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节子美术馆”几个字,用桃木枝条编织拼音
一个闭塞的原生态村庄由于艺术的介入,发生了改变并声名在外。这让最初的介入者信心百倍,艺术和村庄的关联由此成为人们思索的另一场旅行。整个村庄就是一座美术馆,这或许就是秦安县石节子艺术村的独特之处,这也是村庄幸运之处。
艺术走进生活 整个村庄变了样
近日,初冬的寒风在天水市秦安县石节子村的山卯呜呜作响。村口的道路上,几位从北京专程赶来的艺术家驻足观看刻在土崖上的“石节子艺术馆”几个字,久久陷入沉思。“来了两三次了,每次来感觉都不一样。”国内著名艺术组织“造空间”负责人琴嘎难耐心中的激动,“在这里最深的感触是,整个村庄就是一座美术馆,包括每家每户,甚至村里的所有山山水水,周围的一切都是美术馆的一部分。”
近十多年的时间里,正是因为有了艺术的介入,石节子人经历了由闭塞到外界刮目相看的转变。“艺术村庄”的美誉成为石节子人自豪的资本。
石节子村并不大,只有13户人家,是典型的中国标本式闭塞村庄,一幢一幢破旧的老平房烙印着时光的印迹。在村里尽管看不到城市美术馆里那种动辄天价的艺术品,更看不到艺术馆里的洁白墙壁。但确切地说,石节子村每户人家都是一个展厅,村里人把最近几年参与艺术活动的照片全都放大后,装在相框里。在村庄的空闲角落里,摆放着许多雕塑造型,有鱼、人物塑像,也有美术系学生参观时留在土墙上的各种原生态作品。
村子最高处,一座将军骑马雕像气势非凡,就像是一挥手在指挥着千军万马。村里最东头的平地上,《热冬果》的雕塑最为显眼。 “这是个复制品,拉到这里让来的人参观一下。”作者靳勒说。他的《热冬果》雕塑原作品在兰州西单商场门口,早已为人们所知。多年生活在兰州的靳勒一直通过与艺术相关的方式让村庄发生着改变。
怀揣梦想 他将艺术带回家
对于石节子村,靳勒并不是个闯入者。土生土长在这个小村庄的靳勒将这里的乡土文化扎根于心。他对石节子村一直怀着一个梦。
1986年,22岁的靳勒考入西安美术学院雕塑系。可是对家乡的牵挂一直纠结在他的心头。家乡的生活条件虽然逐渐好起来了,但恶劣的自然环境依旧使这里闭塞、隔绝。
大学毕业后,靳勒闯荡过深圳,之后到西北师大任教。在中央美院研究生班读书期间,他接触和认识了现代艺术,这让他更觉痛苦:“艺术和社会底层的人究竟能发生多大的联系?艺术究竟能不能给村庄带来改变?”
在离开家乡的20多年里,靳勒几乎每年春节回家,除了看望父母,就是和村民聊天,“他们把我当做村里的一份子,没有抛弃我”。
2005年,靳勒买了一台DV开始记录村里原生态的生活。那一年,他先在自己家里开始了艺术尝试。他把老家的炕洞、推耙和父亲栽植的一棵李子树贴上了金箔。这个不为父母所理解的“稀奇”举动,靳勒却认为是“艺术生涯中真正和村庄第一次发生联系”。
带着国内顶尖的雕塑和行为艺术大家在乡村中穿梭,一路欢声笑语,欢欣的心情犹如孩提时代过家家。靳勒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他常常想,把艺术强行介入到村庄和村民的生活中,肯定打破了什么。但有改变就好,只要做了,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关注村庄,关注村民的生存状态。
转变思想 雨水和艺术都重要
尽管石节子村因为艺术赢来了名声,但村民依然靠种庄稼和果园生存,依然过着靠天吃饭的生活。近几年,除了种植少量的苹果树外,村里80%以上的耕地种上了花椒,基本没人种庄稼了。村里人戏称,他们是“山里的城市人”,吃粮都去城里买。
靳勒告诉记者,他至今都忘不了2007年,他组织村民靳女女、靳茂林、李保元、孙保林去德国卡塞尔进行一次与城市文明、欧洲艺术近距离接触的情景。当时德国的卡塞尔正下着倾盆大雨,欣赏油画作品的靳女女忍不住站在门口看起了大雨,一名德国记者很好奇地问靳女女:“艺术和雨水,哪个重要?”靳女女回答说:“艺术重要,雨水更重要。”
靳勒说,虽然这些从未走出过大山的村民在那里看到了真正的艺术展览。但那个瞬间、那个场景,深深地刻在了他的脑海里。靳勒意识到,当生存成为第一位的时候,艺术就是个奢侈品。
村民的德国卡塞尔之行对靳勒来说只是第一步,而对靳女女他们来说,卡塞尔之行改变了他们很多,回来之后,他们一直谈论着德国的城市、房子、马路、油画作品,他们用“好,很好”来评述所见所闻,艺术、旅行、梦想等词汇第一次深深地震撼了村民们的心灵。此后,他们很喜欢与住在省城兰州的“大能人”靳勒交谈,虽然他们还不会艺术创作,但他们愿意参与靳勒的艺术创作。
2008年2月9日,靳勒被选为石节子村村长。对于这个称号,靳勒喜忧参半。喜的是村民们把他当成了石节子村的一员,他知道村民们开始逐渐接受他的艺术和思想。忧的是该如何履行自己的职责呢,怎样才能不让村民们失望,如何才能改变这里的面貌?
2015年3月,他和“造空间”取得了联系,并通过“造空间”让20多位艺术家和村民一对一交流。“只有这样,村民和艺术家一对一交流,艺术家才能真实了解村民需要什么,需要什么样的艺术,而艺术家也会思考,到底用什么样的作品服务村庄。”靳勒对自己的这一想法满怀信心,他坚信,只有这样,才会让村庄彻底改变。
正因为如此,艺术带给石节子人的改变显而易见。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着石节子村,也有越来越多的艺术家走进了石节子村。两年前,村里通了自来水,一条唯一的山道打成水泥路,每家门口都有路灯。虽然村民们还不会艺术创作,但他们每年都做一些与艺术有关的活动,村民们不再乱扔垃圾,比以前更加热情。
打开思路 艺术让生活添色彩
更大的改变来自村民的眼光。这些年,石节子村里发生了不少的新鲜事,这些事似乎给石节子村开启了一扇窗户。
2015年11月19日的那个下午,北京来的艺术家们和村民进行了一对一交流。著名雕塑家厉槟源的交流对象是李宝元——石节子村的副村长。李宝元迫不及待地拉着厉槟源去了他家。两个人交流之后,厉槟源了解到村民还没有一个活动的广场,于是下午5时许,李宝元带着厉槟源在村里寻找着可以修建广场的空闲地。“广场是一个自由发挥的平台,有一个广场,村民们就可以在这里进行活动,这也是给艺术服务村庄找一个支撑点。”厉槟源说。
李宝元家的墙上,挂着一幅他在卡塞尔威廉宫观看油画的照片。“人家就把这一幅给我了!”李宝元很得意。一旁的靳女女接过话说:“谁说的?我们家也有这样一幅呢!”李宝元妻子韩调明和靳茂林都笑了。
在不少村民家,这些充满艺术意味的影像,和传统的年画悬挂在一起。土房、爬满青苔的院墙,交织着石节子村不同的精神景象。
靳勒的设想是,一户人家就是一个分馆。比如靳女女家,可以叫“女女馆”,李宝元家也可以称“宝元馆”,甚至山上的一块块地,“也是美术馆的一部分”。
在靳勒的心里,这些艺术也仅仅是改变了村里人的内心和眼神,但真正的改变还需要在致富的路上多下功夫。靳勒的想法是,在村里修建一个烧瓷窑,让艺术家的作品从这里烧制成品,然后走向全国。这样既可以解决村民的经济收入,也可以让外出的村民陆续回来,可是资金成了掣肘。
“这需要大家的支持,我和村民们的力量毕竟有限啊!”留着八字胡,戴一顶休闲帽的靳勒,站在自家门口,把一棵棵小树涂成了五颜六色,他说,石节子村的未来一定是这些树的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