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市职业技术学校(天水师范学校)校友歌舞英才群像(一)

2024-04-01 来源: 浏览量:

前言

  岁月如歌,桃李芳菲,校史资料持续征集,历届校友鼎力支持。前推书画英才,艺海拾贝,佳作纷呈,后续名师名校长,坚守杏坛,默默耕耘。今呈歌舞英才,琴瑟飞扬,硕果累累。

  昨天你们以母校自豪,今天母校以你们骄傲,你们奋斗的骄人业绩铸就了母校无尚的荣光,是你们把百年老校的精神底蕴铺就,是你们把百年老校的育人情怀传承。你们的执著筑就了母校的历史丰碑,你们的奋进续写了母校的发展传奇。一项项殊荣,一枚枚奖章,见证了你们事业的成长,更回报了母校永恒的期许。

  由于篇幅所限,本期隆重推岀部分校友歌舞英才群像,我们将持续在各县区及省内外广泛征集并分享校友师资楷模、专家学者、歌舞英才、创业人才、能工巧匠等群像,欢迎广大校友和各届人士热情参与,举荐自荐。
 

  01. 陈 海

  陈海,男,汉族,1977年12月生,中共党员,浙江平阳人,天水市第一师范学校96届音乐班毕业,2001年7月参加工作,天水师范学院音乐舞蹈学院副书记、副院长、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合唱协会会员,甘肃省音乐家协会会员,甘肃省合唱联盟常务理事,多年来担任声乐与合唱指挥教学工作。2010至2011年入选为教育部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国内访问学者。曾获得第五届中国国际合唱节金奖、中山火炬杯中国合唱节金奖、第三届全国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比赛美声唱法三等奖、第四届中国校园歌手大赛美声唱法铜奖、第三届甘肃省声乐大赛美声唱法一等奖、甘肃省校园戏剧节戏剧表演一等奖、甘肃戏剧表演红梅奖等专业奖项奖。

  先后主持并参与地厅级以上课题20余项,出版学术专著一部,主编两部,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创作音乐作品十余首,其中二重唱《圆梦东方》入选2015年全国廉政歌曲,混声四部合唱《烟雨麦积》获麦积山文艺奖。
 

  02. 伏润芳

2011年4月在嘉善演出

  伏润芳,1978年5月生,杭州歌剧舞剧院独唱演员,浙江省音乐家协会会员,杭州市音乐家协会会员。

  1992-1996年就读于甘肃省天水市第一师范学校音乐班;

  1996-1998年在甘肃天水市西北核工业地质局219子弟学校任教;

  1998-2002年就读西安音乐学院声乐系;

  1999年为电视剧《好人有好报》配唱主题曲;

  2000年为利群卷烟厂录制单曲《北京的金山上》;

  2002年获西安音乐学院优秀毕业生称号;

  2001年获得陕西省建党80周年声乐大赛专业组二等奖;

  2002年7月进入杭州歌剧舞剧院担任独唱演员;

  2003年浙江省新人新作歌曲大赛演唱三等奖;

  2005年元月被评为杭州歌舞团2004年度先进工作者;

  2006年5月被杭州市人民政府授予2005年度杭州市无偿献血个人促进奖;

  2006年6月在杭州市新剧目汇演中获优秀演员奖;

  2007年3月在宁波音乐厅和同事合办音乐会;

  2007年10月获得中国流行音乐大赛暨第二届长三角青年歌手电视大赛浙江赛区银奖;

  2008年10月获得第三届长三角青年歌手电视大赛银奖;

  2008年12月获浙江省卫生厅和浙江省红十字会颁发的无偿献血促进奖;

  2009年2月2日—6日在宁波音乐厅和同事举办了五场新春声乐专场音乐会;

  2012年被杭州市总工会评为市文卫体系统2011年度“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先进个人。

2009年2月宁波新春声乐专场音乐会《乘着歌声的翅膀》

2010年5月代表杭州市政协艺术团赴四川省青川慰问缓建青川震后的浙江建设团
 

青春回忆

  忽闻母校编辑校史,让写回忆与寄语,倍感激动,也诚惶诚恐,母校培养出千千万万的莘莘学子,默默无闻扎根在祖国的教育事业前线,他们才是母校的荣光,不负母校的培养。

  很荣幸,作为天水一师招收音乐班的第二届学生。至今记得我第一次提着行李进校门的那份激动。踏进大门就有学哥帮忙拿行李并且引导报到,一直带到宿舍。同宿舍我已经是报到最晚的一个,只剩下靠门的上铺,舍友的家人已经帮自家孩子铺床了,我是自己一个人去的,自然是自己整理床铺。整整四年,每天在只有1米的上铺叠被子,也练就了一身套被套、整理床铺的好本领。清楚的记得,我们住过的449宿舍,在没有搬离前经常得全校卫生评比的前1、2名。后来,记不清是三年级还是四年级搬到了一楼,这个荣光就少了。

  初到校园,一切都是未知且新鲜的,大大的操场就在宿舍楼的右侧,操场一周的树木并不大,但个个笔直且青翠,如同刚刚14、15岁就离家求学的我们,渴望知识的浇灌、渴望更广阔的天地!长长的操场把学生区和教职工生活区分开了,每天早晚,能看到老师们拿着热水瓶穿过操场,经过学生宿舍区和食堂去锅炉房那边去接开水,当然,学生们也是三五成群的拿着自己的和室友的热水瓶去接水,这一壮观如同集市,每天上演,不知道现在的学生们还能看到、体会到那样的场景?

  记忆中,除了宿舍,印象最深的就是学校大门正对的那幢教学大楼了。红色的墙砖格外醒目,上面写着“厚德、博学、尚俭、求实”的校训,每个进出校园的学生都看得清记得牢!它是当时唯一的一幢教学大楼,共四层,东面为普师班,右边为幼师班、美术班、音乐班。楼的中间是宽宽的楼梯,是学生上下楼的主干道,在一楼和二楼的拐角中间放着一面大大的镜子,方便学生们注重自己的仪表。楼的两侧则是偏门,我们音二班的教室是靠近西边的偏门的,所以我们班的同学都喜欢走这个偏门。

  教学楼前面直通学校大门,后通学生宿舍楼,长长的一排,左边是男生宿舍楼,右边是女生宿舍楼,宿舍楼的后面则是两幢楼,东面是食堂,食堂再东面是锅炉房。西面则是我每天必须要去的音乐楼,现在有点模糊,应该是三层,有好多的小琴房,里面是脚踏风琴。有个别几个小琴房里是供音乐老师教学的,有钢琴,琴房门平时不锁。当年为了能抢到钢琴练琴,我经常是中午去食堂买两个馒头,带去琴房,先占了琴房然后欢欢喜喜的边啃馒头边弹钢琴,一直练到下午要上课了才心满意足的离开。后来琴房的练琴时间按规定排时间了,每个人只能练20-30分钟,尤其是我们到了三年级,下一届的学弟学妹们纷纷要来练琴,每个人一天只能轮到一次,可是我太想练琴了,怎么办?我就经常去琴房溜达,看到哪个琴房的人还没来就先进去练一会。后来又辗转去抢我们教室的钢琴,之所以说是“抢”,就是教室就这一架教学钢琴,最后一节课下了老师还没走出教室,就有人冲到钢琴前“霸占钢琴”,那时候,和我一起“抢”钢琴的是我们班的罗丽芬同学,她个子小小的,声音翠而甜,且带着孩子般的童声,大家都喜欢逗她说笑玩,想听她的声音,别看她个儿小声音带着童声,人家可是妥妥的学霸,是我们班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又非常勤奋努力,大家都喜欢叫她“小蜜蜂”。毕业后,听说她去了金昌,至今也没有再见过面!

  前面说到音乐楼,不免想多说几句。因为除了教室、宿舍,四年时间我待的最多的地方便是音乐楼了。基本都在钢琴房,尤其四年级时学校采购了一批钢琴后,每个音乐班的学生每天都可以安排到一个时间段的练钢琴时间,而有些同学会去谈恋爱去玩等不来练琴,让我钻了空子,所以除了上课,我大部分时间在琴房,后来我还学习了二胡和手风琴,也在琴房练习。学校组建了民乐队,排练的教室就在音乐楼二楼大教室里,我学习二胡,学得一般,毕竟乐器这东西必须要苦练,练了钢琴学了声乐,练习二胡的时间就很少了。当时学校没有民乐老师,民乐队是外聘的一个老师,竟然想不起他的名字了,惭愧!二胡也就练到刘天华的《良宵》的水平,没再提高了。

  在一师的四年里,我和同学们如饥似渴,从一个艺术小白到能像模像样的吹拉弹唱,我们那些亲爱的老师们付出了太多。教我们视唱练耳的房惠琴老师,也教过我们唱歌,听说后来她调去了新成立的“天水师范学院”,她的声音如铜铃般清脆悦耳,非常好听,因为她,我们的音乐理论知识学的都特别好。钢琴老师付云,本身也是声乐老师,音色也是非常好听,我的钢琴高抬指练习,就是听他上班级大课讲解的,课后我自己根据他的讲解练习,虽然不像小课那么系统却也受益匪浅。和声与伴奏老师张奇,组建了学校的管弦乐队,整日笑嘻嘻的,非常和气,简单的几节伴奏课,我学会了运用和弦伴奏。最后一位最重要的老师,也是我的声乐老师——何莉莉老师,是我唯一在一师上过一对一小课的老师,而且是免费的,非常了不起的好老师,大爱无边!当时好像是要参加学校的比赛了,她给我上了一段时间的小课,学的关牧村的《月光下的凤尾竹》,是一首女中音的歌,为我打好了很好的低音区的基础,每每想起,心存感恩,从未忘记!印象最深的是每年到青歌赛,她就邀请我们去她家看比赛,因为那时的学生是没地方看电视的。在何老师家边看老师边讲解,那时就觉得老师怎么那么好,做她的学生实在太幸福了。毕业后去看望过一次何老师,后来同学聚会也请来了何老师,就见过这么两次,作为学生,明显做得不好,有点愧疚!主要后来工作后就身不由己了,有限的回家探亲时间都匆匆忙忙,因为节假日单位经常会有演出,加之父母年龄大了,疾病缠身,回去一趟不容易,所以回去的几天我基本是寸步不离的在父母身边,想尽可能的尽尽孝!

  还有一位当时的音乐老师黄金华,因为没怎么给我们代课,所以接触不是很多,她代的是我们的高一届音一班,大家都很尊敬她,也很仰望她,因为她唱的好,钢琴伴奏也是响当当!其他的专业老师没代课不熟悉这里就暂且不说。另外两位是班主任老师,刘红,我们的第一任班主任,当初刚开学就让大家喜欢的要命的知心大姐姐,那么亲切,整日挂着笑容,她刚参加工作,我们是她的第一届学生,她也是我们的第一位老师。我们这帮孩子从小学到初中都接触的是严苛古板的文化课老师,初遇到刘红老师这么亲切温柔、和善友爱,真真切切是欢喜的不得了,她教我们唱歌,还会顺便告诉我们怎么伴奏。日常中从来不舍得批评我们,还会时不时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像父母像姐姐像好朋友,即便调皮的男生犯错误了她也是很认真的告诉他们应该怎么做,不能怎么做。她这么的爱护我们,我们自然也舍不得惹刘老师生气,尽量把一切做到最好让她高兴。所以后来有老师评价说我们这一级的音乐班学生优秀,其实我觉得跟刘老师一开始灌注给我们的爱的教育关系很大,她的爱让我们想做最好的自己!可惜啊,刘红老师只代了我们一年,后来生宝宝去了,临别相互承诺产后继续带我们。可是,事与愿违,由于种种原因(其实到现在我也不知道什么原因),等我们再见到刘老师时我们已经有了另一位班主任王敏老师,而刘老师也去带别的班级了,我不知道有多少和我一样失落和遗憾的同学,反正,我心里特别难受,或许我从来没有表现出来过,但,每见到刘老师,惊喜与遗憾并存的那种眼神,估计只有我自己知道。另一位班主任前面提到了,王敏老师,王老师是幼师班的留校生,毕业后学校派去兰州进修了一年,回来刚好遇到我们。王老师教我们舞蹈,非常感激她的严厉,四年的舞蹈基本功到现在我都受益匪浅,扎扎实实的舞蹈训练培养了我们的毅力,更锻炼了我们的意志,后来无论大学期间还是工作后,我在舞台上的一招一式都是非常自如与到位,舞台的自信来自于自己有多少的功底与能力!所以,非常感谢王老师!

  总之,天水一师在我心中的分量之大,在我求学路上起的作用之大非一言一语能说到位,没有一师这四年的基础,我肯定考不了西安音乐学院声乐系,没有我那些亲爱的老师们的悉心教导,就没有我在上大学期间的如鱼得水,我能获得西安音乐学院的优秀毕业生称号,一半的功劳是天水一师的,因为钢琴、舞蹈、乐理等这些基础知识都是在一师奠定的,大学期间专攻声乐了!

  说了很多,一掐指,离开母校已然28年,母校也已经更名,且跟着时代的发展,转换教育机制了。在我心中,她依然是我的天水第一师范,伴我少年成长的最棒的学府!将来,无论时光怎么运转,教育怎么改革,教书育人的职责依然是母校的社会职责。感谢母校的培养,真心祝愿母校积百年历史之厚蕴,秉教书育人之理念,不管遇到怎样的风雨,都如青松般挺拔而蓬勃,都能为国家为社会输送更多更优秀的人才!

96届音乐班学生:伏润芳

2024年1月20日
 


 

  03. 李 青

  李青,女,汉族,1977年出生,甘肃甘谷人,大学本科,民革党员。1996届天水第一师范学校音乐班毕业。先后在麦积区桥南小学、麦积区文化馆工作。现任麦积区文化馆副馆长,甘肃省人大代表,麦积区政协委员,民革麦积总支副主委,甘肃省音乐家协会会员,甘肃省合唱联盟会员,天水市音乐家协会副秘书长,天水市合唱协会副秘书长,麦积区音乐家协会主席,麦积区金声合唱团团长。

  1996年至2013年在麦积区桥南小学任专职音乐教师及少先大队辅导员期间,多次荣获省、市、区级优秀大队辅导员称号,2006年获麦积区“优秀教师”称号。2009年被评为全国文明礼仪普及活动优秀工作者。

  2013年9月至今在天水市麦积区文化馆工作。在馆内主要负责业务工作,如免费开放声乐班、合唱班辅导,节目排练。文化三下乡演出、伏羲文化节专场晚会、区级大型文艺演出的组织策划。进企业,进校园等文艺辅导等工作。

  1999年11月,获天水市“工行杯”青年歌手大奖赛二等奖。2000年7月,获甘肃省群星艺术节声乐大赛优秀节目奖。2001年6月,获天水市“金龙杯”青年歌手大奖赛一等奖。2002年2月,获天水市春节文艺调演二等奖。2016年成功举办个人独唱音乐会。2017年获唱响太原民歌邀请赛二等奖。2009年获甘肃省“青春中国”校园歌手大赛优秀辅导教师奖。2009年 获甘肃省“海州杯”校园歌手大赛优秀辅导教师奖。2011年获甘肃省“星耀华夏”校园歌手大赛优秀辅导教师奖。2013年获甘肃省“星耀华夏”校园歌手大赛优秀辅导教师奖。

  2015年获麦积区文旅系统先进工作者。2023年获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先进工作者称号。2007被授予民革天水市委优秀党员称号,2014年获天水市五星建功人物“同心奖”。2020年,获麦积区优秀政协委员称号。

  2018年任麦积区音乐家协会主席,任职以来积极配合麦积区文联完成各项工作。多次组织音协会员拍摄快闪视频,如《我和我的祖国》、《唱支山歌给党听》等;多次组织会员完成各类演出任务。

  2019年5月成立了麦积区“金声合唱团”,6月参加了天水市合唱艺术周,获得较好反响。同年与天水市职工合唱团合作完成“致敬祖国,致敬经典”、纪念《黄河大合唱》首演80周年合唱音乐会。2020年1月,与天水市职工合唱团合作完成“去一个美丽的地方”追忆尚德义先生作品音乐会。2021年6月,参加“陇原儿女心向党 唱响新时代”甘肃省系列群众文化活动合唱比赛荣获二等奖。

  2023年演唱的《美丽天水 我的家乡》参加甘肃省第六届群星艺术节优秀节目展演。2023年演唱的麦积区城市宣传歌曲《幸福麦积》,在各大音乐平台上线、多家媒体报道,获得好评。

  沐风雨,育桃李,感恩母校无限情。翻不完的精彩慢慢变成胶卷,退不回的岁月一并交给未来。所有回不去的青葱岁月,都是最最美好的时光。母校,你务实的精神指引着我行稳致远,脚踏实地。我有幸在母校这片沃土读书,感到很幸运,这里发生的点点滴滴是我一生最美好的回忆。

  在此,感谢有母校陪伴的青春。

  一路走来。母校积淀的是一种文化,凝结的是一种精神,彰显的是一种自信。栉风沐雨,使得母校熠熠生辉,历代师生的付出,让母校这棵大树生机盎然。

  忆往昔,桃李不言,自有风雨话沧桑。看今朝,厚德载物,更续辉煌欲五州。

  祝愿母校永远朝气蓬勃,桃李满天下。愿母校在未来的岁月里乘风破浪,更续辉煌!
 

  04. 樊娅娅

  樊娅娅,1998年毕业于天水第一师范学校音乐班,2009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音乐学声乐硕士,现任兰州文理学院音乐舞蹈学院副教授,甘肃省音乐家协会会员。从事专业教育以来,多次在各类声乐比赛中获奖,曾在2019年甘肃省金钟奖声乐比赛中获得第二名的成绩,并多次参加甘肃省大型文艺演出活动。近年来,先后在学术期刊发表研究论文1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2部《歌唱发声与表演艺术》《多元文化视域下的民族声乐发展研究》。主持国家民委项目《河湟“花儿”多元文化特征与多民族文化交融研究》1项、主持甘肃省教育厅战略研究项目《陇原歌唱艺术发展途径研究》和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陇原歌唱艺术在高校中的传承创新研究》2项,主持甘肃省科技厅创新引导计划项目《三木草文化产品研究开发》1项,主持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精品剧目人才培养项目《陇原歌唱艺术青年人才培养》1项,并以第一完成人参与国家社科项目和省部级项目2项。2023年在甘肃省第十七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中研究成果荣获二等奖。多年来认真潜心研究声乐教学,在教学中力求理论和技术并重,培养的学生在国家级和省级声乐比赛中获得奖项40余项。

  在此愿莘莘学子俯则深耕,仰则高翔。

  祝母校这片沃土桃李芬芳,载誉华夏。
 

  05. 毛海霞

  毛海霞,天水一师九八届音乐班毕业生,现任张家川县文化馆副研究馆员,天水市音协会员。自参加工作以来,多次参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张家川花儿”的展演。

  演出获奖

  • 2016年参加了全国少数民族电视歌舞汇演,参演的花儿联唱获合唱组金奖。

  • 2007年和2019年先后两次参加了甘肃省群星艺术节的演出并获奖。

  • 2019年参演的花儿联唱获“石榴杯”民族团结调演三等奖,

  • 2018年创作的张家川花儿《最美还是张家川》多次参加市县非遗展演,并在天水市民委演出中获一等奖。

  • 2015年参加了《丝路之星——我的舞台梦》首届甘肃省音乐舞蹈才艺大赛获原生态成人组三等奖,并获得“优秀指导教师”。

  • 2013年评为全县十佳文艺工作者。参加了《百山百川行——远方的家》栏目组及甘肃省《丝路拾遗》宣传片对张家川花儿的录制。

  • 2018年参加了湖南长沙六月六山歌会西北赛区十强及7月2日湖南长沙的山歌邀请赛总决赛。

  • 2015年5月赴汉中参加了陕甘川渝晋公共文化节暨汉中公共文化周文艺演出.2018年参加了湖南长沙六月六山歌会西北赛区十强及7月2日湖南长沙的山歌邀请赛总决赛及第七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 ”的演出。

  课外培训

  利用双休日对我县中小学生进行声乐,键盘乐的辅导与培训、参赛与考级,多次被评为“优秀辅导教师”。

  个人创作

  闲暇之余,深入各乡镇进行张家川花儿的搜集、整理、创编,创作的张家川花儿《最美还是张家川》多次参加市县非遗展演,并在天水市民委演出中获一等奖,先后创作了回族花儿音乐《四老汉夸张川》、《关山顶上的姊妹花》、《致富路上要当兄弟哩》等,音乐小品剧《春暖回乡》参加了省“梅馨杯”演出,2018年6月为我县禁毒大队谱写主题曲《归来者》代表天水市参加了禁毒歌曲的评选,合谱并整理的《廉洁自律歌》被遵义市廉政文化研讨暨清风笔会组委会编入《大治思廉录》作品集中,并获奖。疫情期间创作了男女二重唱《春的祝福》、《大爱无疆》。

  论文撰写

  2012年10月发表的《张家川花儿调查及其体现的思想内涵》获第十届中国西部民歌(花儿)歌会“民歌花儿论坛”论文银奖;先后发表了《浅谈如何创作系列花儿歌舞和花儿剧并搬上舞台》、《西北“花儿”音乐与舞蹈艺术特征及其传承价值研究》、《浅议花儿歌舞剧搬上舞台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张家川花儿为例》并获国家级期刊一等奖。

  时光如炬,岁月如梭,悄然不知,离开母校已有25载。母校的点点滴滴,至今历历在目,教室里同学们嬉戏打闹的场景,音乐楼里同学们努力练琴的身影,食堂里争先恐后打饭的情景,一切仿佛还是昨天,恍惚间都已成了回忆。母校的栽培,让我们怀揣梦想的青春少年昂首走出校园,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熠熠生辉!

  教诲如春风,师恩似海深,在此,我祝愿母校——天水一师,积历史之后蕴,宏图更展,再谱华章!
 

  06. 杨 涛

  杨涛,男,甘肃天水张家川人,系原天水市第二师范学校94级2班校友,现居天水市。回族青年男高音,后进修于中国音乐学院,甘肃省天水市歌舞艺术研究中心国家一级演员,正高级职称,天水市歌舞艺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天水市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天水市领军人才,中国音协会员,甘肃省音协会员,甘肃省第七、第八届青联委员,天水市青联常委。

  获奖及艺术成果

  • 1999年9月参加演出了歌剧《市井民风》,饰演陌生人。

  • 2001年9月参加了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调演,演唱歌曲《西部放歌》获得优秀表演奖。同年11月参加了第十一届少数民族“孔雀奖”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获得文化部、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国家民委、广西壮族自治区颁发的专业组民族唱法优秀奖。

  • 2004年4月荣获第十一届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甘肃赛区专业组民族唱法二等奖并被推荐赴京参加全国复赛。

  • 2006年参加演出“HighC之夜——中国十少男高音独唱音乐会”,并相继在西安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进行巡回演出,广获好评。

  • 2006年6月参加了中央电视台“唱响中国”大型明星演唱会,演唱歌曲《西部放歌》。

  • 2007年,两次受新加坡官方邀请,在狮城连续演出20余场,受到热情欢迎与好评。同年6月,参加中央电视台“中华情”大型演唱会,8月参加中央电视台“乡村大世界” 大型演唱会。

  • 2010年3月参加第十四届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荣获甘肃赛区专业组民族唱法二等奖,并进入全国半决赛,荣获优秀奖。

  • 2011年参加演出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关山月》,并演唱个人原创歌曲《美丽的张家川》和《上去关山望张川》,受到专家一致好评。

  • 2013年参加第四届中国民族声乐“敦煌奖”大赛,荣获全国专业组铜奖。

  • 2014年参加甘肃省第三届声乐比赛,荣获专业组一等奖。

  • 2014年被评为天水市“五星建功人物”。

  • 2015年4月应邀参加了山西卫视《歌从黄河来》节目录制,演唱花儿《阿哥的白牡丹》和《下四川》,并受到著名已故艺术家闫肃老师和著名男高音歌唱家蒋大为老师的精彩点评。

  • 2015年5月被共青团天水市委、天水市青年联合会表彰为天水市第六届“十大杰出青年”。

  • 2015年11月参加首届甘肃省音乐舞蹈才艺大赛,荣获民族成人组二等奖,并荣获优秀指导教师奖。

  • 2017年出版发行首张个人专辑《美丽的张家川》。

  • 2018年天水市歌舞艺术研究中心受邀参加相约澳门中葡文化艺术节,演唱歌曲《眼泪花花把心淹了》。

  • 2018年参加了“第十四届青春中国-甘肃省青少年才艺大赛”甘肃总决赛声乐民族比赛中荣获一等奖。

  • 2018年参加演出天水市原创大型舞台剧《天一生水》,并为该剧量身制作个人原创歌曲《我的天水》,在第29届伏羲文化旅游节优秀剧目展演中受到外宾一致好评。

  • 2010年及2012年在甘肃艺苑刊物分别发表了论文《浅谈民族声乐与民族唱法》,《声乐教学在课堂中的运用》。

  • 2018年刊物8月在刊物《喜剧世界》中分别发表了论文“浅谈美声唱法的民族化”及《歌剧唐璜中人物形象的塑造与乐曲分析》。

  • 2019年9月在刊物《戏剧之家》中分别发表了论文《论宋祖英的演唱风格及艺术特色》及《论“声情并茂”的演唱状态》。

  • 2019年受邀甘肃电视台《诗与歌》栏目,参加演唱了个人原创歌曲《美丽的张家川》和《我的天水》,在甘肃文化频道播出。


 

  07. 张全武

  张全武,毕业于天水第一师范学校98届音乐班,上海音乐学院硕士,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浙江省音乐家协会主席团委员;入选浙江省第二批“1111”人才计划;浙江省文化馆音乐创作指导。杭州亚运会亚运火种采集仪式音乐作曲。在中国第八届残运会闭幕式、南京中国青奥会文化节等众多大型活动中担任主创、编曲及音乐总监,在多届浙江省建党主题晚会中负责作曲和编曲工作,参与了国内众多包括宋城、横店等文旅集团的大型文旅演艺秀项目的音乐总设计,包括杨丽萍《云南的响声》,横店《梦幻太极》、《百老舞汇》《天下三清》,丽江《雪山神话》、《你好江山》、音乐剧《大陈见面》、《青春指南》等剧目的音乐作曲与制作,参与作曲舞剧《幸福花山》入选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和第三届全国舞蹈展演参演剧目并荣获优秀剧目奖。《阿婶合唱团》获全国群星作品《望乡》荣获长三角原创合唱作品大赛大奖,歌曲《家风》获2014年“中国梦”全国原创歌曲征集优秀作品。《月桂》(作曲)获2022年度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参与作曲舞剧《红翡绿翠》(中国煤矿文工团)获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并入围第十四届全国舞蹈展演。歌曲《小小早点摊》入选2024《我要上春晚》。

大型交响声乐组曲《潮涌之江》作品展播(三)——《于无家处有乡愁》作曲
 

  08. 豆军红

  豆军红,男,汉族,中共党员,教育学博士。1979年生于张家川县,1999年毕业于天水第一师范普师班。2003年本科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音乐学专业,2007年硕士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2020年博士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先后任职于张家川县东街小学、宝鸡文理学院、四川音乐学院,现为陕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为陕西省教育厅音乐专家组成员,中国教育学会会员、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会员、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分会会员、中国音乐心理学学会会员等。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国家一般项目《指向核心素养的青少年音乐创造力培养模式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中国五声性音乐调式感知的ERP研究》等课题二十余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和一般项目等课题多项。在《中国音乐》、《星海音乐学院学报》等刊物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出版专著《音乐创造力的结构与培养》、《丝绸之路上的中国音乐文化》等。曾获全国高等院校理论作曲学术研讨会征文三等奖、市级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学校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年度科研人物等。主要研究方向为音乐教育学、音乐心理学、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音乐创造力研究等。

  科研项目

  (一)主持项目

  • 1.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国家一般项目《指向核心素养的青少年音乐创造力培养模式研究》(课题编号:BLA230249),在研。

  • 2.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2015年青年基金项目《中国传统五声性音乐调式感知的ERP研究》(课题编号:15YJC760021),结题。

  • 3.主持陕西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科技创新背景下西府曲子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播研究》(课题编号:2016KRM116),结题。

  • 4.主持陕西省社科界2019年度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项目《西安城市音乐创造力提升方略研究》(项目编号:2019Z020),结题。

  • 5.主持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课题《基于教育神经科学的音乐创造力培养机制研究》(项目编号:SGH18H30),结题。

  • 6.主持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课题《陕西地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困境与对策研究》(课题编号:SGH140662),结题。

  • 7.主持西安市社会科学基金《西安市中小学高质量艺术教育体系构建研究》(课题编号:23JY22),在研。

  • 8.主持陕西省教育厅科研项目《陕西当代交响音乐创作研究》(课题编号:12JK0354),结题。

  • 9.主持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音乐创造力的人学研究》(项目编号:2018TS037),结题。

  • 10. 主持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指向核心素养的青少年音乐创造力的培养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22JYYB05),结题。

  • 11.主持校级重点科研项目《中国传统五声性音乐调式风格研究》(课题编号:ZK16019),结题。

  • 12.主持校级重点科研项目《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中国交响音乐发展研究——以陕西交响音乐发展为例》(课题编号:ZK14053),结题。

  • 13.主持校级重点科研项目《陕西交响音乐创作研究》(课题编号:ZK10102),结题。

  • 14.主持校级重点科研项目《普罗科菲耶夫交响音乐创作研究》(课题编号: ZK0778),结题。

  • 15.主持校级教改项目《核心素养导向的音乐专业课程改革与教学实践研究》(课题编号:23JG24),在研。

  • 16.主持校级教改项目《宝鸡民歌文化资源开发与课程建设研究》(课题编号:JGYB15018),结题。

  • 17.主持校级教改项目《宝鸡民歌课程资源开发研究》(课题编号:18JGYB24),结题。

  • 18.主持重点建设课程《和声学》,结题。

  (二)参与项目

  • 1.参与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中国共产党延安时期音乐文化建设及其历史贡献研究》(项目编号:19BD050),在研。

  • 2. 参与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子课题《黄河流域兄弟民族间音乐文化的交流与发展》(项目编号:21ZD18),在研。

  • 3.参与陕西省教育厅科研项目:《西府民歌的考察与研究》(课题编号:09JK010),结题。

  • 4.参与宁夏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青年项目《六盘山花儿的音乐结构形态研究》(课题编号:NXJKG11-182),结题。

  • 5.参与宁夏艺术科学规划项目一般课题《花儿音乐结构形态研究》(课题编号:11NXYDCD26),结题。

  • 6.参与宁夏艺术科学规划项目一般课题《发挥高校优势,培养花儿人才研究》(课题编号:13NXYBCD16),结题。

  • 7.参与学校重点教改项目《宝鸡社火资源开发与课程建设研究》(课题编号:JGYB15016),结题。

  代表性成果

  (一)学术论文

  • 1. 豆军红.音乐创造力:概念与误识[J].中国音乐,2020(02):105-112.

  • 2. 豆军红.论音乐创造力的实践金字塔结构[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20(02):116-127.

  • 3. 豆军红.论中国五声调式的风格逻辑[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19,38(02):65-69.

  • 4. 豆军红.普罗科菲耶夫《第七交响曲》的曲式结构形态[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13,32(01):96-101.

  • 5. 豆军红.新媒体环境下中国交响音乐的多元化传播[J].新闻战线,2014(06):156-157.

  • 6. 豆军红.论普罗科菲耶夫交响乐创作的美学价值[J].作家,2010(22):261-262.

  • 7. 豆军红.普罗柯菲耶夫《第七交响曲》创作的艺术特征[J].电影评介,2009(18):102-103.

  • 8. 豆军红.桑桐《和声学专题六讲》的学术价值[J].乐舞研究.2016(01):226-230.

  • 9. 豆军红.通识教育背景下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与对策[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4(04):134-136.

  • 10.豆军红.陕西交响音乐创作发展述评[J].陕西教育(高教版),2014(05):6-7+11.

  • 11.豆军红.音乐专业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现状调查与建议[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4,5(03):99-100.

  • 12.豆军红.文化相对主义音乐价值观下的民族音乐[J].民族音乐,2009(05):12-13.

  • 13.豆军红.论曲式结构中的呼应原则[J].艺术教育,2006(02):74-75.

  (二)学术专著

  • 1.豆军红.音乐创造力的结构与培养[M]. 四川大学出版社.2021年9月.

  • 2.豆军红等著.《丝绸之路上的中国音乐文化》[M].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2023年6月.

  主要获奖

  • 1. 2014年1月获宝鸡文理学院第九批高层次创新型人才。

  • 2. 2016年9月获宝鸡文理学院年度科研人物称号。

  • 3. 2014年9月获第十一届全国高等院校理论作曲学术研讨会征文三等奖。

  • 4. 2006年5月获陕西省“和声杯”词曲创作大赛作曲一等奖。

  • 5. 2013年10月获宝鸡市第十二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 6. 2017年7月获宝鸡文理学院本科教学质量优秀奖。

  • 7. 2010年12月获宝鸡文理学院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文科组二等奖。
 

  09. 安元忠

  安元忠,男,汉族,中共党员,副教授,甘肃天水秦安县人,系原天水第一师范学校96级音美班校友,现就职于新疆石河子大学,担任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舞蹈家协会理事,石河子舞蹈家协会副主席,石河子大学舞蹈家协会主席,石河子大学文学艺术学院音乐与舞蹈系党支部副书记;2014年赴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51团19连参加首批“访惠聚”工作一年,曾获兵团第六届文艺汇演“优秀个人”,“第五届兵团基层文化能人”大赛,“文化能人”称号,石河子大学并校20周年、建校70周年文艺晚会“优秀编导”,“优秀演员”,发表《舞剧“戈壁青春”对本土原创民族舞剧创演的启示》等核心学术论文数篇,著作2部,校级课题“塔吉克舞蹈-鹰图腾”1项,参与非遗项目培训“新疆塔吉克鹰舞”培训项目并授课,作品《恩重如山》全国高校廉政文化作品大赛二等奖,作品《鹰·图腾》获得兵团第三届舞蹈大赛三等奖,多次参与专业赛事和文艺演出评委、导演,主要从事舞蹈教学研究。

  作品《恩重如山》剧照  获全国高校廉政文化作品大赛二等奖

作品《烈》剧照
 

  在天师的回忆与寄语

  自从2000年毕业以后,再也没有机会回去看看母校的样子,想起来也有23年之久,偶尔浏览到母校相关信息,仍然激动不已,回忆满满,有时还会泪湿眼眶,因为那里留下了我太多留恋与不舍,老师,同学,青春,还有校园里熟悉的一草一木,至今都记忆犹新。刚进校的时候,对校园充满着好奇,记得校园很美,不同颜色的教学楼整整齐齐,到处都种满了郁郁葱葱的草木,到了夏天花香四溢,绿树成荫,充满着美好。优秀的老师们和蔼可亲,处处关心我的生活与学习,让我养成了很多良好的习惯,受用至今。学校活动丰富,文艺汇演,排球赛,篮球赛,三下乡等社会活动都让我得到了锻炼与成长,还获得了不少的成绩和荣誉。最难忘的是学校举办的一年一度的元旦文艺演出,场面隆重,气氛热烈,学校领导、老师,全校学生都要参加,所以参与演出的师生都很重视,我也会努力完成自己的节目,这样的机会对每个人来说都很难得,正因为母校的培养使我走上了艺术的道路,也为我今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由衷的感谢母校的领导,老师,同学的关心和帮助,祝愿母校越来越好。

96级校友,石河子大学

安元忠
 

  作品《鹰.图腾》剧照  兵团第三届舞蹈大赛三等奖
 

  10. 樊引娣

  樊引娣,女,汉族,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副教授。2000年以第一名的成绩由天水第一师范学校特招至西北师范大学就读;2004年毕业获音乐学、汉语言文学双学士学位;2004年开始在陕西理工大学艺术学院任教;2007年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西北师范大学音乐学专业硕士研究生;2010年毕业后在兰州文理学院任教至今;2017年破格评为副教授。甘肃省音乐家协会会员,主持参与完成10余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在国家核心、省级刊物发表论文近20篇,出版专著两部(国家A类出版社独著1部;国家级出版社第一作者1部)、多次辅导学生参加国家级、省级声乐比赛,如“全国大学生声乐比赛一等奖”(教育部);“甘肃省第五届大学生艺术展演•艺术表演乙组一等奖”(教育厅)等,个人获得“甘肃省第16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等并获得“优秀指导教师”、“甘肃省向上向善好青年”称号。
 

  11. 谢敬东

  谢敬东,天水甘谷人,民盟盟员,杭州市音乐家协会会员,浙江省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合唱协会会员,中国音乐治疗协会会员。1996年考入天水第一师范学校音乐班,2000年保送西北师范大学学习,2004年大学毕业后在杭州高校任教,2016年辞职高校教师,2016年创办“歌德艺术”,追求“让艺术教育回归教育本质”的教育理念,探寻“人生价值的真谛”如何实现“有意义的人生价值。”

  我的中师二三事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中师教育,可以说是每个中师人挥之不去的“永恒回忆”。初中毕业经过层层选拔方可进入中师学习。在那个年代,考上中师也算是“跳出龙门”进入“体制”。毫不夸张的说中师教育在我国教育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页”。

  1996年9月1号,我和父亲拖着行囊从甘谷乘“大班车”颠簸三小时来到了天水汽车南站,下车后步行到南大桥穿过滨河路终于到了向往已久的陇上“培养教师摇篮”的天水第一师范学校。第一眼看到圆弧形的校门非常大气,进入校园绿郁葱葱,干净、整洁。报道后宿舍分到男生宿舍楼二楼215宿舍。你是哪里的?我是甘谷的,你是哪里的?我是武山的,你是哪里的?我是秦安的,宿舍顿时一片欢声笑语的相互介绍。

  我所在的班级是“音美班”,估计有点纳闷,什么是“音美班”,顾名思义就是音乐专业和美术专业合二为一的班集体。一个静、一个动怎么合在一起,通俗点说就是文化课大家一起上课,专业课大家各自互不干涉,音乐班去音乐楼,美术班去美术画室。教学楼一楼西边是我们学习文化课的教室,问题来了,教室里居然有一架钢琴,平时有同学练琴、或者唱歌,美术班同学就不干了,嚷嚷着让我们搬走,为这事我们班主任柏双亚老师做了不少沟通,总算和平解决。可问题又来了,这班干部怎么选了,虽说是投票选举,但也是要公平,当然这件事也在班主任睿智的“谋划”下两个专业的同学们和平相处了四年。诚然,在天水一师没有什么解决不了事情,因为在那个年代同学们求知欲强烈,除了学习的事情,其他事情都是“小菜一碟”。老师们、同学们显得都朴实无华,老师们认真到可以留下来让你学会再下课,同学们更是刻苦有佳啊!

  记得刚开始声乐课是田丰老师上课,给我们讲到呼吸训练,带我们去对面河畔找石头,找石头?!做什么用?哈哈!就是晚上放在小肚子这里感受呼吸的运动规律,别误会啊,不是大石头,就是小小的石头。这件事也是引发了一场小小的误会,我们215宿舍睡觉前都要在舍长的带领下,大家搬石头练习歌唱呼吸,我们在楼上练得起劲,楼下住的王武老师不干了,记得有一次我们把小石头放在肚子正在一呼一吸,只听见宿舍门“咚咚咚……”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把我们吓得不轻啊,门打开,一位英俊高大的年轻人说:“你们这是在做什么?拿着石头,造房子啊”。记得当时来自秦安憨厚可爱的贺晓亮同学给王老师解释缘由,这才“躲过一劫”。看吧!师范的老师永远都是那么的爱护学生,只要是和学习有关的“大家都好商量”。

  凌晨敲大门这件事也是有趣得紧啊,我和宿舍的王军、令炜总喜欢在大家熟睡时起床在学校对面的河畔练声,可是校门紧锁,翻墙吧可是犯大纪,这可不敢,那就叫醒门卫开门,大门一侧是杨师傅,另一侧是一位慈祥的“大爷”,也许杨师傅还在美梦中,“大爷”早已起床,手里转着他的两个铁蛋在晨练。我说:“大爷”我们可以出去吗,在对面河畔练唱歌。“大爷”说:“不行”学校有规定不能出校门,我们几个再三央求下才放我们出去,虽说“大爷”有违规定但也是为了同学们。

  就这样你追我赶的大家都在努力着,转眼瞬间快到毕业了,在我协调和组织下、通过校领导刘启昌老师、声乐胡金龙老师、合唱刘虹老师等各位领导、老师的大力支持下,天水第一师范学校“1996级声乐演唱会”终于启动了,好像这也是首次组织这样的、纯粹的“声乐汇报演出”。我们班同学19位同学都参与其中,独唱、重唱、表演唱、合唱同学们都在热火朝天的排练着、准备着,演出地点是在学校的大礼堂,记得演出当晚全校师生齐聚在一起,共同观看、共同见证96级音乐班学生的学习汇报,当然更是对培养了我们的老师、我们的天师交一份答卷!

  时间就像流云,在天水第一师范学校毕业之际我被保送到西北师范大学继续学习,大学毕业后辗转杭州,在大学任教,在杭州生活。

  毕业18年,无不怀念在天水第一师范学校的点点滴滴,食堂的油炸洋芋、回民食堂的炸酱面、西门口的面皮呱呱、猪油盒子,琴房、舞蹈厅、操场上挥洒汗水。都将是抹不去的记忆!无论走到哪里,这段时光铭记一生!

  恰同学少年,意气风发,正当时!我们遇到了天水第一师范各位辛勤耕耘、无怨无悔、默默无闻的各位恩师对我们在那个萌动无知年龄的谆谆教诲让我们受益终生!我带着各位恩师教诲在以后的人生路上努力前行。

  愿母校的今天、明天、未来都将为我国教育事业输送更多的教育人才。

谢敬东
1996级音美班

 

  12. 汪 雪

  汪雪,女,汉族,1982年生,甘肃天水人,艺术学硕士、敦煌学博士,主要从事敦煌乐舞研究。毕业于天水市第一师范学校97级普师班,现为敦煌研究院、兰州大学联合培养博士后,兰州财经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著有《敦煌莫高窟壁画乐舞图式研究》,参与专著有《敦煌乐舞大典》《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岷州宝卷研究》等,担任洞窟式体验剧《乐动敦煌》学术顾问、主创团队成员。博士论文获2022年甘肃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论文《迦陵频伽钹舞源流考论》获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一般项目2项,主持教育部科研项目1项。在《音乐研究》《北京舞蹈学院学报》《敦煌研究》《敦煌学辑刊》《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等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

  研究成果

  (一)专著

  • 1. 汪雪《敦煌莫高窟壁画乐舞图式研究》,甘肃教育出版社,待版。

  • 2. 高德祥、陈雪静《敦煌乐舞大典》,上海音乐出版社,2022年。(特约编辑)

  • 3. 张润平《岷县宝卷研究》,商务印书馆,2022年。(编委)

  • 4.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民间文学大系•说唱》,中国文联出版社,待版。(编委)

  (二)课题、项目

  • 1. 课题名称:敦煌莫高窟壁画乐舞图式研究(编号22YJC760094),项目类型:2022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个人作用:项目负责人。

  • 2. 课题名称:敦煌石窟文献释录与图文互证研究(编号21&ZD218),项目类型:2021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个人作用:课题组成员。

  • 3. 课题名称:大月氏、贵霜与汉代丝绸之路文化交流研究(编号22BZS017),项目类型:2022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个人作用:课题组成员。

  • 4. 课题名称:河西宝卷中的音乐研究(编号2017A-042),项目类型:2017年甘肃省高等学校科研项目,个人作用:项目负责人。

  • 5. 项目名称:沉浸式演出《乐动敦煌》,项目类型:中宣部、甘肃省委宣传部策划,甘肃演艺集团出品的演艺项目,个人作用:学术顾问、主创团队成员。执行情况:兰州、三亚移动剧场上映(2019-2020),敦煌实体剧场上映(2023)。

  (三)论文

  • 1. 汪雪、魏文斌《莫高窟第322窟“乐器树”图像研究》,《敦煌学辑刊》2020年第4期,第77-84页。

  • 2. 汪雪、魏文斌《迦陵频伽钹舞源流考论》,《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21年第1期,第51-58页。

  • 3. 汪雪《莫高窟出行图中的仪仗用乐研究》,《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21年第3期,第75-81页。

  • 4. 汪雪《敦煌壁画中的吐蕃乐舞元素考论——以翻领袍服的长袖舞为中心》,《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1期,第187-196页。

  • 5. 靳昊、汪雪《文化融合视野下的敦煌藏传佛教壁画舞姿研究》,《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23年第2期,第71-80页。

  • 6. 汪雪、高德祥《敦煌壁画中的凤首箜篌图像再研究》,《音乐研究》2023年第5期,第73-80页。

  • 7. 汪雪、朱建军《敦煌石窟长袖舞图像流变考》,《敦煌研究》2023年第6期,第12-20页。

  • 8. 屈卉敏、汪雪《柏孜克里克第48窟铜钹图像稽考》,《音乐文化研究》2023年第3期,第16-24页。

  • 9. 汪雪《何以“敦煌舞派”?》,《中国艺术报》2023年12月8日,文艺评论版。

  13. 王继子

  王继子,天水第一师范学校98级音乐班校友,班主任田丰老师。现为遵义师范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舞蹈系系主任、副教授、舞蹈编导专业负责人,遵义市舞蹈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2002年从天水第一师范学校应届毕业后考入西北民族大学就读舞蹈学专业本科,2014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攻读舞蹈领域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舞蹈教育、舞蹈编导、舞台评论。参加过中国舞蹈界三项顶级赛事:第五届“荷花奖”、第八届“桃李杯”、第七届“全国舞蹈比赛”,以及第一、二届“多彩贵州”舞蹈比赛,第四届北京舞蹈学院“舞研杯”舞蹈比赛,2016“北京现代舞双周青年舞展”等。曾获“多彩贵州舞蹈比赛”先进个人,曾担任“北京雷动天下现代舞团”舞评人及“北京舞蹈双周”特约撰稿人,主持并完成3项省级课题,参与两项国家级课题,撰写并公开发表文章三十余篇,其中多篇发表于舞蹈类核心期刊《舞蹈》杂志及《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


 

  14. 刘 亮

  参加维也纳金色大厅“交响金色”葫芦丝交响音乐会

  刘亮,中国民族乐器一级演奏员,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葫芦丝专业委员会主任,陕西省西安市葫芦丝巴乌学会会长,甘肃省兰州市葫芦丝巴乌学会会长,葫芦丝高级培训师,秦丝韵音乐教育创始人。自幼喜爱音乐并学习竹笛演奏,后专攻葫芦丝演奏与教学,师从我国著名葫芦丝艺术家李春华先生。多次举办音乐会,受邀与国内外乐团合作演出,担任全国大赛评委,举办葫芦丝艺术讲座,受邀赴南非、美国、奥地利、德国、俄罗斯等国家访问演出。编著了《葫芦丝入门教程》、《葫芦丝基础教程》、《电吹管入门教程》、《电吹管基础教程》等教材。

  2000年考入天水师范学校音乐班,2003年就读天水师范学院中文专业,2010年自考通过西北师范大学音乐教育专业。在天水师范学校就读期间,积极参加校民乐队、校舞蹈队、校合唱队的排练和演出,曾获得“五项基本功全能比赛”一等奖,积累了丰富的音乐舞蹈知识和宝贵的舞台经验。毕业后在小学、幼儿园任教,后来辞掉公职专注于音乐普及教育工作。

参加《“中俄建交70周年”青少年文化艺术交流活动》

  现任深圳秦丝韵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陕西秦丝韵艺术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长。公司旗下现有音乐艺术培训学校40多所,专职教师200多人,合作单位200多家,服务人群10多万人。在中小学和幼儿园开展葫芦丝等小乐器的普及教学工作,帮助多所学校打造了“葫芦丝教育特色学校”、“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示范学校”、“小乐器进课堂示范学校”、“葫芦丝教学考评示范基地”,在多家合作单位成功举办了葫芦丝艺术节、葫芦丝教学展演、葫芦丝千人大合奏等活动。在多地与大型专业乐团合作举办了葫芦丝与交响乐专场音乐会、葫芦丝名家名曲专场音乐会等活动,获得了合作单位及社会各界的好评。

参加中央音乐学院举办葫芦丝系列文化艺术活动

参加香港室内乐葫芦丝交响音乐会

在西安举办“秦风丝韵”葫芦丝与交响乐专场音乐会

在兰州举办“我和我的祖国• 千人葫芦丝”交响音乐会

“不忘初心 砥砺前行”秦丝韵全体教师年会

  寄语:相逢于母校,相交于梦想,天水师范的风采,像搏击长空的雄鹰展翅翱翔,回眸过去,历经沧桑,奋发图强,展望未来,前途似锦,英姿飒爽,愿母校更加桃李满园,春晖四方,绚丽辉煌,再谱华章;愿学弟学妹们在未来的日子里,步步生花,笑对风霜,保持热爱,奔赴山海,前程似锦,未来可期。
 

  15. 杨秀锋

  杨秀锋,1983年6月生于甘肃天水,1999年考入天水市第一师范学校,师范的学习为他将来专业上的成长打下了良好基础并真正意义上开启了他的艺术之路;2003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并分配工作(小学教师);上班第二天辞职,漂泊一年后于2004年考入天水师范学院,继续音乐学的学习,期间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始学习和声、复调、曲式等作曲专业的相关课程,并对此产生极大的兴趣。与2006年在《音乐天地》上发表自己的第一首作品《亲亲个泪蛋蛋》,自此,开始了他的作曲之旅。2008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西北师范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主修作曲与作曲技术,2011年毕业,同年以人才引进的方式入职华亭市第一中学,现为华亭一中音乐教师,同时担任平凉市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华亭市音乐家协会主席,为甘肃省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联2023年西部少数民族地区词曲创作人才研修班学员。

与著名词作家车行合影

  作为一名音乐老师,育人的同时不忘创作,他为学生创作的舞台剧《我有一个梦》先后获得省教育厅颁发的“优秀指导教师”;教育教学中先后获得平凉市2020年中小学生课堂竞赛高中音乐课教学竞赛优秀指导教师奖”、“平凉市2021年中小学生课堂竞赛高中音乐课教学竞赛一等奖”,自己也多次被评为华亭市“优秀教师”。

与著名词作家宋青松合影

  作为音乐创作者,他沉浸在音乐的海洋里,精心研究,笔耕不辍,用音符书写着家乡的山山水水,用音律描绘着故土的风土人情,先后创作发表了100多首具有鲜明艺术风格和较高艺术水准的歌曲,深受广大群众喜爱。

著名曲作家栾凯点评本人作品

与陕北名各传承人苏文及其著名音乐人左辉奇合影

  他为杨淑廉量身打造的《寻仙莲花台》《一梦飞天》等原创歌曲唱响华亭大地,也助推杨淑廉成功走上央视舞台,在第七届CCTV全国青少年才艺大赛全国总决赛上荣获金奖,并于2018年3月参加了央视少儿频道《音乐快递》梦想欢唱节目。

  歌颂煤矿工人的作品《黑兄弟》获得华亭市“莲花台文艺奖”二等奖和“全国打工歌曲征集”一等奖,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华亭曲子戏”为素材的管弦乐《仪州往事》获得平凉市政府颁发的“崆峒文艺奖”二等奖,描写大美敦煌的《一梦飞天》荣获“2017年中国百强少儿金曲奖”金奖,歌曲《回家的人》荣获“甘肃省民族春晚最佳作曲”奖;2019年其作品《全家福》作为甘肃卫视春晚特邀作品,荣登甘肃卫视春晚;歌曲《等着你回来》荣获“全国禁毒歌曲甘肃一等奖、全国三等奖”,以甘肃临夏花儿为素材的作品《花儿唱给黄河听》荣登2018年央视七套春晚,为抗疫而作的歌曲《你是最美的人》荣获甘肃省2020年“网聚职工正能量•争做陇原好网民”主题活动歌曲一等奖,描写家乡华亭的作品《我的关山我的爹娘》先后获得“莲花台文艺奖一等奖”和2022甘肃省“网聚职工正能量•争做陇原好网民”主题活动歌曲二等奖,作品《家在中国》《关山红遍》入选中国当代歌曲创作精品工程“听见中国听见你”2022年度优秀歌曲。

  在这里感谢母校天水第一师范学校的各位恩师给予本人的教诲,是各位老师专业上精心指导,才有了我今日初见锋芒的成绩。是各位老师人格魅力的影响,才有了我专业上孜孜不倦的追求和热爱!在这里,真诚祝愿天水第一师范学校的明天,更加辉煌!
 

  16. 李秀丽

  李秀丽,1987年出生于甘肃天水,汉族,中共党员,天水市麦积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青年教师,天水市音乐家协会会员。2005年毕业于天水师范学校普师专业,师从冯芒老师系统学习声乐演唱,考入天津师范大学音乐表演专业。

  2011年10月参加天水市委、市人民政府主办、市扶贫开发办公室承办的“天水市纪念第十九个消除贫困日活动”,演唱歌曲《我有一个梦想》。

  2013年7月参加甘肃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及说课比赛学前教育类荣获一等奖;10月参加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及说课比赛学前教育类荣获二等奖。

  2015年参加天水电视台羊年春节联欢晚会,独唱歌曲《玛依拉变奏曲》。

  2017年9月参加天水市麦积区中小学生合唱比赛,荣获一等奖,并担任指挥。

  2018年3月参加甘肃省首届中职教师技能大赛荣获一等奖。

  2018年荣获甘肃省技能标兵荣誉称号。

  辅导孙彤彤、刘怡春等10余人获天水市中职学生技能大赛一等奖、省级二等奖;荣获省级优秀指导教师荣誉称号。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数不尽优秀学子。回望来路,情深意长。数位老师辛勤耕耘,无数学子勤奋刻苦。忆往昔,母校的一草一木,老师的一颦一笑,仍记忆犹新,在这绿色的校园里,我们手握春光烂漫的年华,编织着人生的七彩之梦。

  秋风细细,叶叶梧桐坠;时光苒苒,济济人才出。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低吟浅唱情意浓,相逢于母校,相交于梦想。天水师范学校的风采,像搏击长空的雄鹰展翅翱翔。回眸过去,历经沧桑,奋发图强。展望未来,前途似锦,英姿飒爽。我们不仅收获了知识的芳香,更收获了人生的芳香,愿母校有一个更辉煌的前程。美丽的学校,起航的地方,您给予了我知识、视野、友爱、信心和战胜困难的力量,感谢母校的培养,数十载师恩难忘,祝母校精彩纷呈,继往开来、再创辉煌。

2006级二师毕业生

李秀丽
 

  17. 宋存霞

  宋存霞,女,汉族,中共党员,天水秦安人,2005年毕业于天水师范学校普师专业,同年参加普通高考考入兰州大学艺术学院,2008年代表兰州大学参加中央电视台“五月的鲜花”节目录制,多次获得兰州大学奖学金,2009年被评为兰州大学优秀毕业生。

  现为江苏电子信息职业学院教师、幼儿发展教研室主任。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国家二级就业指导师,国家高级礼仪师。2020年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教学能力大赛三等奖;2020年江苏省职业院校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2017年获江苏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工作“先进工作者”称号;江苏省大学生“学宪法 讲宪法”演讲比赛优秀指导教师; 江苏省第二届“未来之星”少儿才艺大赛中获优秀指导老师奖;淮安市“优秀共青团干部”荣誉称号;淮安市大学生舞台剧大赛“优秀指导老师”; 获淮安市青年歌手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奖。


 

  18.马安泰

  马安泰,2004年至2007年就读于天水师范学校音乐班学习声乐、钢琴、手风琴。

  2007年至2010年就读于兰州文理学院音乐学院学习声乐、钢琴、手风琴。

  2008年6月担任兰州博雅音乐学校声乐、视唱练耳教师。

  2008年至2010年担任甘肃省广播电视中等专业学校声乐、钢琴教师。

  2010年8月考入新疆222团阜北子女中学担任音乐教师。

  2010年12月在薪中艺术文化专修学校担任声乐教师至今。

  2011年担任新疆一线教育集团声乐教师。

  2013年至2022年,师从新疆师范大学赵振民教授学习声乐演唱及声乐教学。

  2020年至2021年担任乌鲁木齐技学院幼教专业声乐、钢琴教师。

  2021年考入新疆艺术学院音乐学院,师从肖勇教授学习声乐演唱及声乐教学。

  2023年师从李霞教授学习声乐表演及声乐教学。

  荣誉奖项

  • 2005年5月获得天水市蓝天杯声乐大赛民族唱法二等奖

  • 2005年10 月荣获天水师范学校校园歌手大赛一等奖

  • 2006年获得金龙大厦举办的歌手大赛二等奖

  • 2006年10月给天水市农业银行排练大合唱获得第三名

  • 2007年荣获可立尔校园歌手大赛一等奖

  • 2009年荣获兰州文理学院校园歌手大赛一等奖

  • 2009年获得兰州市海州杯声乐大赛二等奖

  • 2010年给鑫海大酒店指导二重唱获三等奖

  • 2010年11月获得兵团红歌比赛一等奖

  • 2011年6月给乌鲁木齐鸿鑫大酒店排练大合唱获得第二名

  • 2011年荣获优秀指导老师奖、学生获得第三届中华环球大赛金奖

  • 2014年荣获“中韩两国”友好关系优秀教师

  • 2016年荣获“中泰两国”友好关系优秀教师

  • 2017年荣获“中俄两国”友好关系文艺演出优秀教师奖

  • 2018年荣获嗨C男高音民族唱法二等奖

  • 2019年荣获中国艺术节青年男高音民族唱法二等奖

  • 2021年荣获新疆电视台“有请歌者”栏目周冠军及月冠军

  • 2022年1月参加了新疆电视台2022年春节联欢晚会的录制

  • 2022年荣获自治区研究生一等奖学金

  • 2023年荣获强国之声全国声乐网络展评民族唱法二等奖

  • 2023年10月为乌市第三中学初一思礼班排练合唱荣获特等奖


 

  19. 王文婷

  王文婷,毕业于天水市第一师范学校2008届音乐班,现为民族乐器一级演奏员,云南艺术学院社会艺术考级考官,甘肃省兰州市葫芦丝巴乌学会副会长,天水市麦积区音乐家协会副秘书长,秦丝韵葫芦丝教育连锁机构天水分校校长。师从著名葫芦丝演奏家李春华先生。多次应邀担任全国葫芦丝大赛评委,参加各种演出。近年来辅导的学员在各种考级、比赛及演出中多次获奖。

  2016年3月受邀赴广东参加“超七孔葫芦丝全国名家专场音乐会;2016年8月受邀参加“2016首届香港国际葫芦丝艺术节”专场音乐会(伴奏:香港城市室内乐团);2016年9月受邀参加“新丝韵”葫芦丝专场音乐会(伴奏:河南省交响乐团);2016年10月受邀赴美国加州长滩州立大学参加“超七孔葫芦丝美国专场音乐会”;2017年8月18日赴浙江参加“新丝韵•李春华师生与宁波交响乐团”葫芦丝专场音乐会;2017年10月受邀赴奥地利参加“风华丝韵•交响金色”维也纳金色大厅葫芦丝交响音乐会及系列文化交流活动;2017年12日3日在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大剧院成功举办“王文婷葫芦丝与交响乐”个人独奏专场音乐会;2018年7月24日,在西安人民剧院成功举办“秦风丝韵”葫芦丝与交响乐专场音乐会;2018年8月受邀赴俄罗斯参加中俄青少年文化艺术交流系列活动;2018年10月1日至3日,赴北京参加“第一届葫芦丝普及教育与发展研讨会暨2018中国(北京)葫芦丝艺术系列文化活动”,受邀在中国音乐学院国音堂音乐厅和中央音乐学院歌剧音乐厅参加“葫芦丝当代作品与交响乐专场音乐会”(协奏:北京爱乐管弦乐团合作演奏)。
 

  20. 汪晓憬

  汪晓憬,女,天水清水人。2009年毕业于天水二师,现在清水县文化馆任职,先后开设葫芦丝培训机构丝竹缘葫芦丝培训中心和圆梦艺校。

  2017年丝竹缘葫芦丝培训中心在中国教育电视台,第十一届(天水陇南首届)一技之长全国青少年才艺电视展演天水市总决赛中《葫芦丝串烧》节目获二等奖,同时被评为优秀指导教师。2018年丝竹缘葫芦丝培训中心选送葫芦丝演奏《竹林深处》获清水县2018年网络春晚一等奖,同年被评为清水县网络春晚优秀编导。2021年在清水县“鼎丰•壹号院杯”首届青少年才艺大赛中获两枚优秀奖,一枚三等奖,同时被评为优秀指导教师。2023年在天水市第五届“伏羲杯”声乐器乐大赛吹管乐青年组中获二等奖,辅导学生在少年组,儿童组中均获二等奖,三等奖同时被评为优秀指导教师。在培训班开设期间每年都会组织两场大型汇报演出以及参加清水县的春晚,培训班所有学员在以上的比赛中均获佳绩。培训班现有成人学员30名,少儿班学员100多名,开设高级班5个,中级班3,入门初学班6个。


 

  21. 张 秀

  张秀,甘肃天水人,2006年考入天水师范学校幼师专业4班学习。2009年7月毕业后,跟随青年葫芦丝演奏家、国家一级演员刘亮先生学习葫芦丝专业演奏及教学,现任葫芦丝专业高级指导教师,兰州市葫芦丝巴乌学会常务理事,秦丝韵葫芦丝教育秦州分校校长。

  艺术成果

  • 2014年10月考取全国葫芦丝教师资格证。

  • 2015年7月参加中国临沂第二届葫芦丝邀请赛,获得个人青年组金奖。

  • 2015年10月组织学生参加甘肃省才艺大赛“丝路之星”获得优秀指导教师奖。

  • 2016年7月赴香港参加首届香港国际艺术节获得个人组金奖。

  • 2016年9月组织学生参加新丝韵葫芦丝巴乌艺术节,获得了优异的成绩,并获得个人组金奖,以及被评为全国葫芦丝优秀指导教师。

  • 2017年组织学生参加秦丝韵杯全国葫芦丝邀请赛,获得8金4银的好成绩。

  • 2017年7月参加秦丝韵千人交响音乐会,参演乐曲《雪莲花开》。

  • 2018年组织学生参加天水市第四届少儿春晚,荣获三等奖。

  • 2018年参加中国(北京)葫芦丝艺术展演获得青年组金奖,并获得优秀指导教师奖。

  • 2019年1月参加中国敦煌民族器乐大赛、获得个人青年组银奖,集体组金奖。

  • 2022年组织学生参加甘肃少儿春晚,荣获一等奖。

  • 2022年受邀参加“丝路新星•乐动金城”音乐大赛,获得葫芦丝成人组,一等奖。

  • 2023年9月组织学生参加天水市第五届“伏羲杯”音乐奖声乐,器乐大赛,学生们获得一等奖6人,二等奖5人,三等奖3人,优秀奖3人的好成绩,获得个人吹管乐中年组一等奖,并获得“优秀指导教师”荣誉称号。
 

 

识别二维码,关注天水新时空公众号

热点推荐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