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陇南书院:静卧于天水闹市的人文血脉(图文)

2012-04-11 来源: 浏览量:

  书院内古树参天,一组组青砖灰瓦的建筑,散发着淡淡的沧桑气息。虽然是双休日,院子内还停着小汽车,凌空而过的各种电缆和管道,将书院的天空割裂得七零八落,连通各个院落的通道成一条直线,一眼望到了底,现代文明给人们带来便捷,也让传统文化江河日下。

  从1905年取消科举制度至今,已过去了百余年,可关于科举制度利弊的争论至今不息。“学生入院学习,书院提供斋舍,例给膏火银数两。”这是陇南书院有关学生管理方面的记述。可见当时,不仅免费为学生提供宿舍,还要给数两银子,所谓的“膏火”意为灯油费,就是每月发给几两银子,作为奖学津贴。别的不说,仅仅这一点就让今天的大学生羡慕不已。

  书院作为传统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其人文教育即便是放在今天来看,依旧是成功的。我想,这或许是书院让人们念念不忘之处。陇南书院大厅曾悬挂一匾额,上写:“苦志以求应,广学以求通”。为光绪元年(1875年)状元张謇所题,传说是陇南书院的校训,而张謇后来则成为著名的实业家。

  陇南书院改成甘南中学堂后,自然也引进了近代的教育体系,传统以私塾、社学为基础,以书院为核心的教育体系也就彻底崩溃了。但书院里流淌出来的人文血脉依旧艰难传承。陇上著名学者冯国瑞就秉承这一传承。冯国瑞,十五岁时他父亲就请任承允、哈锐(翰林)为他教授古文诗词,后受业于梁启超、王国维等国学大师门下,梁启超曾说“百年以来,甘凉学者,武威二酉堂(指武威张澍)之外,迨未或能先也”。果然,冯国瑞成为陇上一代大师。

  中国传统文化既讲究教授,也讲究师承,不论是诗词歌赋,还是书法绘画,其中有太多外人难以体察的精妙之处,这就要口传心授。任其昌曾写过一副集句联“有民心焉,可与共学;非吾徒也,不得其门”。可见,学习和传承是并重的,而如今只剩了学习,缺乏了传承。

  走到书院的尽头,就能看到一栋新的大楼,再抬头看周围,高楼林立,已经将这所书院包围得严严实实,只留下些许天空。

  文/图 本报首席记者 王文元

识别二维码,关注天水新时空公众号

热点推荐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