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氏家族及汪氏文化

2019-09-06 来源: 浏览量:

金元之际,陇右处在金夏、金宋、金蒙战争的漩涡之中,生灵涂炭,民不聊生。漳县盐井是一块肥肉,对于每天获利达八匹马的巨大财源,宋、金、夏及周边的吐蕃部落,都想占为己有,独享其利,盐川一带成为战事不断的拉锯地区。北宋神宗年间,王韶收复熙河六州,以赎买的方式从青塘羌包顺(俞龙珂)手中收回盐川,还没捂热,吐蕃酋豪便率叠、宕诸羌来夺盐川寨,幸被包顺击退。后兴起的女真金国,势如破竹,先后灭掉契丹辽国、汉人宋朝,漳县盐井又掉进女真贵族的手里。

金与南宋为争夺盐井,先后大战两次。第一次战争发生在1206年,南宋吴曦发兵六千来夺盐川被击退,金兵大将石抹仲温率步骑五千兵发盐川大举反攻,时盐川汪世显才11岁;宋金第二次战争发生在1217年,金后期名将杨沃衍、白撒等率五千军兵从盐川出发,金廷下诏赏赐杀敌有功将士,时年22岁、从军出征的汪世显崭露头角。

夏、金两国在陇西盐井一带先后进行了十余年的拉锯战。1227年,蒙古军灭西夏,攻破金陕西诸路,金在巩昌设便宜总帅府,汪世显代理总帅。群雄逐鹿的乱世是枭雄跃马驰骋的大舞台,汪世显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枭雄,他文武兼备,有眼光、有实力、有资本。他利用漳县盐川的井盐聚财,从西蕃十八族、西夏流民、宋军逃亡弓箭手中聚集精锐,又从吐蕃人手中换来大量马匹,组建了一支强大的私人家族武装—汪家军。同时又拉拢了生活在陇西、临洮的李氏等豪强,结成一个强大的地方利益集团。在一场场战斗中,汪世显纵横捭阖,逐步高升,势力也急遽膨胀。金亡后,有胆有识的汪世显抢抓机遇,兼并秦、巩二十四城。

公元13世纪,成吉思汗率领的蒙古铁骑席卷北方。金国巩昌便宜总帅汪世显坚守着金国最后一个堡垒—巩昌城,被围数月后,粮尽援绝,危在旦夕。蒙古大军兵临城下,统帅皇子阔端保证“仁武不杀,能保全阖城军民”,汪世显顺势而为,归附了蒙古,使陇右地区生灵免遭涂炭。从此以后,汪世显及其儿孙们在蒙古人的旗帜下冲锋陷阵,效命疆场,在统一中国的战争及后来削平蒙古诸王的内乱、平定西南少数部落贵族的反叛中历次战斗中屡建功勋,足迹所至,遍及陕、甘、青、川及云、贵南广阔地域,为保卫西南、西北边境,为元朝统一全国立下赫赫战功,汪氏对秦陇二十四城的统治也得到蒙古贵族的认可,数十年金戈铁马,使他们一个个得以凭借战功而高官显爵,跻身于元朝统治集团的重要地位,开始了汪氏家族飞黄腾达的新时代。从汪世显到其曾孙五代,贯元朝始终,“为官者一百八十余人,其中王者三,公者十”,即著名的“三王十国公”。历代朝廷对于外姓功臣封王,都十分审慎,有的明确规定不封外姓王。而元朝对于不仅是外姓,而且是外族的汪氏封爵如此之高,在我国封建王朝史上较为罕见,足见对其宠信和亲密的程度。

元代继续实行食盐榷卖政策,对贩卖私盐者严厉惩罚:“诸犯私盐者,杖七十,徒二年,财产一半没官于没物内一半付告人充赏。盐货犯界者,减私盐罪一等。提点官禁治不严,初犯笞四十,再犯杖八十,本司官与总管府官一同归断,三犯闻奏定罪。如监临官及灶户私卖盐者,同私盐法。诸伪造盐引者斩,家产付告人充赏。失察者,邻右不首告,杖一百”(《元史?刑法志》)。朝廷明令漳盐不准外销。元大德年间,一场罕见的泥石流将整个盐井镇淹没,盐井也被深深埋在泥沙底下,汪氏不愿冒着违法的风险,投入人力、物力、财力,清挖疏浚。为了避嫌,汪氏在70年间未曾抽取盐水熬盐,可家乡的盐井资助了汪家人壮马强兵,弯弓劲矢,驰骋疆场,建立起几百年的军功世家。汪氏家族世居盐川之地,崛起战阵行伍之间,深知乱世称雄须武力立身,如何养兵,汪氏盯上了食盐。以前力不能及,今非昔比:现在地有二十四城,兵有强大的“汪家军”,茶马古道和漳盐古道通向四面八方,利用漳盐西出换取马匹,东进换取粮食、茶叶。为了永远占领这块“金不换”的风水宝地,汪氏家族的肇基者就将家族的墓地选在了汪古山麓的小井沟,其后的十四代二百多人就长眠于此,他们舍不得离开这块发祥地。

明洪武二年(1369年)大将军徐达西征,命冯胜取巩昌,时任巩昌等路便宜都总帅的汪庸坚守数日遂降,授昭勇大将军,仍任巩昌等路便宜都总帅,后改授安远将军指挥同知,钦赐金筒诰命,折奉公田24处,异姓家人72户,准其家世代相继承受。

1972年的夏天,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从天而降,雨水从光秃秃的山岭上倾泻而下,汇聚一处,沿漳河咆哮而去。洪水退后,当地正在平田整地的群众在河岸边惊奇地发现一座座被水冲开的坟墓及塌陷的坟坑,在发现许多金银玉器的同时,也看到了墓穴中一幅幅精美绝伦的砖雕刻画。经迅速赶赴当地的省文物部门专家们研究,得出一个令人震惊的结论:这座占地面积约3万平方米的古墓,是元代开国功勋陇右王汪世显及其十余代子孙的家族墓地,考古专家称之为“海内之最”。墓群在盐井镇东2千米的小井沟西,徐家坪东坡,依山傍水,整个墓区为15度的缓坡地,呈不规则的三角形,占地约3万平方米,现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漳县汪氏家族墓地”。

论墓主地位和身份,西北绝无仅有。汪氏系旺古族,金、元、明三代,累官多人,史书上有传记及列名者达三十余人。有元一代,汪氏封王者三人,封公者十一人,有驸马三人,忽必烈称其为“陇右风尘天一柱”,是陇右豪门望族和名副其实的“西北王”。文臣武将数十人,文有尚书、侍郎、中书右丞、左、右丞、宣慰使等,武有大将军,上将军、都元帅、指挥使等;封赠一品衔的23人,二品的21人。从1243年汪世显葬此开始,至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止,汪氏家族人死后,均葬于此地,370余年内,共有墓葬120余座,葬有汪氏家族14代200余人。他们父子兄弟相继担任“巩昌等24处便宜都总帅”,终元世袭军民兼制的巩昌总帅府都总帅,长期镇守西南、西北的广阔疆土。许多人荣膺最高军阶“龙虎卫上将军”、“金吾卫上将军”(从一品)、“镇国上将军”(正二品)、“安元大将军”、“昭勇大将军”(从三品)、“明威将军”、“武略将军”等,其中多数担任过“便宜都总帅”、“都元帅”、“元帅”、“掌军万户”等高级职务。他们不仅在军事上居于显赫地位,而且在行政上也位高权重,掌握着中央及地方政府的重要权力,所任高级职务如中书右丞、陕西、四川、云南等行省平章及刑部尚书、工部侍郎等。文官序列中,官阶在三品以上有十五人。其生前或死后封赠“太师”、“开府仪同三司”、“资政大夫”(正一、二品)的多达三十多人。

论墓葬规模形制,国内首屈一指。历经元明两朝十四代360多年,墓葬120余座,葬有200余人,并建有祠堂,“官所”守墓人住房、华表、翁仲无数,在。1972年以来,省、市、县五次共整理发掘墓葬29座,迄今共出土陶、瓷、铜、竹、木、金、银、玉、丝织品及墓志等文物1019件,其中225件由省博物馆收藏。其中元代衣帽、木屋模型、花草飞鸟纹瓷坛、彩陶侍俑、双龙铜镜、雕漆供桌、玻璃莲花托盏、高足青瓷杯、蒙古民族服饰等极为珍贵,极为珍贵。其御赐金牌等物特别是元哥釉青花大碗均属国内少见文物精品。而那些反映当时人们生产、生活的砖刻及24孝人物,造形生动,形态逼真,表现的神话人物故事更是线条流畅、栩栩如生。还有大量的墓志铭,书体或篆或楷,遒劲有力。

论墓室结构之华丽,陪葬品之珍贵,是全国罕见。专家们指出,该处墓葬群不仅成为目前我国发现的最大的元代墓葬群,而且因葬仪丰厚而具有其他元墓不可望及的历史、科学和文化艺术价值。元朝帝王的墓葬制度,在历史上是一个大改革,他们吸取了过去那种“穷天下之力以崇山坟,倾天下之财以充藏椁,尽后宫之女以殉埋葬”,以及其后“几经变乱,多遭发掘,形体暴露,甚至坟土未干,其坟墓已空”的教训,而采取保密的土葬方式,使后人无法发现。这种墓葬制度,比起糜费巨大人力、财物营建皇陵,无疑是一大进步,元代大型墓很少,统治者实行“薄葬”的墓葬制度,蒙古人的殡葬从普通牧民到王公贵族大同小异:圆木一根,一劈两半,中间掏空,置尸于中,外面涂漆,加圈三道箍紧,送之祖宗陵园,“陵墓所在,不令人知,葬后必驱万骑踏平,至草长无迹乃至”(马可?波罗语),这种葬法要形成墓群几乎是不可能的。汪氏墓群是我国保存完整且比较少有的家族元墓群,是我国最大元墓群,它为考察元代墓葬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墓主身为王公贵族,不遵蒙古习俗,墓葬方形墓室,圆形穹顶,铜镜封顶,尽量简约,这在海内是独一无二的。从墓室结构看,汪家坟元墓群与宋墓相似,由墓道、甬道、墓室三部分组成。其墓为方形墓室、圆形穹顶,汉族传统的砖木结构,多数墓室四壁有雕砖镶嵌,整体形状又呈蒙古包状,具有明显的“蒙汉一家”民族大融合特色。有方形复斗顶、卷顶和盈顶式,并有竖穴土坑墓。墓室结构极为繁华,有反映墓主人和当地人民生活的画像砖,有神话故事的壁画,有刻有二十四孝图、鹤鸟、花草、天马、牡丹和飞人的砖雕。

墓群所呈现的汪氏家族的显赫、鼎盛是历史罕见的,是元、明政冶军事、经济文化、社会习俗、建筑技术以及少数民族与汉族大融合的实证。这些文物及墓窑本身,为研究元代的政治、军事、文化、社会生活习俗以及建筑技术、房屋殿宇结构等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实物资料和文字资料。漳县在对汪家坟长期的保护、管理、研究中逐渐形成了人无我有的“漳县汪氏文化”。目前,对于漳县汪氏文化已有九本专著问世,可以说成绩蜚然。

 (漳县党政网)

识别二维码,关注天水新时空

热点推荐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