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秦州商事之西医和医院的兴起

2012-03-09 来源: 浏览量:

现在,当我们看到“工业——富民之要”、“工业——强市之基”这些稔熟的词汇时,却并不了解中国和当地工业兴起的艰难历程。回味这些业已过去的历史,对当今社会生活还有什么提示与启发吗?我不敢有此奢想,但总想在回顾中有所品味。

  清光绪14年春,英籍医学博士韩医生设福音堂诊所,用西药为贫民施药治疾。为西药传入秦州之始。

  清光绪34年,韩的门生曹泰(字仰庭,人称“曹洋人”)、其子曹约翰、熊叔明三人在大城开设“仁医堂”,对秦州当时流行的霍乱、疟疾、天花等传染病,西医用药见效快,治愈率高,渐渐扩大了影响,陇南13县的患者也赶来看病买药。民国17年,曹约翰与曹泰逝世后,药房由熊叔明接管,与其子熊约伯继续经营。后更名“明寿堂”。民国27年,熊叔明年迈,由其子继续营业,更名“志诚药房”至1956年合营。

  民国12年,孔繁锦在西关后街创办“华济医院”,院长为安徽合肥人焦义德。同时在东教场设军医院。 民国13年,德国人法来善聘请外国医师在东关创办了“天水公教医院”,逐步发展成为有40多张病床,30多名医护人员,有15x光机,1台手术床,2付显微镜,3台电疗机,各种常规器械,普通手术器械齐全,技术力量较强的综合医院。

  民国26年,巩守仁、刘基等在学街(中华西路)创办了“天水仁爱医院”,至民国29年,医院有病床25张,有医护人员50多人,开始接收病人住院。

  民国30年,卫生署在大城九间楼创建了“天水公路卫生站”,直属卫生署,并派专员齐清心兼任主任。因人员少,开始只设门诊部,后增设住院部,有病床30张,设内科、外科、妇产科、五官科、手术室、检验室、药房及行政办公室。

  民国28年8月,“天水县卫生队”在南门外中山公园成立,队长张菁。同年11月1日,改为“天水县卫生院”,为甲级卫生院。首任院长汪行健,继任许凤华、鲁屿。建院时有医护人员14人,除门诊外,主要工作任务是为民众医疗、救护训练、推广新法接生、妇幼卫生、种牛痘疫苗及其它预防接种、灭虱、饮水消毒、厕所改良、卫生宣传教育。抗战期间,该院每年平均门诊量达4万余人次。抗战胜利后,由于大部分难民返回,人口减少,每年门诊不足1万人次。民国29年7月1日,增设了住院部,下设三阳川、西关镇两个卫生所。民国38年7月31日,国民党溃退时,县政府强令卫生院全体人员携带药品、器械,随保安六队撤至四川江油县。

  民国30年,甘肃省卫生厅决定创建天水医院。民国31年,毕业于北大医学院的兰州人沈克敏(后加入地下党)受命筹建。他聘请外科医生高凤翰,内科医生辛俨、刘德荣、化验师马森、护士长马壮卿、护士邱婉花等技术人才。院址初设在原公路卫生站址,后在大城九间楼开设省立公立医院。楼上为病房,有病床30多张,楼下为门诊部。设有眼科、五官科、皮花科、口腔科、妇产科、治疗室、药房、挂号、收费处、库房等。民国35年,由于地方绅士呼吁,天水专员胡受谦将修建宝天铁路节余款的一部分,拨给医院,在水月寺旁新建医院。并将水月寺的戏楼、大殿、后殿、偏殿数间圈在医院内。病床增至60张。民国33年秋,在南门外新建院址未竣工,遇国民党204师移防天水,要在九间楼设司令部,强迫医院匆匆搬迁。民国37年,陇南地下党组织遭到破坏,院长沈克敏被捕。民国38年4月,省卫生厅派徐克信继任院长。8月,天水解放前3天,国民党军204师师长王凤山派一辆大卡车,将库存药械及重要药品搬走,车过南河川至董家窑山坡,被解放军截获。天水解放后,药品、器械移交二军卫生部,大部分医务人员参加了部队卫生工作,随军西进新疆,少部分仍留天水。

  民国34年7月,宝天铁路工程局天水医院建立。院长温干臣,有医务15人,设备有光室,显微镜、太阳灯、手摇发电机等,有内外科、手术室、光室和实验室。

  至民国38年以前,天水县区的医疗机构有教会医院4家:天水公教医院、天水仁爱医院、耶稣家庭医院和吴洁天的耶稣家庭医院。有公立医院3家:华济医院、天水县卫生院、甘肃省立天水医院。部队医院3家:八十六医院、八十九医院、十三军人教养院。铁路医院、公路医院各1家。私立医院、诊所12家:正德医院、景平医院、毓哲诊所、洁天诊所、建元诊所、文波诊所、大华诊所、希珍诊所、治民诊所、镜如诊所、惠民诊所、协康诊所。私人诊所一般治病兼售药。

  40年代,使用的西药主要有抗菌消炎的磺胺噻唑(俗称“早发西胺”)、磺胺嘧碇(早发大胺)、磺胺脒类药,开始多为外用。解热镇痛类有阿司匹林、氨基比林等。所售药品,大都是从上海“五洲”药厂购进。有些药品是从英国进口的,疗效甚佳,很受人欢迎。

识别二维码,关注天水新时空

热点推荐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