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段墓志铭 听西路军在河西的故事(图)
在民乐县顺化乡曹营村的王氏墓地上,葬着一位普通的老人,老人的墓碑上刻着这样几行字:“故公生于一八八三年卒于一九五四年十月初四日故公乐善好义勇于助人于一九三七年四月营救红军将士贺主成林春芳等七人掩藏于臭泉沟窑洞内养伤十五天慷慨解囊相助指路东返略纪其事高风亮节以昭子孙”。这位老人就是冒死救助过红军的王之臣。
今年5月10日,我专程前往曹营进行了访问。王之臣老人虽已故去半个多世纪,但他的女儿——年逾九旬的王金莲,给我们讲述了她与父亲一起救助红军的故事。
1937年,红西路军失败后,马家军疯狂搜捕红军,残害救助红军的百姓,许多百姓都爱莫能助。而王之臣之所以倾其所有冒死为饥饿疲惫的红军解危济困,是因为受马家军迫害太深。王之臣生于1883年,由于其父王耀新早年就开始置房置地,到民国时期已是当地有名的富户,土地几百亩,房子七八院,磨坊、碾坊、油坊、醋坊俱有,还开了个当铺。人富了,就会被人眼红嫉妒。当地人不嫉妒,是因为王之臣和父亲王耀新都是大善人,穷人借粮能还则还,实在还不起的从不逼债,父子俩在当地威信很高。可是,他的万贯家财却常常被马家军“惦记”着。王金莲清楚地记得:“民国十七年,马家军来要钱,正好我爹外出,他们把我爷爷王耀新和我大爹王尽臣绑住,全身缠上布泼上油点火烧。爷爷因置地置房花完了钱,马家军没要上钱,就把我大爹活活烧死,临走时还把爷爷头上砍了一刀,骂着‘老贼,舍命不舍财!’我们进屋看爷爷头上的血还在冒。”
马家军来抢来烧不是头一回,但烧死哥哥王尽臣,砍伤父亲王耀新,这仇恨王之臣刻骨铭心已经十年。
1937年4月的一天夜里,红军林春芳等人来到民乐县靠山根的王家大庄。王家大庄正是王之臣离村子很远的一个庄子,当年已经16岁的王金莲记住了那夜发生的一切:“那天夜里,下着大雪,狗叫得很厉害,我们以为马家军又来了,我父亲上到房上看外面有人,问什么人?他们说是红军,开门进来,一共7个人,还有一个女的。他们衣服很单,手脚都冻伤了,但是很谦恭。我父亲架火让他们烤,我和母亲赶紧烧水给做饭。”来人正是林春芳等人。
林春芳,1913年出生于河南新县卡房乡居畈村一个农民家庭,少年时就接受了进步思想,和群众一起参加打土豪分田地的斗争。1931年1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10月随红四方面军主力进入川陕革命根据地,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翌年2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36年11月任红西路军30军医生,并随西路军西进作战。
红西路军石窝分兵后,林春芳被编到左支队,随李先念西行。后为了缩小目标,组织上决定分散行动,临时组织了一支30多人的小分队,由88师师长熊厚发负责军事,林春芳负责卫生医疗工作,要他们向东寻找河东红军。他们在祁连山里迂回一个月后,大家商量再次分散行动,在东进途中林春芳一行7人来到王之臣家乞食投宿。
林春芳一行当晚住在王之臣家中,想在这里恢复一下体力后继续东行。王金莲记得:“爹还给红军专门杀了一头猪。那天爹和红军在庄子里喧了一夜,天快亮了才送到山上的窑洞里。爹说了马家军烧死我大爹的事,红军和爹手拍上输赢都打下了,说迟早要回来给爹报仇哩!”为了防止被敌人发现以招致不测,次日天还没亮,王之臣装上炒面和青稞面干粮,将林春芳他们送到离村子3里地的臭泉沟的窑洞里。
臭泉沟是山下一条很清澈的水沟,沟旁有王之臣的一个庄子。王之臣地多牛羊也多,为了放牧和耕种山地的方便,他在那里依山打了庄子,山下挖了几孔窑洞,窑洞围在庄子里,庄子里圈牛羊,窑洞住人。
林春芳他们在窑洞里住着,每天晚上,王之臣差人给他们送水送饭送干粮。当年给红军雪中送饭的情景王金莲至今仍历历在目:“雪下了两天有一尺多厚,天又很冷,马家军也没来。老百姓害怕马家军,晚上没人敢出来。我们用老罐抬上饭去送,雪太厚路又不好走,深一脚浅一脚的很费劲。每天只要我们一去,红军有的在窑洞里头,有的就蹲到窑洞门口等着哩!”为了使红军尽快恢复体力,王之臣的妻子将青稞面干粮改做成麦面干粮,还杀鸡炖汤给红军补充营养,人虽各姓,但情逾骨肉。
就这样,林春芳等人在王之臣冒着杀头危险的掩护下,在窑洞里住了十几天。在这期间,马家军两次到村里搜查红军,保长、甲长、民团也纷纷出动驻村骚扰。为了不连累王之臣,林春芳他们决定转移。临走时,王之臣给他们带足了干粮和炒面,并嘱咐了他们行走的路线和马家军驻地的岗哨情况。
王之臣出于对马家军的痛恨和对红军的爱戴,给予了7人力所能及的掩护和接济,使他们绝处逢生,林春芳等人感激涕零,并留下字书以志不忘。
离开王之臣家,林春芳他们向东行进。一天,敌人沿着他们在雪地里留下的脚印追赶,他们终被抓捕,押到凉州第二监狱,后经党中央营救于1937年12月回到延安。
1949年9月,已经担任西北军区卫生部第四后方医院副院长的林春芳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第一兵团解放民乐。进驻民乐后,林春芳即向房东赵文明打问到了王之臣,想和王之臣见面叙旧谈心,以表肺腑之言。但因军务在身无法离开,就写了个条子托赵文明从速交给王之臣。王之臣接到林春芳的条子,连夜赶到民乐县城找林春芳。可是,军情有变,林春芳已于凌晨4点就向张掖出发了。王之臣得知部队当天要在民乐五坝宿营,就骑着毛驴赶到五坝与林春芳见面。12年后再重逢,不是亲人胜似亲人,林春芳向部队首长报告了实情,并让司务长准备饭菜招待了王之臣。那天夜里,林春芳和王之臣畅谈了一夜。次日,部队奉命向张掖挺进,为酬谢王之臣的救命之恩,林春芳把自己的坐骑——一匹青骟马送给了王之臣。
那年中秋节,部队驻扎在张掖,王之臣让大儿子王得志带着家乡的月饼和土特产专程到张掖看望林春芳。他们一同赏月、谈天。王得志离开时,林春芳送给他一套衣服和鞋袜,还给王之臣带了两条纸烟。
不久,林春芳离开张掖去了兰州,部队进行整训,准备开赴朝鲜战场。1949年10月28日,林春芳给赵文明来信,信中要他转告王之臣,说“我现住兰州市航空司令部,来时可找我好了。最好十一月来。”王之臣没有回音,林春芳也随部队赴朝参战,从此再无联系。1954年,王之臣去世,享年71岁。
朝鲜战争结束后,林春芳先后担任东北军区后勤部卫生部第二十六陆军医院副院长,东北军区第一陆军医院院长,沈阳军区总医院第一副院长,沈阳军区后勤部卫生部副部长等职,1993年12月在沈阳逝世,享年81岁。
70多年过去了,那段往事虽然已经沉淀在岁月里,但在王之臣老人的墓碑上却镌刻成了永恒。
"; Output=Output+" | ||
"; Output=Output+" | "; Output=Output+"显示全部 | "; Output=Output+""; if (Page==0 || PageCount==0){ Output=Output+"当前是:全文显示" ; }else{ if(TotalByte>PageSize){Byte=PageNum[Page]-PageNum[Page-1]}else{Byte=TotalByte}; Output=Output+"共"+PageCount+"页 当前第 "+Page+"/"+PageCount+" 页"; if (PageTitle[Page]!=""){ Output=Output+":"+PageTitle[Page]+""; } Output+=' | '; } Output=Output+"
"; Output=Output+" |
"; if(PageCount>1){ Output=Output+"
识别二维码,关注天水新时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