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流 | 藏书万卷战功赫赫 垂声振华的陇右汪氏家族
原标题:垂声振华的陇右汪氏家族
漳县因产盐而闻名远近,古有盐川寨之名。
城南有山,名曰汪古山,为陇右汪氏家族生栖之所,这里就是元朝陇西公、陇右王——汪世显的家乡。
1972年在漳县小井沟发现的汪氏家族墓地,揭开了陇右“汪家人”的神秘面纱。“虎符赫赫,锦衣煌煌,荣宠斯绝”的汪氏家族不仅是陇右首屈一指的名门望族,元代在甘、陕、川、青、滇地区的统治中,这个家族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源流族属 众说纷纭
元青花碟
汪氏族谱四卷
对于陇右汪氏家族的源流与族属历来都是众说不一,史书上的记载也不一致,学术界的研究成果也是各执一词。归结起来,汪姓的源出有以下几种:一、源于姜姓,出自夏王朝时期古诸侯汪罔之后裔,属于以国名为氏。二、源于突厥族,出自唐朝时期西突厥汪古部,属于汉化改姓为氏。三、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鲁国君主成公姬黑肱次子姬汪后裔,属于以国名为氏。四、源于姬姓,出自翁氏所分,属于长者赐姓为氏。五、源于地名,出自古代汪水,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六、源于汪野国,出自秦、汉时期西北地区汪野国,属于以国名为氏。七、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八、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九、源于唐初歙州歙县东乡登源汪华(今属安徽绩溪县汪村)。
《元史·汪世显传》载:汪世显为“系出旺古族”,《新元史·汪世显传》载:“本姓王,父彦忠,隶于汪古部,故改姓汪。”《陇右金石录》所录传世家族碑志汪氏“系出南京徽州歙郡之颍川”为汉族。《元史·世祖纪》记载,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汪惟和(汪世显之孙)禀告忽必烈:“近括汉人兵器,臣管内已禁绝,自今臣所用兵器,乞取之安西官库。”忽必烈说:“汝家不与他汉人比,弓矢不汝禁也,任汝执之。”君臣皆认同汪氏的汉人身份。《陇右金石录》神道碑中汪氏族人的碑文中也透露出汉族文化的特质,《汪义武公神道碑》载:汪世显“喜儒术……休沐对客,命觞雅歌,投壶而已”;《汪忠烈公神道碑》曰汪德臣“孝于亲,友于兄弟……虽在军旅,数引儒生,说经史”;《元资德大夫中书左丞行陕西四川中书省汪惟正神道碑》载汪惟正“时□文士抽绎,商略古今”;《元安远大将军巩昌等处宣慰使司事兼权便宜都总帅汪惟纯墓志》载汪惟纯“风流儒雅,工于声诗,楷篆笔法如神”;《元龙虎卫上将军中书右丞四川行省事便宜都总帅汪惟易圹志》载汪惟易“以勤俭理家,以诗书教子”;《元明威将军保宁等处万户侯汪惟简圹志》载汪惟简“每遇暇日,宴同僚,习射投壶,讲阅经史,弹琴博弈,靡不洞究”;《元武节将军吐蕃等处宣慰使司副使都元帅汪舜昌墓志》载汪舜昌“及长,通经史,精骑射”。《汪氏通宗世谱》(编纂于乾隆五十二年前后)载:“汪达直系的第四十六代处惠迁徙于甘肃省陇西”。《重庆汪氏宗谱》载“汪华长子处惠随父镇守巩昌……后裔在甘肃漳县一带发展成大户,被边境地区人民称为‘将军汪’……”
从汪世显始,其子孙尽孝道,好儒术,工声诗,精书法,习琴棋,通经史,表现出汉族士大夫深厚儒学传统和汉文化素养之家教传统。邑人李兴华先生数十载潜心研究地方历史文化,有关汪氏家族的著述颇为丰厚,在《陇右汪氏家族的源流与族属》一文中,从《汪氏族谱》记载、碑文与墓志的辨析、元墓群的墓葬结构和史料理解推论等四个方面,对陇右汪氏家族源流与族属进行了全面的分析,证实了陇右汪氏家族族属为汉族。
藏书万卷 崇尚孝道
台湾族谱-汪达画像
金冠顶
1964年4月在陇西县城西门内城墙下出土的《万卷楼碑》,立于蒙古忽必烈汗至元四年(1267年)。石碑为横长方形,高61厘米,宽106厘米,厚22厘米,刻有工整的楷书。周边有阴线刻莲花纹饰。碑文详细记述了汪氏藏书及其万卷楼的建立过程,昭示了陇右汪氏及其藏书楼在中国私家藏书史,特别是在元代私家藏书史上的重要地位,该楼被后来的考古学家誉为“甘肃第一博物馆”。汪氏藏书经三世而成,到汪惟正时,“藏书二万卷,喜与文士议论古今治乱”,当时的万卷楼可以称得上是“国家图书馆”了。
元代陇西万卷藏书楼碑,为《万卷楼记》的俗称。《万卷楼记》曰:“国家创业以来,被舆地图,启土西南。越岁丙申,维我陇西义武汪公(汪世显)佐命云初,总戎先驱。比岁深入蜀,承平日久,文物繁伙,户有诗书,于时诸将争走金玉财帛;惟公所至,独搜典籍,捆载以归。常曰:‘金帛世所有,兵火之后,此物尚可得耶?吾将以遗子孙耳。’厥后仲子忠烈公(汪德臣)世其官,补所未足,雅欲创书院,集儒生备讲席,以建、油、益昌戎事倥偬未遑也。舣斋相公(汪惟正)方妙龄,袭祖父爵位,于书尤笃好而宝藏之,凡遇善本又极力收致。既而即府治东南隅隙地,摒瓦砾,划芜秽,因城建楼,列架于中,签整排比条为之目,经、史、子、集,亡虑万余卷;图书、琴、剑、鼎、砚、珍玩,横陈其间,皆希世宝。匾额曰:‘万卷’,万,取盈数也。昔杜兼聚书万卷,每卷必题其末云:‘清俸买来手自校,汝曹读之知圣道,坠之鬻之为不孝’。夫兼之用心远矣,惜子孙无闻焉!公今创斯楼,可谓克念厥绍,而无夭乃祖矣!然公之于书,非惟藏之,而实宝之,非为宝之,而又详读之,明辨之,克之于行已治政,非直为观美而已。敢请该诸坚珉,以示将来云。至元四年岁强圉单阏相月七日门人素斋冉南翔谨记。”
陇右汪氏和其他以武功世家一样从开始就崇儒重道,诗书治家。在南征过程中,汪氏就注意搜集典籍,之后又建万卷楼,延请名儒达士教其子孙,除习经史子集外,亦学琴棋书画,汪氏在有元一代前前后后出了十九位翰林学士。汪惟正喜欢与文士谈论古今。汪惟易勤俭理家,以诗书教子,并且在当地勤于劝农桑、兴文风、理狱讼。汪惟简每遇暇日宴同僚,习射投壶,讲阅经史,弹琴博弈,靡不洞究;应人接物,温容和缓,治家严肃,临政简宽,深得民心。汪惟纯更是风流儒雅,工于声诗,楷篆笔法如神,精于蒙古言语文字。汪懋昌仪形当代,为缙绅楷范。即使到了清代汪氏子孙也不忘记继承祖业,如汪宗贤、汪浒、汪宗辉等都是高才绩学、读书明道、修德利行,以圣贤为师的陇右名士。
陇右汪氏家族还以孝道和信仰道教而著称。汪世显“斯须不忘奉养太夫人”,就连在前线赐的御酒都不远数千里带回以备。“居丧不用酒肉”“祭日必致斋荐祭”。汪忠臣侍奉其母包氏以孝闻,竭力竭才羽翼其兄弟长幼。汪惟正、汪源昌、汪舜昌等居家事母极其孝爱,孝亲悌长,敬老怜贫。同时,汪氏笃信道教,由此影响了陇右地区的风俗。
汪氏身处周边西夏、十八族、西番、羌浑氐凉、蜀羌和云南的众多少数民族包围之中,把民族关系处理得灵活自如,堪称典范,很大程度上支持了元朝的统一。汪氏家族成员与蒙古、女真、契丹和其他民族皆有通婚的记载。
战功赫赫 彪炳史册
汪氏族谱-岳飞题词
汪氏族谱-苏轼题词
汪氏起秦陇,世总西方兵。
赫赫大圣朝,独擅勋与名。
父子穷百战,祖孙勤四征。
智勇侔造化,忠孝通神明。
雷电僻韬略,风云随旆旌。
勒名望帝国,走马镇王城。
一顾青海晏,再顾流沙清。
三边罢斥侯,四海收经营。
建国百余年,一身为重轻。
至今论兵力,劲节莫与并。
这首诗为元朝大名士、特授翰林院编修、曾任辽、金、宋三史纂修总裁官的揭徯斯所写。此诗既是对当朝陇右巩昌汪氏的赞誉和称颂,也是对这个显赫军功世家的总结和评价。
在陇右汪氏家族崛起之前,“汪家人”的生栖地带为吐蕃豪族包氏占据。包氏原为宋臣,后归附金。金在与西夏、蒙古、南宋长年的战争中,举国疲惫,西路尤为严重,不得不依靠地方豪强的力量来支撑。汪世显借此机会积累军功,扩充实力,地位日益提升。金贞祐二年(1214年)以战功“擢千夫长”,之后屡屡升迁,经千户、巩州提控、同知平凉府事,至正大四年(1227年)官拜陇州防御使,分治陕西西路行六部郎中。正大九年(1232年),蒙古大军围困金之汴京,时任巩昌府同知兼参议帅府机务的汪世显趁总帅完颜仲德驰援汴京之机,起兵杀金之秦州元帅,占据了秦巩二十四城。天兴三年(1234年)占据巩昌,自为巩昌府便宜总帅。
元太宗七年(1235年),汪世显坚守的金国最后一个堡垒——巩昌城在被围数月后,粮尽援绝,危在旦夕。当蒙古大军兵临巩昌城下,在皇子阔端保证“仁武不杀,能保全阖城军民”的前提下,汪世显被迫出降,率军归附了蒙古,使陇右地区避免了一场战火的浩劫。“……石门归款,保首领者数十万人……”,这也是陇右汪氏家族在元代飞黄腾达的开端。
汪世显父子为元朝的统一立下了赫赫战功,在保卫西南、西北边境的历次战斗中屡建功勋,足迹遍及陕西、甘肃、青海、四川及云南广阔地域。数十年金戈铁马,使他们一个个得以凭借战功而高官显爵,跻身于元朝统治集团的重要地位。“十三年春,阔端召世显入见,论功,授为巩昌便宜都总帅,赐虎符,统领秦、巩、定西、金(今榆中)、兰、洮(今临洮)、会(今会宁)、环、陇、庆阳、平凉、德顺(今隆德)、镇戎(今固原)、原(今镇原)、阶(今武都)、成、岷、叠(今迭部)、西和等二十余府州,军民财赋皆听其裁决。巩昌便宜都总帅府辖土之广,为各地汉人世侯所不及,陇右汪氏家族成为蒙古专制一方的最大地方势力。不久,世显病死。中统三年(1262年),追封陇西公;延佑七年(1320年),加封陇右王。”(《中国通史》第八卷)
从汪世显到其曾孙五代,贯元朝始终,“为官者一百八十余人,其中王者三,公者十”,即著名的“三王十国公”。汪氏一门有3位“驸马”(汪良臣、汪惟勤、汪隆昌)。他们父子兄弟相继担任“巩昌等24处便宜都总帅”,长期镇守西南、西北的广阔疆土,许多人荣膺最高军阶“龙虎卫上将军”“金吾卫上将军”(从一品)、“镇国上将军”(正二品)、“安元大将军”“昭勇大将军”(从三品)、“明威将军”“武略将军”等,其中多数担任过“便宜都总帅”“都元帅”“元师”“掌军万户”等高级职务。终元世袭巩昌总帅府都总帅,军民兼制。他们不仅在军事上居于显赫地位,而且在行政上也位高权重,掌握着中央及地方政府的重要权力,所任高级职务如中书右丞、陕西、四川、云南等行省平章及刑部尚书、工部侍郎等。文官序列中,官阶在三品以上有十五人。其生前或死后封赠“太师”“开府仪同三司”“资政大夫”(正一、二品衔)的达三十多人。
明洪武二年(1369年)大将军徐达西征,时任巩昌等路便宜都总帅的汪庸坚守数日遂降,授昭勇大将军,仍任巩昌等路便宜都总帅,后改授安远将军指挥同知,钦赐金筒诰命,折奉公田24处,异姓家人72户,准其家世代相继承受。
明清两代,陇右汪氏后裔也有在朝为官的,其族人零星散布于汪氏家族曾经统领过的巩昌、秦州、西宁府以及四川等地,延续至今。
家族墓地 海内之最
元墓群全景
《陇西分县武阳志》“陵墓”目“元陇右王墓”条记载:“城南七里,汪古山原上,南作北向,大小二盐井,左右排如旗杆式,漳水前环北山对列,漳城在左,河塔在右,风水家每艳称之茔地宽敞,竖碑一百有八,皆王侯将相,华表文仲仅存十之二三,地方官保护之,年终造册呈报。”
汪氏家族墓地是元明两朝陇右汪氏家族墓葬群。位于漳县城南3.5公里处的小井沟西北面第一台地的岳家坪西、徐家坪东西南,占地面积30600平方米,墓区呈三角形。2001年6月25日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该墓地约建于蒙古乃马真后癸卯年(1243年),止于明代万历丙辰年(1616年),历时373年,葬有陇右汪氏家族自六十六世孙汪世显至八十一世孙汪滕十五代200余人。
墓地坐西向东,并按辈序由西向东排列。其墓为方形墓室、圆形穹顶,汉族传统的砖木结构,多数墓室四壁有雕砖镶嵌,整体形状又呈蒙古包状。从已发掘清理的墓葬看,墓室结构基本相同,均为由墓道、甬道、墓室三部分构成的单式墓。墓室一般长2.4—2.6米,宽1.12—1.3米,四壁下部垂直,由特制的青砖砌成,上部用砖块收拢,呈六角或八角叠攒尖顶式,顶部覆方砖一块,中心悬挂铜镜一面。墓室四壁镶嵌模制雕砖,多为“二十四孝”人物图案,也有松、竹、梅、菊等花卉和天马、飞鸟、走兽图案,还有反映墓主人生活场景和神话故事的壁画。殡葬方式多为直肢葬,也有屈肢葬;以双人合葬最多,其次为单人葬,个别为三人合葬;葬具有木棺、石棺、瓮棺三种。
清朝以前,墓地由汪氏子孙管护,四时供奉香火。清朝以后,墓地由官府代为管理,“年终造册呈报、祭祀无少间”(1908年编《武阳志》)。从元至清末六百八十余年,墓地很少遭受破坏,基本上是完好的。民国后,墓地上原有的祠堂、房屋等地面建筑先后倒塌,石碑、华表及翁仲被人搬走,镇河塔毁于地震,墓地也被开垦耕种;沿沟数排墓葬被山洪冲毁,并有墓室被盗挖的现象,损失巨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对墓区采取了一系列保护措施,先后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修建了保护设施,成立了专门的保护机构。
汪氏家族墓地在1972年—1990年先后清理发掘元、明墓葬29座,出土文物1019件,其中三级以上藏品436件。这些出土文物充实了甘肃元代文物资源的总量和内容,对元史研究和元代文化资源的展示都具有重要意义,许多文物在甘肃省博物馆的基本陈列“甘肃丝绸之路文明展”、国家文物局在美国大都会博物馆举办的“忽必烈大展”、中国博物馆协会丝绸之路沿线博物馆专业委员会和西北五省区联合主办的“大西北遗珍展”、内蒙古博物院主办的“相映生辉——草原丝绸之路文物展”上展出,并获得高度关注,发挥了应有的社会效益。
名门望族 堪为传奇
丝织抹胸
汪氏家族在陇右地区的显赫地位,让这个家族披上了神秘的外衣,至今在漳陇一带流传着一些妇孺皆知的传奇故事。
白狗立祖相传陇右汪氏在漳县小井沟建立坟茔之前,汪家人还很贫穷。一天,姓汪的放羊娃睡在此地,恍恍惚惚中看见天上有一片白云浮在头顶,云上立着两位神仙,一个说:“你看那少年正睡在风脉眼上,如有人埋葬于此,子孙后代贵不可言!”另一个说:“可惜差一点点,不然可成帝业,你看那里隐约露出的紫微之光。不过这地方也能贵为王侯将相了。”聪明的放羊娃忽然灵光一现,认为这是神仙点化。于是,他在自己躺过的地方打上记号,顺势将身边的白狗打死,埋葬在这里。若干年后,放羊娃变成了老人,弥留之时,向儿子叮嘱,一定把他安葬在埋葬白狗的地方。放羊娃的曾孙出生时,屋内一团白气,终日飘忽。这孩子就是汪世显,他长大后聪慧过人,文武双全,名扬方圆百里,后来成为巩昌二十四处便宜总帅。汪世显在作战中,每遇艰险,头上总有一朵白云飘来或化作飞沙走石,迷住敌兵;或降下恶风暴雨,使得敌兵晕头转向;或白光闪耀,在黑夜里为汪家军引领出路……
断尾飞凤汪氏王府上养着一头公牛,此牛个头不大,毛色棕黄,一条尾巴上总带着牛粪蛋蛋,比一般的牛更为邋遢。就是这头牛,它一天能从巩昌府到北京城跑一个来回!王爷将这头牛视为珍宝,而王妃却不以为然。她多次向王爷建议处理掉臭牛,王爷不听。一气之下,王妃偷偷到了牛圈,用剪刀将牛粪蛋蛋全剪掉了——让她瞠目结舌的是:每个剪掉的牛粪蛋蛋里都有一只小凤凰,不待落地,闪着金光,飞越王府,稍纵即逝。从此,那头牛便失魂落魄,再也跑不到北京城了……
飞刀飞箭传说汪家父子兄弟几代人坐镇巩昌总帅府,统帅数十万大军,十八般兵器,样样精良,但还有一种神秘武器不为人知——那便是“飞刀飞箭”。据说在元朝初期,汪总帅奉世祖之命北上讨伐叛军,几次交战汪家军都难以取胜。一天夜里,汪世显伏案小憩,朦胧之时,觉有金甲巨人立于帐前,自称昆仑神将,特奉命前来助战,汪总帅告以战事不利情形。神将引他至西方仙山,赐以洞中“飞刀飞箭”及施用之术。总帅惊醒后,依神将所指,搬来了“飞刀飞箭”。从此,每遇战事,便是风沙弥漫,无数飞刀飞箭杀向叛军,平定叛乱,凯旋而归。从此后,巩昌城增添了一个神秘的洞窟,百姓称为“汪家洞”。元朝后期,坐镇甘肃巩昌二十四处的便宜总帅腻味了王爷的生活,突发奇想,想当皇上了!密谋在某年某月某日鸡叫后举事,使出汪家洞的飞刀飞箭,直射龙庭,杀死上早朝的皇帝,实现改朝换代的梦想。谁知汪家有个性急的媳妇没等到鸡叫就在院子里拍打簸箕、学起公鸡打鸣,将校闻声后开动机关,致使飞刀飞箭纷纷碰落在紧闭的宫门上,汪家人的皇帝梦就这样破灭了……
家之有谱,犹国之有史。一部家族史,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社会文明进程的一个缩影。陇右汪氏家族的历史证实了在我们生栖的这片土地上曾经有过的繁华与辉煌。不论是玄天武帝的神话传说,还是金戈铁马的战场厮杀,听闻之后,一切都会成为过眼云烟。
传说只是一段故事,历史却是一面镜子。
故事教人明理,镜子照亮人心。
(注:文中文物资料图片来源《汪世显家族墓出土文物研究》,《汪氏族谱》及汪华、汪达、汪世显画像照片由王治平先生提供)。
识别二维码,关注天水新时空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