等核心学科素养。

  1.紧扣生活实际,突出基础应用。结合当前社会热点,融入新冠疫情作为素材考查。如第1题,将均能引发肺炎的病原微生物新冠病毒和肺炎双球菌在遗传物质、遗传信息传递、作为抗原引起机体免疫应答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促使学生加强对新冠病毒的认识,加深了对新冠病毒致病方式和防治措施的理解,体现应用性。

  2.关注环境保护,增强生态意识。精选生态修复、环境保护素材,引导学生关注生态问题,加强考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如第38题以植树造林、无废弃物农业、污水净化等运用生态工程原理进行生态修复的实际案例,分析单一树种的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剖解施用有机肥的优点和作用,考查利用生物法回收污水中重金属实验方案的设计,凸显了生物学方法处理污染的优势。

  3.创设运动情境,倡导科学锻炼。健康与疾病历来是生物学常考的问题,今年也不例外。如第31题,以人剧烈奔跑时机体生理变化为素材,考查肌肉酸痛感的生理变化,运动过程中胰高血糖素维持血糖浓度稳定的调节方式,和大量出汗后补充电解质以维持内环境稳定的方式,引导考生思考锻炼身体的科学性。

  4.坚持能力导向,突出重点知识。实验问题历来都是能力考查的关键。如第37题考查SDS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实验中的作用,旨在引导考生找准核心组分、明确实验原理,须对实验全局知根知底。

  5.加强信息获取,提升素质教育。试题要求获取信息的能力较强,如第37题以实验结果图的形式给出3种缓冲系统在不同pH下测定的相对酶活性,分析缓冲系统组分对酶活性影响的依据。此类考查的信息量相对丰富,不仅提供考生作答所必需的全部信息,还对其所学内容进行拓展和延伸,有利于提升素质教育。

  政治

  (西北师大附中政治教研组长陈露)

  2020年全国Ⅱ卷政治试题较之往年基本稳定,整体难度适中,命题的形式和内容都有创新,试题力求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体现高度的政治性、思想性,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和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核。具体来看,今年政治学科的高考命题有以下特点:

  1.整体风格稳中有变,变中求新。

  2020年全国Ⅱ卷政治试题,选择题12道,大题3道共5问。其中选择题的数量和顺序设置都没有变化,但是第12题没有和往年一样考查供求曲线,而是考查了商品的基本属性,传导类选择题也没有出现,而是考查了图表类选择题。非选择题设问清晰明了,都是一层设问。

  2.知识考查注重基础、突出主干。

  今年政治高考试题立足主干知识选择热点材料,试题立意凸显考查学生核心素养。整个试题都体现了题在书外,理在书中的特点。高频考点仍是考查重点,但不是单纯考查对知识点的记忆,而是结合最新时政和社会热点事件来考查考生对重点知识点的理解。选择题涉及商品的基本属性、价值规律、企业经营、对外开放、行政执法权限下沉、精准扶贫、国际关系、思想道德建设、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规律等知识点。非选择题涉及就业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优势、创新意识等知识点。

  3.背景材料紧随热点,反映时代脉搏。

  贴合新冠疫情、脱贫攻坚战、民法典编纂等大的时代背景,通过试题深化学生对所处时代和社会的理解。全国Ⅱ卷经济生活主观题以新冠疫情背景下促就业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引导学生体会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全国Ⅱ卷政治生活主观题围绕民法典编纂考查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优越性。哲学和文化主观题聚焦青年人在脱贫攻坚战中做出的突出贡献,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树立理想信念、实现人生价值。

  从整体上看,全国Ⅱ卷政治试题加强了对学生思维能力和信息整理能力的考查,引导学生不断提高捕捉、分析、筛选、生成信息的能力。要求学生能够独立思考,不断提升基于理论知识的创新性思维能力。同时整套试题通过紧扣时代脉搏的时政材料引导学生关注时代、关注社会、关注自身、加强对社会热点的理解,并促进学生公共参与能力的提升,真正贯彻了教育部“立德树人”的命题宗旨。

  地理

  (西北师大附中地理教研组长、高级教师周河昌)

  2020年高考地理试题(全国Ⅱ卷)依然保持了一贯风格,在题型设计、命题思路、信息呈现、问题设问等几个方面与往年基本一致,给人以亲切平和熟悉之感。试题以能力考查为重点,在材料的选取和设问角度上都贴近时代,贴近生活,很有探究性,饱含浓浓的地理味。试题通过创新情境、递进设问,重点考查地理主干知识,深入发掘地理学科的育人价值,重点落实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渗透和培养。实现了高考地理试题的育人价值、选拔功能和引导教学的作用。

  1.试题选材贴近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高考试题的材料选择,紧密联系日常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和地理问题,考查学生应对实践问题的素养,力求在学与用之间搭建桥梁,避免学习和生活实际脱节。例如选择题1-2小题通过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地名设计问题,考查地名和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3-5小题依托近年来城镇化的发展,机械化的普及和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这样的背景,考查江淮地区农业生产的特点和变化,探究农事活动中的地理原理。特别是6-8题更是以咱们甘肃的某绿洲和周边沙漠为素材,考查绿洲和沙漠的温度差异和变化。这些题目都非常贴近生活实际,引导考生应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注重主干知识考查,突出关键能力要求。高考试题立足主干知识,突出地理思维能力的考查,强化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迁移和应用。例如6-8题围绕考生熟悉的绿洲和沙漠的热力差异展开,重点考查了气温、热量、辐射、蒸发以及热量在大气与地表、绿洲与沙漠中的迁移和转化等气候专题的核心知识。9-11题,以西西伯利亚平原和东欧平原两区域为背景,通过降水量差异比较,考查大气环流和气候类型等主干知识,通过景观、物种组成差异比较,考查物质、能量迁移等主干内容,通过区域内部比较,考查水文、水循环等主干内容。综合题36题,以山东邹平某玉米油公司的产业发展与空间布局为背景,考查了工业区位、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与比较等地理主干知识。试题以主干知识为切入点,突出了对信息提取、调用和运用知识、描述阐释地理事物等学科能力的考查。

  3.立足学科本质,聚焦地理核心素养落实。区域性和综合性是地理学科的两大特点,同时也是地理学科的基本性质。地理试题立足学科本质,依托区域认知理念,强调综合思维应用,突出地理实践能力的考查,聚焦核心素养落实。第1-2题以毛乌素沙地与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区域图为背景,考查学生区域认知和区域分析的能力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综合题第37题以金沙江云南段区域地理环境为背景,考查区域自然地理各要素综合作用的表现,以及地理事物和地理特征形成的原因等,这些都是综合思维在地理试题中的体现,需要考生调用所学知识,从地理环境的各个要素出发,综合分析才能得出结论。

  4.内容结构平和稳定,难度适中,体现人文关怀。与往年相比,试题在形式、结构上保持基本稳定,在选材、设问、图像等表达形式以及考查主题、角度和答案设置等方面保持了一贯的特色,没有偏题、怪题,考查了区域、气候和农业、工业、旅游开发影响评价等地理基础主干知识,让每一位经历了疫情大考的考生感到亲切、熟悉,好上手,有满足感和成就感,在平稳中维护考试公平。

  历史

  (西北师大附中高三历史备课组长、高级教师许彩霞)

  2020年全国Ⅱ卷历史试题坚持立德树人根本育人目标,突出对考生必备知识、关键能力、人文精神与素养的考查,试题既是对高中学科基础知识掌握程度的综合检测,又满足了高校人才选拔的需求。试题呈现了以下特点:

  1.以史育人,传承家国情怀,呈现情境的正面性和积极性。

  通过考查对国史、党史的学习和掌握,激励考生的“四个自信”。如第30题以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普选为背景,考查考生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理解,认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中国现代化道路的必然选择;第41题以清代和新中国对海河流域的治理举措和效果对比,凸显现代制度的优越性及我党执政为民的理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人生观、价值观。

  试题重视卷面整体风貌的积极性正面性,传递真善美的人本理念和奋斗进取、昂扬向上的时代风貌。如第24题通过对我国古代传统表演项目角抵及其广泛的社会影响的描述,呈现了秦汉时期昂扬向上的风貌和整个社会开放包容的心态;第46题材料取自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国际反战和平运动状况,引导学生热爱和平、反对战争,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观念;第47题通过著名科学家竺可桢的事迹,激发考生将个人奋斗与国家富强紧密联系在一起。

  2.坚持“五育并举”价值导向,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试题通过选取美术史、书法史、戏剧史等领域的素材,强调考查的适度性和学科间的综合渗透。如第24题以秦汉时期角抵表演的流行创设情境,表现了当时崇尚力量和阳刚之气的社会风貌,与去年试题非常相似;第33题以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的教育观念,强调对人的全面评价及认识,引导学生正视历史传承、树立全面发展的理念。

  3.试题稳定中有适度创新,注重考查学生的应变能力。

  由于疫情影响,今年试题更加平稳,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对基础主干知识的考查有所增加。如第25题采用壁画作品与文化遗存相互印证的形式,要求学生综合图文资料,认识艺术作品蕴含的历史价值;第26题通过宋代殿试制度的确立考查科举制度的发展过程;第28题通过近代外资企业投资行业图,考查考生读图和提取图表中关键信息的能力;试题也体现了创新性,考查学生全面认识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如第30题考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落实;第32题考查雅典民主政治等,这些题均考查的是历史主干知识,使基础扎实的考生更有获得感;第31题通过改革开放史实的考查,引导考生培养国际视野。

  4.突出关键能力考查,注重考生的批判性思维。

  历史学科试题就是解读材料,考查考生对信息进行读取、筛选、分类、归纳、提炼、阐释的能力。第25题采用壁画作品与文化遗存相互印证的形式,要求学生综合图文资料,认识艺术作品蕴含的历史价值;第35题引导考生深入思考冷战格局下美苏之间交流与对抗的复杂性;第42题通过欧盟内部结构的神殿式结构图,第45题通过王安石变法,要求考生多维度发现问题,并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问题。

  作者:武永明

识别二维码,关注天水新时空公众号

热点推荐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