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编之乡”甘谷:黄灿灿的麦秆里“掐”出新生活

2012-02-05 来源: 浏览量:

春节期间,记者来到甘谷县北山乡村,这里是全县小麦主产区。去年的麦子早已颗粒归仓,农家的房前屋后还堆放着黄灿灿的麦秆,以及用麦秆编织的一捆捆草编。

  走乡串村,记者发现这里不管是年迈的老太太、年轻的小媳妇大姑娘,还是五六岁的小女孩,或串门子,或晒太阳,或坐在炕上,腋窝下都夹着一把子用塑料裹着的湿麦秆。三五人聚在一起,一边拉着家常,一边用灵巧的手指编织麦秆,当地人把这称为“掐辫子”。但见一根根细长的麦秆在她们手指间飞快地舞动,似一只只不断翕张着翅膀的蜻蜓,不一会儿,她们用麦秆编出长长的“辫子”,盘成一圈又一圈,她们索性将“辫子”套在胳膊腕上。

  谢家湾乡丁家沟村大年初五赶庙会唱大戏,村里的媳妇姑娘们一边看戏一边掐辫子。她们两眼津津有味地看着舞台上的表演,手中却不停地拨拉着麦秆儿,掐着辫子。她们娴熟的掐辫子技艺,似乎不用眼睛和大脑,用手摸索着就完全可以掐得很好。

  记者看到,用于掐辫子的一根根麦秆没被碾麦时碾扁,像长在地里时那般浑圆。丁家沟村村民丁金顺给记者介绍,掐辫子工序很繁琐,夏天收割小麦后,先将麦穗放在石头上揉碎、脱粒,或用打麦机脱粒,然后将靠近穗头一节的麦秆拣选出来,挑选的麦秆颜色白亮、粗细适中,就可以用了。掐辫子时,用清水将麦秆浸泡,使其柔软韧性好,再编草编。水泡过的麦秆必须抓紧掐辫子,否则,水泡得时间太长,麦秆陈旧暗黄,成色不好,编的草编就卖不上好价钱了。

  谢家湾乡东庄村的何小平,是全村掐辫子能手,她手巧而麻利,1分钟最快能编1米长的辫子。“冬天地里没啥活,在家闲着,就掐辫子,是个轻松的活计。”她与记者一边聊,一边掐辫子,她说:“掐辫子虽然挣不来大钱,但随便动动手,就能变成钱买袋化肥、缴个电费,油盐酱醋的开支也够了。”

  在何小平家里,还堆放着一捆捆去年编的草编。“从夏天麦收时开始掐辫子,平时从地里干完农活或天阴下雨就掐辫子。以前1根辫子卖几毛钱,现在掐辫子的人少了,收购价提高了。经常有小贩来村里收购,按斤论价,1斤12元至16元,自个拉辫子到磐安镇,最好的细辫子1斤能卖18元,粗辫子也卖13元哩。一年能卖1000多元钱吧。”

  当地村民几乎个个都会掐辫子,上到七八十岁的老太太,下到三四岁的小姑娘,以及不同年龄阶段的庄稼汉,手指十分灵巧,拿起麦秆,就能编织成长长的“辫子”。“掐辫子是我们这的传统手工艺,只要是生长在我们这个山畔畔的人,男女老少,都会掐辫子。”她们很骄傲地说。

  东庄村76岁的老太太赵金合,自小喜欢掐辫子,如今年岁大了,虽然比年轻人编得慢,但她仍然“不服输”。“我奶奶半夜里睡不着,凌晨3点就起床掐辫子。她也不开灯,坐在炕上摸黑掐辫子。我说奶奶看不见,要开灯,奶奶阻拦我千万不要开灯,她说:‘娃哩,开灯浪费电哩,掐辫子挣的一点钱与电费扯平了,等于白掐了。’”赵金合的孙子丁大维说。

  以前,当地农民靠掐辫子度过了不少灾荒年,现在,掐辫子仍是一项农民家庭副业。赵金合说:“麦秆是个宝,农民离不了;掐个辫子编个帽,灌油吃盐有钱了;灾年能籴粮,丰年添衣裳。”

  当地村民讲,这里掐辫子有二三百年的历史了。掐辫子是草编工艺品的最基本传统手工艺,纯手工“掐”的“辫子”,细致紧密、柔软挺括、实用美观,用途十分广泛,可用于编草帽、编花篮、编壶垫、编草鞋等,因此深受国内外客商欢迎。据悉,天水地区是远近闻名的“草编之乡”,麦秆编也成为一种民间文化,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记者 王朝霞)


 

识别二维码,关注天水新时空

热点推荐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