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甘肃文学青年的“北漂”梦(图文)

2013-06-04 来源:兰州晨报 浏览量:

  

1997年和国学大师、北京大学原副校长季羡林先生在一起。 毛晓春供图

  1997年和国学大师、北京大学原副校长季羡林先生在一起。 毛晓春供图

  作为一名10年前的老“北漂”,39岁的毛晓春还会时常对着满城的霓虹灯和车来车往,生出“这座城市并不属于我”的剥离感,但这种感觉,却并不影响他对北京的热爱,因为这座城市,曾让他的梦想得到了最初的灌溉,进而生长,直抵内心深处。

  怀揣8000元,第一次“进京”

  5月27日晚,毛晓春到达兰州。走出火车站时,华灯初上,赶着回家的行人被暮色涂抹上一种急切的表情。也许是被这种急于回家的情绪所感染,毛晓春有瞬间的恍惚,仿佛时光被某种看不见的力量拉扯着,回到了过去的某一个时刻,他又重新看见了那个怀揣着梦想,铺着报纸睡在火车座位底下进京的青年。

  那是1997年的毛晓春,当时的他还是一名因为严重偏科而高考落榜,又不愿意放弃梦想随便找份工作,因此一直“赋闲”在家的待业青年。而毛晓春这次回到兰州,则是为了筹备自己6月8日在甘肃省艺术馆的书法展览。

  2011年7月,毛晓春的第五本文学作品集《休克的文学》首发暨“文明记忆·汉字辉煌”金石篆书展在北京大学的百年讲堂举行。去年7月,他将自己的金石书法展办到了上海交通大学的美术馆。今年6月,毛晓春终于将自己的作品送回了家乡,算是某种意义上的自我圆满。

  “当初,身上背着8000元的欠账去北京的时候,哪里能想到今天。我哥哥当时还预言,有了这8000元的账,我这一辈子就翻不过身啦。”毛晓春笑着说。这个已经北漂10年的中年人,说话的时候仍然带着浓重的天水乡音。

  1994年高中毕业时,由于数理化的成绩太差,毛晓春在高考中名落孙山:“平时绝大部分的时间都用来看课外书了,没有更多的精力来学习数理化。”年轻的毛晓春喜欢写书法,喜欢画画,喜欢写文章,梦想着自己有一天能够成为一名作家。缘于这份当时在父亲和哥哥们看起来是不务正业的梦想,毛晓春在高考失利后没有像家人劝说的那样随便找一份工作挣钱,而是继续留在家里看书写文章:“天水北道区图书馆里的书,但凡是跟文学沾着一点边的,都被我读完了。”

  毛晓春家里一共兄妹8人,父亲曾经被打成“右派”,后来虽然平反了,但是一家人的生活依然很贫困。困顿的经济状况让一天到晚只知道埋头读书的毛晓春成为家里的另类。“你读那么多书,要是真能考上大学,也没什么好说的。既然考不上大学,就该出去找一份工作,哪怕是到工地上搬砖,也该有养活自己的办法。不要成日在家里吃白饭。”哥哥们的劝说,时常让他感到沉重和迷茫。毛晓春在8个兄妹中排行老七,那时,连最小的弟弟也已经参加工作了,毛晓春在周围邻居们的眼中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啃老族”。

  1997年,毛晓春在家待业已整整3年了,其间,他投出去的文章也间或地在一些刊物上发表,但大部分的文章却只能自己积压起来,没有人分享,更谈不上指点。就在毛晓春异常渴望改变这种自说自话的状态时,他收到了一封邀请函,请他去北京参加一场文学交流会:“那时因为发表了一些文章,所以偶尔也会有约稿,或者约我参加一些比赛或者交流会。”

  全家人都反对毛晓春去北京,只有母亲悄悄拿出了自己平时积攒下来的“私房钱”,让他赴京。

  这是毛晓春第一次去北京那曾经是全家人心目中可望而不可及的圣地。因为没有钱,毛晓春只花钱去参观了一趟故宫,其余的时间,他一遍一遍地徒步在北京的大街小巷。“当时想的是我这一辈子,也就来这一次北京了。”

  正是母亲这一次的支持,在不经意间改变了毛晓春此后的人生轨迹。在那场交流会上,毛晓春遇到了来给他们讲课的诗人牛汉先生。课程结束后,当大部分人都忙着拍照签名留念时,毛晓春捧着自己的手稿,直愣愣走到牛汉先生面前说:“牛汉先生,您能看看我的文章,能给我一些指导吗?”

  牛汉先生看了看眼前莽撞而青涩的年轻人,拿走了毛晓春手中的文稿,并留给他一个电话号码:“活动结束后你打这个电话找我吧。”

  两天后,毛晓春通过电话找到了牛汉先生的家,一进门,看到自己的手稿正放在先生的书桌上,已经被修改得密密麻麻。

  “我永远也不能忘记自己当时心里的震撼。这些老一辈的知识分子对青年人的提携和帮助,即使是对一个素不相识的陌生人,也毫不吝惜。”遇到恩师,多年苦闷的毛晓春仿佛一下子看到了希望,但那时除了返程的路费,他已经身无分文,只好给牛汉先生留下一句“下次拜访”,然后匆忙返回天水。

识别二维码,关注天水新时空公众号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
热点推荐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