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言献策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三)、对课堂教学的管理、实施等的建议与对策。
要真正减轻教学负担与学业负担,实施素质教育,就必须关注有效课堂、高效课堂,要关注面广量大的日常课上,要从常态课的质量做起,需对"有效教学"的研究和开发,加强课堂教学管理。
1.用先进的教学理念来涵盖课堂 ,把握有效教学的制高点
一是课堂应该由讲堂变为学堂。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这是新课程改革下实施素质教育非常响亮的口号。一堂课,学生听、说、读、写的时间一般不应少于二十分钟,教师应在“导”字上下功夫,在“精讲”上动脑筋,把主要精力和时间放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关注学生在学习中的情感态度上,使学生始终处于自觉、进取的心态中,全身心投入学习。教师只在学生学习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对学生容易忽略或理解不透的地方,适时、适度地点拨和指导,帮助学生的主动构建学习。只有把“教”的课堂变为“学”的课堂,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习惯、兴趣才能获得提升,学生的学习负担才能减轻,师生关系才能变得融洽。
二是让问题意识优于认知意识。课堂上,要着眼于让学生以认知为基础,去生发问题,要根据学生生理、心理、思维等特点,为他们提供丰富的背景材料,从他们喜闻乐见的实情、实物、实事入手,采用猜谜、讲故事、辩论、竞赛等形式创设生动活泼、趣味四溢的问题情境,使之产生疑问,激发探索欲望,引导发问,提高提问能力。如:教师在教课文时,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读了这个句子,你有什么问题要提呢?学生思考后,纷纷质疑:课文里这个句子是什么意思?这句话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这个句子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为切入口,创设问题情境,打开学生思路,激起学生的认识冲突,使学生产生发现问题的浓厚兴趣。这样,学生就能主动提出问题了。
三是重视过程中的体验。在教学中,课堂设置的内容由浅入深,尽可能创设多的条件,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上的成就。如组织富于探究性的游戏,小组合作完成;举办学生读书交流会、辩论会等,让学生议论、讨论、争论,充分表现自己,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并引导学生课上课后积极参加一些创造性活动,如情境表演,小绘画等,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
2. 全面提升教师教学素养,找准课堂教学的关键点
一是讲究课前准备。在上课铃响之前进教室是建立积极健康的课堂纪律的首要条件。当你在铃响之前准时进入教室时,学生还是视而不见时,你还是不要发脾气,而要静静地观察每个人,目光不要严厉,但要犀利,灵活,有神。一般情况下,片刻之后,多数学生会安静下来。一旦进入课堂,就要精神十足。走进课堂,要把80%注意力放在学生身上,20%的注意力用于教学方案的实施上。要善于用眼睛表达你的满意,生气和愤怒。尽量不要吼叫,训斥,只可偶尔发火。目光要经常瞥向那些神不守舍、好动、好说的学生,可以请他们做点事--比如读书、读词语、表演、板演等,这叫“以动治动”。最要紧的是不断地鼓励、表扬、提醒学生,但话要简洁明了,忌婆婆妈妈式的唠叨。
二是注重语言形象。教师有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和一手漂亮粉笔字,是有效课堂教学的根本保证,也是提高教师威信的重要法宝。教师在授课时,普通话要标准、语言要“甜”、速度得当、响度得当、有节奏感,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消化,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课堂效果。就拿速度来讲,不论是什么年龄、性格、籍贯、性别的教师,一旦进了课堂,上了讲台,就不应该用日常的生活语言习惯速度去讲课,而必须受课堂教学自身规律的制约,受与教学有关的诸多因素的支配,不得有任意性。同时,不得使用侮辱性的语言。如,“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会,脑子是不是有问题?”等指责学生智力低下的语言;“我没见过你这样差的学生”等伤害学生自尊心的语言;“懒得跟头猪似的”等有辱学生人格的语言。
3.强化课堂教学管理,稳固有效课堂教学的支撑点
一是抓学生的积极参与。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都是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没有学生的积极主动有效的参与,就不可能有自主、探究、合作,就不会有成功的课堂教学,那么如何做好这一点呢?第一,教师要充满激情地投身于教学之中,创设学生主动参与的课堂情境。要以自己的激情(生动、风趣、幽默、激昂的神态和语言)去感染学生,激发起学生的思维热情。第二,精心巧妙地提出能引发学生思考的问题,引领学生参与到学习氛围之中。教师的提问应是有层次的先易后难,步步深入,既要能够使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又要能引发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探究,实现学生之间的互帮互助,互研互动。第三,面向全体学生,鼓励学生大胆参与。对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弱势学生”,教师要特别给予关注,小心地呵护他们。
二是抓课堂结构的严谨有序。课堂结构改革的目标就是增强时间观念,缩短反馈周期,提高教学效率。教师上课要有时间的紧迫感,在进行必要的复习辅垫后,立即进入新课,使学生从开始上课就振奋精神,投入到紧张而愉快的学习活动中去。课堂结构模式,大致按照启--看--讲--议--练的模式进行。其中启,即启发思维、明确目标,是指导学生学习的前提和关键,将渗透到教学的各环节;看,主要是让学生阅读教材或观察;讲,主要是由教师突出重点的精讲;议,是学生或教师提出议题,组织学生讨论;练,是知识与智能的转化阶段,练的形式可以是口答,动手操作,好的练习既可以及时反映学生学和教师教的情况,又可起强化知识和当堂巩固的作用。
识别二维码,关注天水新时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