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墨重彩绘人生

2011-04-29 来源: 浏览量:
 
 
 
悟到空时才是真
——访雕刻家、书法家吴永昌
    因为采访的缘故,记者多次进出书画院,也几次碰见了负责书画院(万寿宫)古建维修的吴永昌老师。最初的印象却是自己“以貌取人”的结果:与其说他是市内一位赫赫有名的木雕工艺师、书法家,不如说是一位干活的工人师傅。然而有缘交谈之下,这位穿一身旧衣布鞋的“老工人”,言谈中对书法、雕刻工艺的深刻理解与见地,令人佩服,令人羡叹。
 
    出生木雕艺人世家的吴永昌,用“往来无白丁,谈笑有鸿儒”来形容他幼年的生活氛围,是再贴切不过了。的确,当有着“十三能”美誉的父亲吴尚仁与好友冯国瑞、汪青等陇上名士在一起品茗雅聚、畅谈书画创作之道时,文学艺术的种子不知不觉间已播洒在他幼小的心田中了。而年长他许多的好友冯安(冯国瑞之子)、何晓峰、周兆颐、王瑞生、万惠民等人又引导他步入艺术的殿堂。他从父亲那儿学习木雕技艺,从好友那儿学习书法、绘画,自幼扎下的坚实功底令他终身受益。
 
    1966年“文革”开始后,初中尚未毕业的他便赶上了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和“上山下乡”。下乡劳作之余,他仍在苦练书画。返城后,分配在市内某建筑公司工作的吴永昌凭着一手过硬的木工技艺一开始就被定为六级技工,跨过了学徒时代,年纪轻轻便成了“师傅”。耳濡目染的熏陶和过人的悟性,使吴永昌渐渐在木雕行里声誉鹊起。吴永昌的木雕作品风格完全继承了父亲的衣钵,继承了天水传统木雕的技法,既具有汉魏时期的粗犷,又具有明清时期的细腻,善雕花鸟鱼虫。1988年,他成功地完成了对我市伏羲庙门窗、匾额、楹联的维修、制作、复原工作, 在天水的许多名刹古居中都留下了他的呕心力作。1989年5月,甘肃省民间艺术家协会授予他“甘肃省木雕艺术家”称号。1995年他被书画院聘为画师,1998年在书画院主持维修、恢复万寿宫的古建利用工作。
 
    然而,身为建筑公司职工的他在几十年的工作中,有大半时间在与文化单位打交道,除了负责修复古建中的木雕部分,还参与各种书画展览,在木雕工艺界,他是一位受人尊重的大师;而在书画界,他又以自己深厚的功底倍受推崇。幼年时对书画的喜爱延续在他几十年的生活中,名师兼好友的指点,与市内其他名家的交流,使他在书画方面也取得了不小的收获。在工作之余,他创作了大量的书法、绘画作品,并努力在书画艺术与木雕艺术之间寻找共同点,以加深自己对这一古老技艺的理解。他的书法,以章草为主,蕴含魏晋风骨,作品在貌似杂乱无章的狂放中体验中国书法的最高境界--随心所欲,俯仰天地人生。他认为,书法创作说到底就是写字,书写的过程,只要你不为展览或获奖之类的浮名所累,放胆秉笔,抒情达意即可,“情”、“意”二字应是书法创作的真谛,也是他对“书为心画”的理解。
 
    如果说他学画更多地是为了配合木雕技艺,那么研习书法让他感到的是心灵的满足。在他的书法中体现了自己的做人原则:老老实实,不随波逐流。书法作品自1988年12月入选东方艺术研究院举办的“首届全国民族民间艺术展览”获优秀奖以来,在国家级各类大展中共荣获金奖2次、铜奖3次;作品入编《墨彩大观》、《名印大观》、《中日书法作品汇观》、《世界华人书画作品选集》、《二十世纪中韩书法作品精赏》、《国际现代书法集》等10余种。
 
    时光流逝,曾经的六级技工,如今却因为单位经营不善而生活陷入窘境,可吴永昌仍是淡定自若,捧着心爱的紫砂壶,在书画院的工地上忙碌着。他觉得,自己虽是书画院的“编外”人员,薪水不多,但毕竟温饱有了保证,与以前的那些同事相比要好得多。虽然自己也认识一些握有实权的朋友,但从未想过靠别人来解决自己的问题,他说:“圣人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在我没有能力帮助别人的情况下,我也决不会给任何人增添麻烦。”“能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是他为自己划定的道德底线,事实胜于雄辩,他主持的书画院2000多平米古建造价便宜,工程质量过硬,在“5•12”地震后,地基下沉、棂条、瓦片移位等现象均没有出现,1米高的正脊也没有丝毫变形。
 
    虽然并不富有,但吴永昌一样感觉满足,每次随文化单位“文化下乡”时,活动结束他都是最后一个上车,书法写了200多张还停不了手;而在工作中,他又是个“全才”--会做工程预算,会设计图案,会指挥分工,会木工雕刻。整天忙碌,可他并不觉得累,他为自己是个有用的人而感到充实、快乐。
 

识别二维码,关注天水新时空公众号

热点推荐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