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具风情的肃州端午节(图文)
沅湘江一带五月初五包粽子的习俗传到肃州后融了肃州当地的生产特点、生活习俗和文化特色,形成了肃州特有的端午文化和民风民俗。肃州人端午节除了吃粽子、米糕,喝雄黄酒,洒雄黄水外,尚有许多本地习俗。
门头插柳条用以避邪
初春的柳条柔韧细软、妩媚轻扬,随后盛开嫩黄色的小花蕊,至春末柳叶长成后,花中结有细小的黑子,花蕊落下时产生的柳絮洁白如绒,飞飘似雪,沾在衣物上会生小虫子,飞入池沼中就为浮萍。柳树生命力极旺盛,无论纵横倒竖,皆能插而生芽。柳树的春芽味苦而性寒、无毒,柳实、柳枝、柳根、柳皮均无毒,皆可入药,清火解毒,消炎祛菌,或煎或泡,或焙研或表敷,都有一定的疗效。
肃州人门上插柳,既美化环境、祛病避邪,又取柳之谐音“留”,希望留住客人,体现了肃州人热情好客、浪漫朴实的淳厚民风。关于肃州人门上插柳还有一段美妙的传说:古代有一位将军率兵追赶敌军到肃州,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见逃难的人群中有一老者,他怀中抱着一个孩子,手里牵着一个更小的孩子,走路非常吃力,不像化装成百姓的敌军逃兵,就命手下暂不杀他,待问过之后再说。将军问他为何牵小抱大,老者告诉将军,大孩子是死去的邻居家的孩子,小点儿的是自家的孙子。将军一听,为其无私的精神所感动,命手下放了老者和两个孩子并让他们回家。将军还告诉老者,在自家门上或院门上插根柳枝便可以保全性命和家人。待老者走后,将军下令,见柳不杀。老者回家将这一秘密悄悄告诉众邻居,一传十,十传百,因此使当地百姓免遭一场劫难。传说虽不足全信,但端午节期间,家家户户门上插柳的习俗却流传至今,也充分表达了肃州人民爱好和平、追求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
因为在端午期间正是肃州当地沙枣花盛开的季节,民众也会折沙枣花枝插在门首或屋内以净化空气、美化环境。沙枣花特有的清新香甜的气味经久不散,其黄灿灿的小花宛如微型金钟,长在银绿色的叶丛中,亦十分美观。
刁香囊、抢香袋的社交活动
旧时的肃州,未嫁的姑娘大都遵守在中老年妇女手把手指教下绣香袋的习俗。从春节前后的农闲时期开始,至春耕时稍停一段落,之后又继续织绣到端午节方才休息。端午节这一天,她们早早就被父母催着出门游玩。于是女儿们穿着一新,打扮得花枝招展,三五成群,呼朋结伴,一起出游闲逛。她们胸前挂满芬芳四溢、精美别致、造型各异的香袋(内装香草),成为大街小巷间迷人的风景。
姑娘们胸前挂着的香袋、香囊,特别欢迎年轻的小伙子们来抢。哪位姑娘的香袋或香囊被刁抢得越多,甚至被抢完,说明她心灵手巧而且美丽聪明,深受众人喜欢 。她本人则满心喜悦,兴高采烈,回家也就有了骄人的资本。相反,无人问津者或是香袋、香囊被刁抢得少的姑娘则心情沮丧、落落寡欢,回家可能还要受到家人的责备或父母的数落。姑娘们相互之间也悄悄地相互攀比或学习刺绣工艺,以增加自己的吸引力。还有的姑娘则将倾注了极大心血和满腔深情的刺绣精品或专门织就的香袋、香囊悄悄留下,在这一天合适的时机赠给意中人或相恋已久的情人当作信物。
在过去的肃州,绣香袋是未婚姑娘们在端午节前由母亲或婶娘督促,必须学会的一门手艺或功课。有着极高审美价值的香袋和香囊,也就成为了青年男女们传递爱情的最好信物。
泉湖游园,女儿濯发
多少年来,肃州人将端午节称为“濯发节”或“女儿节”。端午节这一天,按惯例大家参加游园活动,可以整天不回家。年轻的妇女们都可以走出家门而不受管束。她们云集泉湖边上,在游人面前解开长长的发辫,以清冽的泉水洗一次头发,不但不会受到责备,还会受到众人的赞许。
在草长莺飞、杂花生树的美好季节里,碧水清波,天光云影,无数青年女子将乌黑长发披散开来,以皂角熬成洗发水的清香弥漫在青草、杨柳和沙枣花的香甜气息中,她们一边把清脆甜美的笑语声撒在湖面上,一边用清清的泉水把青丝秀发洗濯得更加油光水滑。妇女们在洗濯中相互撩水嬉戏,玩耍笑谑。这一切,以碧水蓝天绿树红花为背景,形成了比抢香袋、刁香囊更加美丽动人的景观。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成为肃州约定俗成、令人向往的优美风俗。所以,端午节在肃州又被称为“濯发节”。
端午节这一天,肃州妇女们可以自由地进出家门而不做家务,也可以回娘家或串亲戚家过节,还可以逛商店、观街景,又可以去泉湖边上濯发玩耍,不受任何人的管教与约束。况且这一天的食物多为前一日做好的冷食,如米糕、粽子、油饼、凉菜等,勿须下厨做饭,尽可以轻松无拘地过一个端午节。一年四季,惟有这一天,肃州的女儿们可以像男子那样充分享受自由,如同妇女解放一般,男女分权,各占一半。所以,肃州人又把端午节称作“女儿节”。
识别二维码,关注天水新时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