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像山探幽访胜:一回经典的重读(图文)

2012-03-09 来源: 浏览量:

  有匆匆的香客怀揣一颗世俗的私心,在百子洞的香案前,虔诚地袒露心迹后,又飘忽地离去。亦有穿着宽袖大袍的僧人,迈着方步,手捻佛珠,缓缓而过。我沿着逶迤的长廊,循着僧人的背影,来到紧邻大佛的一排禅窟前。这一座座石窟精致玲珑,沉淀着时光的分量,凝聚着历史的沧桑,以人生的高度、生命的底色、决绝的姿态、悲壮的苍凉,走过千年的风雨,穿越硝烟的战火,至今流溢着意志与坚韧、信念与力量的馨香,至今让人感到来自西域古道的阵阵空远和盛唐天空的浩浩长风。抚摸着那坚硬如铁又温润如玉的洞窟,凝视着那仅可容身又简陋无比的窟龛,一股沁骨的苍凉直抵心扉,我不禁自问,究竟是什么让那些僧人义无反顾地斩断七情六欲,放下爱恨情仇,割舍亲人牵绊,远离人间繁花,相信因果轮回,来到这深山古刹,洗身佛门,用生命作抵押,凿窟造像,参禅悟道。寒来暑往,花开花落,一年又一年,而他们只有心常只宁,了无牵挂,寒榻卧身,青灯黄卷,两袖清风,三餐茹素,把浩瀚的佛法洒向人间每一个角落。月白风清的夜晚,他们可曾有过温暖的回忆,春花秋月的四季,他们匆匆奔赴恍惚的来生。

  我终于来到了大佛脚下,这是渭河流域惟一的一尊唐代大佛,亦是大像山的心脏、大像山的标志和徽章。大佛端坐云间,威镇南天,双目深邃,安详从容,面相庄严,慈祥恬静,一手抚膝,一手端举,无私无畏,无忧无虑。

  檐角的铃声惊醒了谁的尘梦,低徊的燕子暗示着谁的人生。雨不知在什么时候已经停了,雨后的古刹有一种隔世的明净、优雅的清新。大像山,这座被时光风雨冲洗了千年的陇上名山,也曾香火鼎盛,热闹非凡,也曾僧客星散,门庭冷落,它经历过惠风和畅、太平盛世,也经历过硝烟战火、兵燹劫掠,无数的工匠反复地修修补补,无数的高僧不断地精雕细琢,来过的人不少,记住的也真的不多。如今这座千年古刹已在新世纪的雨露下,生机焕发,面貌一新。

  大像山在渭河边,渭河在甘谷边,而甘谷,这座被历史烟雨浸润了千年的古城,在大佛的注目下,在时代的召唤下,更加的丰盈,更加的明澈。


 

识别二维码,关注天水新时空

热点推荐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