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安花椒产业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业
冬的严寒渐渐退去,春的轻柔悄悄到来。山坡上的积雪渐渐融化,慢慢地露出山的肌肤,沉睡地头田间的所有生物渐次被唤醒,包括秦安县秋后摘种的小小花椒树。
近日,记者来到中山镇肖渠梁,白雪覆盖下的人们安逸于自家干净温暖的庭院中,驻村帮扶队员们和困难群众谋生产、话发展的宏大构想似乎还在耳边,秋后果椒建园火热活动场面仿佛在眼前。
“自己这几年一直在新疆、青海打工,随着年龄的增大,建筑行业确实不好干。”一位姓宋的中山镇农民告诉记者,“去年,看到王窑镇亲戚家的花椒一年就能收入6万元左右,我也有了种植花椒的欲望。今年,秦安县在肖渠梁一带发展花椒种植,我家栽种了4亩。现在我要好好学技术、勤管理,争取早日受益。”
秦安是人口大县,人均占有耕地少,劳务经济成为农村群众重要的收入来源。怎样把劳务创收作为一个富民支柱、一个产业、一个项目来抓?秦安县近年来一直积极探索,努力打造劳务品牌,逐步实现劳务输转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由苦力型向技能型转变,由体力型向智力型转变,由自谋自发型向规模组织型转变,由人口大县向人力资源强县的转变。
发展花椒产业无疑助推了秦安县劳务输转。调结构,兴产业,因地种植花椒;拓渠道,延链条,注重销售增效。目前,秦安县在花椒种植相对集中的地方建立了11个花椒专业市场,培育了12家上规模的花椒营销公司、100多个收购网点和国内40多个销售网点,带动2500多人从事花椒营销,产品主要销往四川、重庆、新疆、青海、内蒙等省市,并远销俄罗斯、巴基斯坦及东南亚诸国。
如今秦安,紧紧抓住省上支柱特色产业发展的利好政策,将花椒基地建设与退耕还林、天保公益林建设、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建设和“长防”工程、水保小流域治理工程、扶贫开发等工程相结合,在全县适宜区花椒种植进一步合理规划,既为贫困户实现稳定脱贫提供了有力的产业保障,同时也助推了劳务输转。外出务工人员纷纷回家乡开始兴办企业、回乡创业,政府也为返乡创业人员大开绿灯,积极营造创业环境,真正实现了有效就业和自立创业。
实践充分证明,秦安县发展花椒产业,不但使农民贫困状况有所改变,而且对秦安恶劣的生态环境有所改变、农业比较效益逐步提高。迅速发展的花椒产业已成为振兴全县经济,实现富民强县的又一重要支柱产业,是秦安县走出干旱困扰,实现脱贫致富的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好路子。
据悉,在今年的花椒采摘季节,全县共有来自陇南、平凉、定西等市和清水、甘谷、张川、麦积、秦州等周边县区的花椒采摘人员数万人,输出劳务产值过亿元。花椒采摘使越来越多的人走进了秦安,认识了秦安,同时也方便了椒农的采摘,鼓起了采摘工人的腰包,真正达到了互利共赢。
识别二维码,关注天水新时空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