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武威天梯山石窟重放异彩 已抢救性修复塑像20尊
天梯山石窟 (资料图片)
10月10日,记者自“武威天梯山石窟搬迁壁画塑像抢救保护修复项目”阶段性验收会上获悉,武威市、凉州区文物部门及天梯山石窟管理处协调项目承担单位进一步完善文物修复档案,年底前将完成该项目的全部修复任务并结项验收。
在会上,专家组认为,已完成抢救性保护修复的塑像、壁画修复原则明确,技术路线合理,达到了抢救性保护的目的,同意通过阶段性验收。专家组在实地查看尚未修复的天梯山石窟搬迁文物保存状况后,还查看了天梯山石窟陈列馆的基础设施。
天梯山石窟位于武威城南约60公里的黄羊河畔,始建于北凉沮渠蒙逊时期,被称为中国的石窟“鼻祖”,是我国早期石窟艺术的代表,在我国石窟艺术发展乃至整个佛教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1958年,因修建黄羊河水库,省政府报请文化部同意后将除大佛窟外的其他文物搬迁至省博物馆保存。1992年,国家文物局批复在原址、原位修复天梯山石窟文物。在国家和省上的支持下,武威市先后完成了天梯山石窟大佛窟防渗水围堰工程、天梯山石窟陈列馆建设和窟区环境整治等工作。2006年,经省政府批准,保存于省博物馆的天梯山石窟文物,除少量留存省博物馆外,其余移交武威市凉州区天梯山石窟管理处保护管理。由于年代久远,加之搬迁前后保存环境的变化,导致天梯山石窟文物大部分存在程度不同的病害,亟须进行抢救性保护。1992年至2002年,省博物馆陆续修复保护了其中的14尊塑像、近6平方米壁画。2006年4月,武威天梯山石窟管理处委托敦煌研究院,在对搬迁回武威的部分塑像、壁画进行全面详细调查的基础上,制定了《天梯山石窟彩塑壁画抢修方案》,经省文物局申请,获得国家文物局批准立项。随后,敦煌研究院和省博物馆按照抢修方案开展了天梯山石窟抢救性修复工作。目前,已抢救性修复塑像20尊、壁画约90平方米。
识别二维码,关注天水新时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