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安传说——斩龙脉

2012-01-19 来源: 浏览量:

话还得从朱元璋建立明朝说起

  话说朱元璋在军师刘伯温的帮助下统一了中国,建立了明朝。这江山虽说是朱家的了,可这朱元璋疑心很重,怕自己好不容易打下的江山被别人夺了,便派刘伯温到全国境内走访,查询各地是否还有龙根龙脉存在。这朱元璋能一统天下,与军师刘伯温的神机妙算分不开,这刘伯温可了得,此人上知天文、下通地理、夜能观天象、又懂相面占卜,是一奇才。 刘伯温接了旨,并不急着出行,等到夜晚,便坐观天象。这不看倒不要紧,一看是吓一跳。夜深后,只见西方天空中隐隐约约有一黑狗,趴在那儿吃月亮,到子夜时分颇亮,刘伯温连声称奇,不觉连着坐观三晚天象。越看刘伯温的眉头锁得越紧,到第三晚,刘伯温已是一身的冷汗,心中很是恐慌。刘伯温知道,西方不久有大事发生,看这天象,似乎是龙脉已现,帝王将出! 刘伯温马虎不得,立即备好车马,顺着天上黑狗的方向急驰而来。不些时日,便到了甘肃省天水郡的秦安县。 与此同时,在秦安县西川镇一个叫杨家大坟的地方,附近有户人家,家里有个孕妇,已怀孕八个月,再有两个月就要临产。家里养了条黑狗,这黑狗的脾气与众不同,每天晚上,便爬到这家的高楼上面,痴痴地对着月亮看,一到白天,就到离家不远的杨家大坟,趴在坟堆里的一根芦子跟前,一动也不动,家里人也觉得奇怪,但看它是个畜生,也就不说什么了。 说到这儿,就不得不说一说杨家大坟了。据说杨家大坟是个古墓群,里面发生过很多希奇古怪的灵异事件,流传说有谁敢到杨家大坟里打坐七天七夜,就能成为阴阳人(就是能看见阴间生物的人,和巫师差不多),但直到今天,很少有人因为在杨家大坟里坐七天七夜而成为阴阳人,据说这七天里发生的事你想都想不到,特别是晚上,很多人在第一天晚上就被吓得跑了回来,差点给吓死。 咱们再说说这刘伯温。 刘伯温到了秦安,看了看风水,观了观天象,知道龙脉必定在个大概方向,便朝这方向寻将开去。走了不久,到了一块坟地,这坟地里有一根芦子粗的出奇,比人胳膊还粗,足足有碗口粗!这坟地,便是杨家大坟,这芦子,便是黑狗趴在跟前的那根芦子。刘伯温是何等人,一看这树般的芦子,再一看旁边的黑狗,一切都明白了。原来这芦子便是龙脉之根,芦子吸收天地之灵气、日月之精华,有了灵气,天长地久,灵气汇聚,就有了龙性、有了龙气,而龙气所聚,便形成了龙脉,也就是帝王的根本。刘伯温知道,只要斩断芦子,帝王就死了,朱元璋就可稳坐他的江山。眼看天象已显,帝王将出,事不宜迟,刘伯温立即招募人手,打算砍断芦子。 等人手备齐,事不容缓,刘伯温马上开工。事说来也就奇了,这芦子虽粗,却也抵不住那么多锯子锯、斧子砍,从早干到晚,一天下来,芦子眼看就要断了,天就黑了,奇也就奇在这儿了,你说眼看着芦子就要断了,天这时却黑得伸手不见五指,人们不得不歇了,拿了工具回家。刘伯温知道,这是龙脉为了保护自己设的法儿,可事出紧急,他也不能停啊。没办法,只有硬干下去!这样一连干了七天,那些干活的吃不消了,你想想,这样一天干到晚,一连干七天,谁受得了啊!到了第八天,有个干活的实在是受不了了,也不管是什么地方了,倒头就睡。结果他这一觉醒来,已是大半夜了,朦胧中,他听到好象有人在说话,他打起精神来,细细听,这声音似乎是芦子发出来的,芦子好象在说:“芦子芦子快快长,非离本身了割不断,芦子芦子快快长,非离本身了割不断……”这人觉得稀奇,连夜跑了回去报告给了刘伯温。刘伯温一听,觉得这话有蹊跷,便细细琢磨这句话“什么叫‘非离本身了割不断’,这‘本身’又指什么呢?”这样琢磨了一夜,到了东方发白,豁然开朗,“这芦子的‘本身’除了芦子叶还能有什么呢?” 想到这儿,刘伯温坐不住了,他连忙跑到芦子跟前,扯下一片芦子叶,在芦子上一割,芦子齐刷刷成了两节,一股鲜血喷涌而出,顺着山一直流了下去,下面是一条河。芦子虽然断了,但这血却是真正的龙脉,龙遇水即活,只要龙血流到下面的河里,帝王也就保住了。然而这时天已大亮,人们也开始劳动了,一个妇人端着一盆衣服,领着一条狗,到河边去洗衣服,而这时龙血流到了河边一匹马踏过的马蹄印里,那条狗恰巧到了跟前,狗看见前面有一摊血,跑过去几口给舔干了,龙脉便彻底断了。 后来有人说,这一天,一户人家一个五六岁的孩子对他的父母说:“我要走了。”父母问他到哪儿去,他说他原本是天上的某某星,是上天派他来保护皇帝的,而今皇帝已死,他的使命也就结束了,上天要收他回去了,说完就死了。

刘伯温斩龙脉

明朝的时候,有一个在朝廷做大官的王爷,大家叫他李靖王。李靖王因为触犯朝廷,惹怒了皇帝,被发配到西边。他被贬到西头后,就在享堂(在今民和县川口镇东)安家落户了。虽然此地山清水秀,是修身养性的好地方,但李靖王心怀怨气,常常想着返回京城去,可一直没有机会。

有一年的春天,李靖王的父亲死了,送葬时来了一位道人,这个道人让李靖王在父亲死后的第一百天,往东边射上三箭,然后带兵反回京城。李靖王听了,安心地守孝,准备到时候就带兵打进京城。他守孝守到九十九天时,李夫人却再不想守孝了,就催促李靖王说:“已经守了九十九天了,差一天没关系吧,你赶紧射箭。”李靖王经不住夫人的唠叨,就狠狠地往东面射了三箭。他哪里知道,这三箭射到京城时,一箭射在了皇宫的柱子上,一箭射进了金銮殿的墙壁中,一箭射到了皇上洗脸的金盆里。

那时候,朝中的军师是刘伯温,是个上知风云变幻,下晓地理山川,中通人间沧桑变化的神人,他看见从西面射来的三只箭差一点射中皇上,急忙带领大军朝西头而来。李靖王射出那三箭后,立即带兵东进,行到半路上听说皇上没有死,刘伯温却带着大队人马赶来了,于是悄悄退兵回到了享堂。

刘伯温带大军到了西头,查不出是谁射的箭,就仔细察看起这里的地形和地脉来,这西部的山中有很多龙山、凤山,日后此地必定出真龙天子,便下令军队把好多龙山和凤山的脉气一一斩断了。到了民和三川,刘伯温又仔细察看了三川形势,只见有两条龙山、两条凤山,一条龙山从现在的甘沟乡朝西延伸,龙头快到黄河边上了,另一条龙山从现在的甘沟乡朝东延伸,龙头快到黄河边上了;两条龙山各背负一座凤山,两座凤山(现在官亭镇境内的述果胡浪,中川乡境内的木拉胡浪)已展开单翅。二山已成为二龙戏珠、双凤朝阳的龙凤脉气,龙山、凤山上松柏郁郁苍苍,千百样的花儿盛开,好一个藏龙卧虎的风水宝地!若是两条龙山的龙头到了黄河边同黄河连接,若是两座凤山展开双翅,此地就会出真龙天子,就会改朝换代。

刘伯温心想:幸亏我及时赶到了这里,要是再迟几年的话,大明江山就完蛋了。他命令军队日夜不停地挖山斩脉,先是把两条龙的脉气全给斩断了,尔后,又带兵挖凤凰山的脉气。但是在挖大凤山的翅膀时,白天挖了晚上长起来,一连挖了几个月,一直挖不断。有一天,一个挖山的士兵把鞋子忘在了挖山的工地上,晚上就去找鞋子,正当他在刨土找鞋子的时候,突然听到地下有说话的声音:“哎呀,好险啊,要是再连夜挖就会挖断的。”这个士兵一听,慌得没有找鞋,赶快跑回去告诉了刘伯温,刘伯温急忙带上军队连夜去挖,挖到九丈九的深处时,发现了一根一抱粗的大树根,正好是这只凤凰的血脉。刘伯温一挥剑斩断树根,树根里涌出了殷红的血,鲜血一直朝黄河流去。刚刚流到河边沙滩上时,正好有个人走过来,一脚在沙滩上踏了个坑坑,血就流到了坑坑里,再也没有流出来。要是流到黄河里,这血脉就又会接上,此地还会出大人物的。

刘伯温把两条龙山和两座凤山挖了个支离破碎,茂密的松柏被压在山下,百花根也被铲除尽了。从此,民和三川一带的山上再也不长松柏,再也不盛开百花了。据传,从那以后三川就没有出过大人物。现在从川口镇到官亭镇时要经过几个山垭豁口子,据说那就是当年刘伯温斩龙脉时挖下的垭豁口子。

另一说

从安定门往南,穿过铁道,一直往上就是伏龙坪。伏龙坪地处皋兰山西麓的黄河三级阶地上,总的地形由南向北下斜,宛如一条巨龙。然而,这是一条被“伏”的巨龙。

传说,明朝初年,榆中有一个能掐会算的人,临死之前嘱咐儿子:“我死之后,在我的坟头挂上一支箭,等到100天时,将此箭用力射向北方。”结果儿子守在父亲坟头第99天时,儿媳实在熬不住了,就劝丈夫说:“还有一天了,我们把箭射出去算了。”儿子便根据父亲的指向将箭向北方射去。据说这一箭射出后,明朝皇帝朱元璋正在龙椅上闭目养神,突然感到右手一震,即唤刘伯温前来察看。刘伯温发现北方有一颗星星特别亮,说北方有可能出现皇帝。朱元璋一听,这还了得,随即派刘伯温到北方来斩“龙脉”。

刘伯温一到兰州,就将这条巨龙斩成四段,又怕其“复活”,就在其身上“钉”了四根“钉子”,也就是我们今天还能在伏龙坪上看到的硕大的土墩,所以伏龙坪也曾叫四墩坪。有人说,如果你不信就去看看兰州的红山根、红泥沟的土,那都是龙血染红的。各种有关“伏龙”的传说虽然版本不同,但内容大致一样。

识别二维码,关注天水新时空

热点推荐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