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影子腔”艺术传承堪忧 面临后继乏人困境

2011-12-16 来源: 浏览量:

鼓乐声起,一人在幕后操耍皮影,七八个影人则枪来剑往、上下翻腾,加之别样的说唱艺术,呈现出“借灯显影,配声以演故事”的独特戏曲形式。然而,这门发源甘肃的古老艺术,却面临后继乏人之困境。

  陇南市礼县秦剧团团长郑小武告诉记者,由于“文革”期间历史剧遭遇禁演,对影子腔的研究、创新和传承因此中断。如今,影子腔的研究和传承者多已谢世,而年轻人对此不感兴趣,并且影子腔资料流失,现存曲谱资料单一,诸多问题无从下手。

  影子腔主要流行于甘肃陇东、陇西、陇南一带,与木偶戏同为姊妹艺术,有同工异曲之妙。其在原民间皮影戏、木偶戏腔调上,吸收当地民间小曲、鼓乐、说唱等形式,又借鉴秦腔、川剧特色,逐步创定出这一适宜山区演出的民间艺术。

  懂行的当地老人说,影子腔制作材料根据当地使用兽皮情况而定,较多使用牛皮、羊皮和驴皮,表演者除了要能一人控制三四个影人的动作外,还要密切配合场上的配乐,兼顾旁白和唱腔,有的高手一人能同时操耍七八个影人。

  对于这门艺术的历史渊源,陇南地区的专家认为还有待进一步论证。不过,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影子腔艺术创作迎来高峰。1958年,西和县收集到17部影子腔的手抄本,其中最早为明代万历年间抄本。在创作方面,礼县秦剧团创排的《枫洛池》、《秀才进京》剧目,当年不但获得甘肃省多个奖项,还跨出了省外,将“影子腔”的发展推向顶峰。

  而“文革”之后,这一艺术开始逐渐衰落。当地老人回忆说,以前有影子腔演出时,很多老人都抱着孙子逛庙会,一看就是一整天,现在连庙会也少了,人们更愿意待在家里看电视,只有过年时这种演出才会多一些。

  除年轻一代疏远影子腔外,当地专业人才的储备也正遭遇尴尬。在影子腔最为有名的礼县秦剧团,现有正式员工10人,但能够在一线工作的仅有5人。若要正常演出,需38名人员排练,其他三十多人都是临时聘用人员。

  郑小武坦言,这由此造成了难以管理、工作停滞、创新中断的艰难局面。

  不过,礼县秦剧团的艺术创作者张虎用了近三年时间,新编了一部先秦历史剧目《铸鼎西垂》。郑小武说,“希望通过这一剧目,能让影子腔这一古老艺术在老百姓的生活中走得更远一些,让它不断传承下去,焕发当年风采”。

识别二维码,关注天水新时空

热点推荐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