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天水文化 > 伏羲文化
丙申(2016)年天水伏羲庙春祭伏羲秦腔公演剧目及著名演员介绍

时间:2016-02-18 10:45:03  来源:陈展宣传部  作者:Y-P-F  浏览量: ; 字体设置:
热点导读: 天水伏羲庙春祭伏羲秦腔公演《祭伏羲》 (天水新时空讯)福佑中华——丙申(2016)年天水伏羲庙春祭伏羲秦腔公演将于农历正月十三日至十七(公历



天水伏羲庙春祭伏羲秦腔公演《祭伏羲》

            天水新时空讯)福佑中华——丙申(2016)年天水伏羲庙春祭伏羲秦腔公演将于农历正月十三日至十七(公历2月20日至24)日,在天水伏羲庙广场演出。天水市西秦腔研究院将连续演出5天秦腔,每天两场,其中夜戏一场。秦腔演出还将邀请以陕西省秦腔演员为主的10名“梅花奖”演员,每日领衔主演。
     拟演出的剧目及主要演员是,正月十三日午场戏为《赵氏孤儿》,由谭建勋主演,晚场戏《游西湖》,由齐爱云主演;正月十四日午场戏为《金沙滩》,由李小雄主演,晚场戏《窦娥冤》,由张小琴主演;正月十五日午场戏为折戏专场,其中《探窑》,由卫小莉主演,晚场戏《火焰驹》,由张涛主演;正月十六日午场戏《铡美案》,由李娟主演,晚场戏《周仁回府》,由李小锋主演;正月十七日午场戏《大辕门》由边霄主演,晚场戏《大登殿》,由窦风琴主演。具体演出以当天发布的海报为准。
  今年是天水伏羲庙历经十余年的维修,已基本完成庙区三期保护维修工程,为答谢社会各界对伏羲庙保护维修工程的鼎力支持和慷慨捐资的义举,拟邀请中国戏剧“梅花奖”演员窦凤琴、李小锋、谭建勋、齐爱云、边霄、李小雄、李娟、张小琴、张涛、卫小莉演出。现将这些演员的情况介绍如下。

窦凤琴在《回荆州》中饰孙尚香


  窦凤琴,女,汉族,1959年3月出生,甘肃庆阳宁县人,国家一级演员,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第十四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现任甘肃省秦剧团副团长,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甘肃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省文联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主工正小旦,演出的剧种主要是秦腔和眉户戏。
  窦凤琴出身于陇东高原的秦剧之家,从10岁起,窦凤琴就跟着父亲走上了秦腔艺术之路,父亲窦富民就是她的启蒙老师。1972年考入宁县秦剧团,主工正小旦。窦凤琴一直是宁县秦剧团的骨干演员,她在每年三百余场演出的“草台”上磨砺艺术功力,通过二十多部优秀传统戏主角形象的成功塑造,从中感悟戏剧艺术的真谛,很快以扮相俊美、嗓音甜润、表演细腻动人而享誉陇东大地。在一年一度的庆阳地区戏剧竞赛活动中,她获取了蝉联四次第一名的杰出成绩。1985年,在甘肃省首届优秀青年演员大奖赛中,窦凤琴脱颖而出,她以一折唱功深厚、声情并茂、炉火纯青的《斩秦英》征服了专家、评委和广大观众,获得了一等奖第一名的殊荣。同年,被“拔尖”调入甘肃省秦剧团,成为驰名大西北的秦剧新星。
  自1985年调入甘肃省秦剧团以后,窦凤琴虚怀若谷,潜心于艺术修养的提升与深化,竭力向更高的艺术境界攀登。她利用一切空闲时间,自修文化知识,提高文化素养,学习艺术理论,学习和借鉴各种艺术表演,多方位充实自己。她潜心钻研秦腔表演艺术,在唱腔艺术上努力创新发展,力求形成大西北庆阳人的传统特色,逐渐形成了专家和广大观众所公认的窦凤琴独树一帜的表演风格。
  1997年8月,第四届中国艺术节入围剧目《白花曲》中的胡太后,是窦凤琴多年艺术积累的杰作。作为一部新编大型历史剧,无前人可以模仿,是纯粹的艺术创造;角色性格层面丰富,表现难度很大。可是窦凤琴很好的把握了这个角色,完成得十分出色,全国戏剧界专家和各地同行无不给予高度的评价。《光明日报》、《中国文化报》以及甘肃省内大小报刊,都有专家撰文评论她鲜明的表演艺术特征,即追求古典美与现代美的完美结合,高亢而细腻、富于感情变化的唱腔,有程式而不拘程式、用技巧而不显弄技巧的新鲜、朴实的表演风格等等。同年,她以完美的演出荣获了第十四届中国戏剧梅花奖
  窦凤琴天赋极好,身段扮相具佳,既有天生的一副好嗓子,又有父亲从小严格训练。她天资聪慧、学习刻苦、勤奋多思,练就了她路子正、功底扎实、唱腔考究、扮相秀丽、身段优美,表演细腻大方,富有气质。她在秦剧旦行表演艺术方面以声带情、声情并茂的高超表演技巧,形成了自己独树一帜的表演风格,有陇上“金嗓子”、秦腔界“金凤凰”之美称,是深受观众喜爱的秦腔表演艺术家。
  近四十年来,窦凤琴曾先后在三十多部戏剧中担任主演,成功塑造了三十多个舞台人物形象。代表剧目包括:传统剧目《斩秦英》、《火焰驹》、《窦娥冤》、《五典坡》、《铡美案》、《回荆州》;新编历史剧《白花曲》、《梨花情》、《麦积悲歌》和现代戏《红灯记》、《朝阳沟》、《思源》等。
  1993年被选为甘肃省第七届政协委员,同年被选为中国第七届妇女代表大会代表;1995年被文化部和人事部授予全国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1996年荣获全国梆子戏调演优秀表演奖;1997年荣获第十四届中国戏剧梅花奖;1998年连任甘肃省第八届政协委员,同年入选甘肃省学术技术带头人“333科技人才工程”第一、第二层次人选;2000年在首届中国秦腔艺术节中荣获优秀表演奖;2002年在第二届中国秦腔艺术节中荣获表演一等奖;2003年在第十一届中国人口文化奖(东华杯)中荣获最佳演员奖;2005年被评为甘肃省宣传文化系统拔尖创新人才荣誉称号;2009年被选拔为“甘肃省领军人才”;2009年在第六届敦煌文艺奖评选中被甘肃省委、省政府授予全省文艺突出贡献奖;2010年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甘肃省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2010年被评选为甘肃省二十位杰出女性之一;2013年在第十届中国艺术节上荣获优秀表演奖;2014年被续聘为“甘肃省领军人才”第一层次人选;2014年荣获甘肃省戏剧大省建设突出贡献奖。


  

李小锋在《周仁回府》中饰周仁


  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青年实验剧团,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最高奖“梅花奖”获得者。陕西省政协委员,陕西省秦腔艺术研究会副主席,陕西省“三五人才”,陕西省新长征突击手,陕西省重点领域顶尖人才,中国戏曲学院秦腔研究生第一人。
  主攻文武小生,先后在《白逼宫》、《周仁回府》、《劈山救母》、《打柴劝弟》、《花亭相会》、《盘肠战》、《寇准升堂》、《平贵别窑》、《彩楼记》等几十个剧目中担任主要角色。2004年3月赴台湾参加两岸三地“独挡一面”戏曲艺术节,主演根据德国名著改编的秦腔《浮士德》,荣获“最佳表演奖”。
  除表演外,先后出版《美的断想》、《李小锋演出剧本唱腔选》等理论专著。2003年10月在第八届中国戏剧节举办个人专场演出,以《白逼宫》、《打柴劝弟》、《盘肠战》三个精彩折子戏荣获第21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被北京专家誉为“中国戏曲界的一匹黑马”。

 

谭建勋


  谭建勋,男,秦腔小生、须生。陕西凤翔人。出生于1961年,农历辛丑年。甘肃省秦剧团国家一级演员。
  在1975年他还是初中生时,因在学校排演的《杜鹃山》折子戏里扮演雷刚一角,而崭露头角,被陕西凤翔县艺校破例特招,随后才有幸踏上专业唱戏的路子。要不是当年县文教局长吕忠先生识才爱才,执意把谭招进已经开学一个学期的县艺校,他也许和秦腔的缘分就此而终结。1978年在甘肃省靖远秦县剧团工作。主工小生、老生。谭建勋戏路很宽,小生、须生都能演,他的《斩姚期》不论做工还是唱腔都堪称精品,他做派稳健大气,唱腔很有感染力。还在《周仁回府》、《赵氏孤儿》、《挂圈圈》、《哭祖庙》、《飞将军李广》等剧目中担任主演。为人真诚敬业。

齐爱云在《游西湖》中剧照


  齐爱云,主工青衣,兼演刀马旦,师承著名秦腔表演艺术家马蓝鱼。陕西省戏曲研究院一级演员,第二十一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中国秦腔“四大名旦”。代表剧目有《游西湖》《阴阳鉴》《郑瑛娇》《杨门女将》《宇宙锋》《打神告庙》《天女散花》《嫦娥奔月》等。近年来,齐爱云一直潜心于秦腔艺术的传播,西安、北京、深圳、宁波、兰州、长沙、香港、台湾等城市都留下了她的身影。2014年年底,齐爱云还将古老的秦腔艺术带到了美国华盛顿,《打神告庙》《嫦娥奔月》《天女散花》三出经典折子戏片段,赢得当地观众热烈掌声,马里兰大学的学生们更是被她的艺术魅力所征服。2015年11月,作为陕西代表团中唯一一位秦腔演员,赴意大利米兰世博会演出秦腔《天女散花》,有媒体评论说此次展示让秦腔“成为精彩的中国文化符号”。2016年1月,在央视“龙凤呈祥”戏曲曲艺晚会上,演出《郑瑛娇》精彩片段,备受关注,后随陕西省文联、中国戏剧“梅花奖”艺术团赴基层慰问演出,将古老的大秦之腔传播到了更为广阔的天地。

边霄演出剧照


  边肖,男,汉族,甘肃庆阳人,国家一级演员,甘肃省陇剧院副院长,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表演奖,第二十一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两度上海“白玉兰”戏剧奖获得者,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现代戏研究会会员,甘肃戏剧家协会副主席,甘肃省文艺突出贡献奖,甘肃省劳动模范,甘肃省“555”拔尖创新技术人才,甘肃省文化艺术界拔尖创新人才,甘肃省一级领军人才,甘肃省文化艺术高评会专家,甘肃省德艺双馨艺术家。
  代表剧目有:《官鹅情歌》、《苦乐村官》、《西狭长歌》《周仁献嫂》、《麦积圣歌》、《百合花开》、《八件衣》《敦煌魂》、《苏武归汉》、《敦煌恋》、《梦回陇西堂》、《坐楼杀惜》等。
  曾八次荣获甘肃省新创剧目调演、青年演员大奖赛表演一等奖;第一、二、四、五、六、七届中国秦腔艺术节优秀表演奖;第七届中国戏剧节表演奖;甘肃省“敦煌文艺奖”;甘肃省文化艺术“银飞天奖”;首届中国“红梅奖”演唱大赛一等奖;中宣部第十、十一、十二;十三届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文化部“文华大奖特别奖”,第九届中国艺术节“优秀表演奖”,领衔主演的《官鹅情歌》《苦乐村官》获国家舞台艺术十大精品剧目,文化部文华大奖特别奖,两次荣获上海“白玉兰”戏剧奖。

发表评论 共有 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刷新 匿名发表
合作:天水天磊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 | 甘公网安备 62050202000148号|
Copyright © 2005 - 2010 Tianshuixinshikong. All Rights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