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住天水武术的根
10年前,我市武术运动员李淑红在美国举行的世界武术锦标赛中,一举夺得剑术冠军,令世界上许多武术名家对天水刮目相看。
其实,李淑红只是从天水这块土地上走出去的武术家之一。在天水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曾产生了不少的武术名家和武术拳种,天水也是全国知名的“武术之乡”。
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天水武术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尴尬处境,许多传统武术后继无人,三分之二的拳种相继失传,许多老武术家生活艰难,天水武术似乎已失去了以往的魅力。
两位武术家的忧虑
“再这样下去,天水武术就有可能全部失传,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说这话时,刚从郑州赶回来的市武术协会主席、市武术馆馆长李森林眼神中充满忧虑。
李森林去郑州是为了拍摄武术系列光盘《养生功十八法》,这套功法是由李森林对我市已故的老拳师刘松如的“通声气功拍打十八法”改编而成的,光盘即将向全国公开发行。
李森林出生于天水的一个武术世家,其父李雄武被人称为“铁头李二”。李森林从小跟随父亲习武,由于勤学苦练,深得其真传。从1974年到1984年,他连续十年获甘肃省武术比赛全能冠军,并七次参加全国武术比赛或观摩交流大会,还连续三次应国际武术精英锦标赛组委会邀请,赴香港担任裁判工作,被人美誉为“西北棍王”。提起天水武术,李森林显得很着急,他说:“天水武术是先辈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财富,千万别让天水武术失传于我们这一代人手里。”
进行此次养生功演示的潘绍祖是麦积区社棠镇人,习武已近70个年头。由于几十年如一日,从未间断过习武,老人有一个谁都羡慕的好身体。可叹的是老人年轻时,曾因为和外省拳师有过交流,竟然被戴上反革命的帽子,关了三年,直到1978年才得以平反。
尽管潘绍祖的习武生涯有过灰色的回忆,但却无法割舍他对武术的痴爱。如今,83岁高龄的他,每天都要坚持打拳练功,他甚至可以熟练地做出劈叉等高难度动作。
2004年,潘绍祖应河南电视台的邀请,在《武林风》栏目中表演了自己的拿手好戏——双截棍。老人动作迅猛,气势逼人,变化灵活,密不透风,赢得了现场观众的满堂喝彩。本来,双截棍是一种很特别的软兵器,很难练习,而潘绍祖的双截棍更特别,不仅两条短棍一样长,而且比一般人练习的棍重,很见功夫。在潘绍祖家里,尽收眼底的是几十种兵器,有大刀、月牙铲、各种长短棍等,更有老人最大的财富——他参加省内外各种武术比赛获奖的奖章和证书,这些证书摞起来足有一尺多高,奖章也有几十枚。
尽管习武生涯给了老人一副好身体,但老人心中却有一个最大的遗憾,便是自己的武艺后继无人。老人虽然陆陆续续教过几个徒弟,但却没有一个令老人非常满意的。老人认为,现在的年轻人爱好武术的人本来就很少,加上吃不了苦,所以很少会有人掌握武术的精髓。潘绍祖说:“我练了几十年的武术,尤其是天水武术套路没有人继承,太可惜了。”
辉煌的天水武术
的确,深厚的伏羲文化,孕育出了独具特色的天水武术。
天水武术起源很早,从麦积山石窟壁画中,就可以看到游猎骑射、力士举石、戈盾相击、对打较技等练武较力格斗形象,这说明在1500年前的北魏时期初建麦积山时,天水武术就被形象地刻画下来。
自秦汉以来,天水连年兵戈,纷争不息,为防御边乱,秦设重镇于陇南一带,以加强军旅,民间习武的风气随之兴起。自汉代开始,尚武崇勇,勤于锻炼已成为民间的优良传统。天水历史上曾涌现出像纪信、李广、赵充国、姜维等武人,据《秦州志》记载:“自汉以来,名在史籍者,武将多于文臣。”
其次,由于许多云游名山大川的高僧和身怀绝技的武林高手前来麦积山观光,有的甚至长期居住,他们在民间都留下了不少的武术套路。由于丝绸之路经过天水,中原和西域各国的舞蹈、角力,都给天水武术的发展注入了活力,奠定了基础。
另外,天水当地一些爱好武术而且家庭富裕的人,从外地请来武术名家,为其子女教授武术,如天水台子上流传的弹腿、六合枪等,都是青海、宁夏一带的拳师教授的。
流传于天水的武术套路,还有一些是通过其它方式传入的,如秦安高家洼流传的壳子棍。相传乾隆年间,有一名从事反清活动的少林和尚,途经秦安时,由于饥饿和伤病,昏倒在高家洼村边的一处高粱地里,被高家洼的高老太爷救起。为报答救命之恩,和尚住下来给高家传授了少林绝技壳子棍。壳子棍由于内容丰富,形式独特,技击实用,在1985年全国挖掘整理传统武术成果评比大会上,被评为中国名拳之一。
天水武术中,最著名的当数天水棍术。由于天水陇南一带土地贫瘠,民间多以吆骡赶车或人力肩挑背篓经商为生,常以鞭杆(短棍)或长棍作为助步歇脚的工具,又成为一种防身器械,实践中逐渐形成武术成为棍术。由于天水棍术的实用招法独树一帜,因而武术界有“南拳北腿、东枪西棍”的说法。
天水的棍术主要有长棍、短棍(鞭杆)和排子、条子。这些棍术内容十分丰富,各有特色。甘谷渭阳豹子坪的换手鞭杆,沙石坡的铁门扭丝栓鞭杆;武山一带的滚龙鞭杆、走棍、天歧棍;麦积三阳川一带的一稍棍(单头棍)、鹞子搜林棍;秦安高家洼的壳子棍;秦州的飞显条子、少林排子、四门棍,还有农村风格十分浓厚的大小链枷等套路,都是由民间演练而成。
天水的拳术也很有名,主要有红拳、花拳、抹手排子等。
在天水和陇南一带曾经流行的地方传统武术有26个拳种,580多个套路,这是前人留给我们的一笔了不起的巨大遗产。
千万留住武术的根
为了这些传统的武术能够代代相传,许多有识之士主动挑起了这个担子。
几十年来,张鸿谋、康忠保、侯顺子、蔡智忠等天水武术名家,在大量普及天水武术的同时,挖掘、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武术拳种,为天水武术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另外,我市的武术学校和武馆,为继承、弘扬、光大天水武术,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如秦州区的飞将武术学校、公园武术培训班,甘谷县的姜维故里武术馆,武山县的令树林武术馆、郭士苟武术馆,麦积区的王虎成武术学校和江生武校等。
80岁的王江生是麦积区中滩镇雷王村人,他在河南电视台《武林风》栏目中表演的柔软功令人叹为观止,他时而将腿盘于脑后,时而坐于地上,用双拳撑起身体,时而一个横叉下去,前胸紧贴地面,使现场的观众掌声不断。由于王江生老人长期担任村干部,很少带徒弟。为了使自己的一身本领得以留传,老人于前年9月创办了江生武校,以每人每月5元钱的学费,收了十几个徒弟,为他们传授技艺。
从我市校龄最短的江生武校身上,可以看出一些武术家的良苦用心。
作为市体校高级教练的李森林,在30年的从教生涯中,培养出了武术世锦赛冠军李淑红等优秀运动员。另外,他负责的市武术协会还经常举办群众性武术比赛,以推动天水武术发展。不仅如此,为了解、挖掘、整理天水武术,30年来,李森林走遍了天水和陇南的许多村庄,走访了600多名老拳师。正是在走访过程中,李森林真真切切感受到了天水武术面临的严峻形势。
“在天水和陇南一带的26个拳种,580多个套路中,有三分之二的已经失传,这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李森林如是说。
李森林在自费对当地武术挖掘、整理、抢救的过程中,先后拍摄录像带100多盘,照片10000多张,还有大量的拳谱资料和录音资料,但由于人力和财力所限,这些宝贵的资料只能静静地躺在他的家里。
曾经有几名外地人找到李森林,想掏钱把这些资料买走,但被李森林婉言谢绝了。李森林觉得,这些资料是前人留给后人的财富,是天水武术的根,后人只有继承的权利,而没有将其变成金钱的权利。
“天水武术已走到很危急的关头。”接受记者采访时,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武术协会名誉主席白志家同样显得很着急。
白志家少年时曾练习过武术,以后不管是在部队还是担任地方领导职务,他都从来没有放弃过对武术事业的热爱。白志家家里,收藏了160多件古兵器,十八般兵器几乎样样齐全,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白志家对武术的挚爱。
白志家认为,要留住天水武术的根,当务之急是挖掘、整理、抢救天水传统武术,体育部门要舍得花资金,要组织人员对一些老拳师进行走访,收集他们的拳路,也可发动武术家留自传,留套路,并进行整理。
其次,要以活动为载体,利用节会、庙会等,举办丰富多彩的武术表演和比赛,扩大武术在群众中的影响。
再次,要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办法,加强天水武术家和外地武术家的交流,促进天水武术和外地武术的交融。
最后,我市有条件的学校要把天水武术作为体育课的一项内容,对学生教授。
尤为重要的是,有关部门要把天水的伏羲武术、卦台武术、李广武术、姜维武术等作为文化大市的文化品牌,推向全省甚至全国,以扩大天水武术的影响。
天水武术是天水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一笔可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天水武术之乡的根。试想,如果让承载天水历史文化的武术在我们这一代失传,那么我们为子孙还能留下什么!
识别二维码,关注天水新时空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