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

2012-02-29 来源: 浏览量:

  矿产资源

  地层和构造的特殊条件,使张家界的矿产以沉积形成的矿产为主,有煤、铁、镍、钼,其次有低温热液形成的铅、锌、铜,非金属矿产有石灰岩、白云岩、大理石、营石、重晶石、硅石(石英)等,例如青安坪就有丰富的大理石、煤、铁等资源,还有矿泉水。总之,从科学和工业的观念上讲,泥土石矿能烧制砖瓦,砂石矿能建造桥梁、高楼。能利用,能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的都是有用的矿产资源,都应该珍惜和保护,只是其价值大小不同罢了。形成武陵源景区奇特的砂岩峰林地貌的石英砂岩,本身也是一种矿产资源。其二氧化硅含量达百分之九十至九十九点零六,是生产石英玻璃的优质原料。是开采作为矿石,还是保存其峰林景观,我想,人们肯定会毫不犹豫选择后者,因为后者的价值简直无法计算。

  旅游资源

  张家界市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景区、景点繁多。有中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索溪峪自然保护区;天子山自然保护区;中国首批20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之一、中国生物圈保护区网络首批45个网络成员之一的湖南八大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省级风景名胜区天门山、茅岩河风景名胜区;"地下明珠"黄龙洞;"人间瑶池"宝峰湖;被誉为世界溶洞之奇、亚洲第一洞的九天洞;"江南名刹"普光禅寺;土家人的"圣地"土家风情园;"道教胜地"五雷山;贺龙纪念馆、红二方面军长征出发地、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纪念馆等革命纪念地等等。

  人口

  张家界市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地区。1999年末,全市有土家族、白族、苗族、回族、蒙古族、壮族、瑶族、彝族、满族、侗族、高山族、维吾尔族、布依族、土族、布朗族、水族、黎族等17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1176900人,占全市总人口的72.48%。其中永定区355400人,武陵源区47400人,慈利县355690人,桑植县418410人。在17个少数民族中,人口超过1000人以上的有土家族、白族、苗族、回族等4个少数民族,其中土家族1031840人,白族113820人,苗族27150人,回族1450人。

  历史沿革

  张家界原名大庸,是古庸国所在地。早在原始社会晚期,先民就已开始在澧水两岸繁衍生息。到了尧舜时代,“舜放欢兜于崇山,以变南蛮”,于是中国历史上便有了“南蛮”一说。公元前221年秦始皇设置郡 张家界—天门山

  县,张家界一带属黔中郡慈姑县,县治在慈利县官塔坪(即今蒋家坪乡太平村)。三国吴景帝永安六年(公元264年),嵩梁县被命名为天门山,设置了天门郡,至两普、南北朝,均属天门郡溇中、临澧县。1369年明朝设置大庸县,清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设永定县。

  张家界市历史悠久。商周时期地属荆楚,春秋战国为楚之黔中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置郡县,在澧、沅流域建立了现今湖南境内第一个行政区黔中郡,为当时全国三十六郡之一郡,今张家界市两区两县均属其所辖。

  西汉时期,除地方设立郡县外,还加封国,实行的是郡国交错体制。西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农历己亥年),刘邦当朝,他下令分黔中郡为武陵郡,析慈姑县为孱陵,充县(含永定、武陵源两区与桑植县)。

  三国时期,吴景帝孙休于永安六年(公元263年,农历癸未年)见嵩梁山洞门大开玄朗如门,以为吉祥,便改嵩梁山为天门山,同时改武陵郡为天门郡。

  唐朝时期,全国改为十道。高祖李渊于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农历辛已年)下令置澧>州、澧阳郡,属山南道,统辖六县,慈利与崇义县(今永定、武陵源二区与桑植县)归其所辖。

  五代十国时期(公元907年-960年),今张家界全境属楚国管辖。

  宋朝时期,宋王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将全国调整为二十三路,路下设府、州、军。宋太祖赵匡胤于乾德元年(公元963年,农历癸亥年)下令将今张家界市全境划归澧阳郡,曰慈利县,并在今桑植县设安福寨,在今永定区大庸所设武口寨,在武陵源区设索口寨。

  元朝时期,在全国设立十一个行省,元始祖忽必烈下令,于至元十四年(公元1277年,农历丁丑年)改置澧州路总管府所辖四县(慈利是其中之一,即今张家界市全境),并在今永定区茅冈置茅冈都元帅府。

  明朝时期,明王朝废除元朝的行中书省,在全国设立十三个承宣布政使司,实行省一级民政与财政管理。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农历己酉年),降慈利州改为大庸县,隶属于澧州。

识别二维码,关注天水新时空

热点推荐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