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钰】华岐圆洞寺

2021-02-13 来源:天水新时空 浏览量:

华岐圆洞寺

● 王 钰

 

  去年12月初,笔者被友相约去了一次华岐圆洞寺。

  圆洞寺,又名:圆通寺,位于天水市秦州城区西南60华里的华岐宋家村。寺院依山傍水,周围群山环抱,寺院山下溪流绕萦,村庄密布,地脉灵秀。寺院树木古朴,庄严肃穆,殿阁气象古雅。寺院分前、中、后三院一庵,上殿菩萨殿,两厢八大金刚,中院四大天王,护法韦陀,后院为独立院落,大殿为大雄宝殿,匾额为原佛教协会赵朴初题写,殿内有5尊玉佛,高达1·87米,每尊重2吨。据主持法师说:这5尊玉佛是她在仙人崖修行时,碰到一位缅甸的华人而再三恳求,迎请而来圆洞寺的。

  何为圆洞寺?据当地老乡告诉笔者,唐时,一日狂风大作,怒吼如狮,天地昏昏沉沉,山崩地裂,山崖下突现出一洞,深约10丈,阔2丈。大风过后洞内显出一尊石佛,当地群众认为是佛灵显现,也有人认为此地可能最早是佛庙的圣地,便开始建寺院礼佛。沧桑岁月,后石佛不知被谁人偷走,洞内原供奉三尊铜佛,因石佛不见,铜佛搬出供奉殿内,可惜后被砸毁,洞也随之坍塌,但"圆洞寺"之名一直沿用至今。

  圆洞寺现有一棵300多年的古柏,郁葱高大,霜皮苍桑,触摸此树,有种说不上的怀古情愫。据一老乡告诉笔者: 原寺院有一株千年古柏参天,四人合围不拢,见证了古寺苍苍,也可惜在大跃进年代砍伐当了炼钢的柴火和建校用的木材。

  圆洞寺上殿的菩萨殿内的各类菩萨壁画虽然历经岁月沧桑,陈旧斑驳,但壁画色彩未褪色犹存,仍绚丽多彩,姿态各异,实属不易。据法师告诉我,这是唐代壁画,当地乡人保护至今,尤其文革时期壁画粉抹上了一层白墙,开放后铲墙皮便亮出壁画。我不相信这是唐代壁画?但经法师引到寺院内一碑文前,冲水擦净察看,果真圆洞寺始建于唐贞观年间,元代大德六年重新翻修,重建五门三宫,清代初又进行修缮,但上殿壁画仍保留唐时的风格,未遭损坏。但笔者细细观看,从壁画风格来看可能属于宋代作品,可这有待于专家学者再考评。

  圆洞寺占地面积30亩,唐代鼎盛时期,有九门五牌坊,到清代僧侣达数十人。但建国后,毁像设立学校,文革中因破"四旧"一些古建筑和神像又遭破坏,直至改革开放后地方乡贤募捐重修,本着"保留旧的,重修新的"和"修新保旧"的原则,圆洞寺又初步恢复寺院大观。每年逢至农历四月八日当地过庙会,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天水著名诗人艾叶游曾览圆洞寺后题笔留下一首诗:

  题为:

  千年古寺——圆洞寺
 

  秋叶重重覆翠微,

  寺门半掩映朝晖。

  僧闲午后炊初动,

  竹静人来鸟未飞。

  佛像历年颜色落,

  园蔬经雨豆瓜肥。

  穿廊绕殿周游遍,

  缕缕炉烟香染衣。

作者简介:

      王钰(笔名:覆盆子),甘肃天水市人。
       近年,出版文集《笔走大墙内外》、长篇纪实小说《25号监舍》、中篇报告文学《难忘的岁月》、发表中篇小说《九花》,主编《神农山与神农文化》等出版多部作品。
      现为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会、中华伏羲文化研究会、甘肃省作家协会、天水市作协会员等。

识别二维码,关注天水新时空公众号

热点推荐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