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关漫道话关中 关中之名 始于战国(图文)
散关也称大散关,为周朝散国之关隘,故名散关。位于秦岭北侧今宝鸡市西南大散岭上。
大散岭是秦岭西段向西北分出的支脉,是清姜河与嘉陵江的分水岭,居于岭上最高处的大散关控制着陈仓道北端,是古代秦岭南北兵家相争的必夺之地。散关汧水、渭水萦流其间,山川之汇,扼南北交通要冲,“北瞰关中,南蔽巴蜀,东达荆襄,西控秦陇”,为秦、蜀往来的咽喉要道。
散关道也称故道或陈仓道,古代中国统一王朝无论定都长安还是开封、北京等地,散关道都是京师连接川、藏、云、贵各省的交通纽带。
楚汉相争时,汉王刘邦取信韩信之言“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自汉中,经散关,由故道,出陈仓,还定三秦。东汉献帝建安二十年(215),曹操统率大军出散关,经故道,夺取汉中。公元228年,诸葛亮出兵散关,围陈仓20天,终因粮尽而退返。南北朝分裂割据时期,散关成为敌对双方争夺的主要军事目标。宋时,金兵南下,进犯陕川,宋将吴玠、吴璘兄弟聚兵扼险于散关固守,打败金兵多次进攻。南宋绍兴元年(1131),吴氏弟兄与金兵在此又进行了激烈的战斗,屡立战功,名垂千古。
今散关岭上,一座五间二层敌楼横锁关上。敌楼上镌刻有大文学家郭沫若先生“大散关”三个行草大字,古朴凝重,浑厚遒劲。后人为纪念吴氏兄弟,在关西修有吴公祠,吴氏兄弟雕塑巍然而立。关下竖有“古大散关”碑石。
雄踞于关中西北、六盘山下的萧关,其故址位于今宁夏固原东南30里处,早在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就为抗御匈奴南进而设关。
这座雄关一经设立,关塞内外就风烟弥漫,战火不断。当时,北方游牧民族不断南犯,迫使秦国为保障关中地区安全,在此屯兵把守。汉文帝十四年(前166),匈奴老上单于率14万骑兵入侵朝那(今固原东南),由萧关南下,一把大火毁了回中宫。骑兵直进到陇县、凤翔一带,这次进犯,关中受损甚大,于是,汉文帝派卢卿等三位将军分别驻守上郡、北地和陇西。委任东阳侯张相如为大将军,董赤为将军,率领大军阻击匈奴,迫使老上单于退兵。从此,汉军日夜重兵把守,进一步加强萧关和关中内地的防守。此时的萧关已成为关中西北部的屏障和门户。汉武帝元封四年(前107),刘彻率大队人马北出萧关,又开通了萧关道。匈奴单于也曾派使者来长安商谈和亲。魏晋以后,关中多事,萧关成为往来通道。
唐武则天称帝后,也未放松对萧关的防守,派魏元忠为萧关大总管,以防备突厥进犯。唐神龙元年(705),废弃他楼县置萧关县。唐至德元年(756)后,萧关被吐蕃攻占,关中再一次受到威胁。大中年间(859),经过一翻拼杀,唐又收复了萧关县。明代为防御鞑靼进犯,又大大加强了对萧关道的防守。
由此可见,萧关确为控扼要地,是北方各游牧民族向关中进犯的一条主要通道,被历代王朝所重视并在此修筑边塞重镇。
千百年来,潼关、武关、散关、萧关不仅弥漫着滚滚硝烟,也曾布满了商贾、行旅和使者的步履。闻名中外的丝绸之路从长安出发,其北路就有一条由中渭桥渡渭水,沿泾河西北行,经今礼泉、淳化、彬县、长武等地后,越甘肃东南,过萧关,再进入河西走廊。这条畅达的丝绸之路是南接渭水北岸、东通三晋、西通河西走廊的大道。
历史上一些入萧关、武关、散关和潼关的文人墨客也曾讴歌吟咏,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
开元二十五年(737),河西节度副使崔希逸战胜吐蕃,唐代大诗人王维适逢出塞宣慰,在萧关道途中作了《使至塞上》的著名诗篇:“……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侯骑,都护在燕然。”还有岑参的《胡笳歌送颜真卿使赴河陇》:“凉秋八月萧关道,北风吹断天山草。”卢纶的《送都慰归边》:“今来部曲尽,白首过萧关。”王昌龄的《塞下曲》:“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出塞入塞寒,处处黄芦草。”这些诗句都描绘了萧关道外奇特的塞上风光和诗人穿越萧关时的心境,不免令人发出悲凄之感。
唐人陶翰作《出萧关怀古》:“驱马击长剑,行役至萧关。悠悠五原上,永眺关河前。”一反前调,气势轩昂,歌唱英雄气概。
明人李汶作《甲申防秋有感》:“萧关倚剑又年华,鹿鹿川原走传车。”从诗中可知,明代的驿路已改在萧关道上。
清人徐乾学的《陇山歌送许天玉之官新安》“萧关朝那还北地,酒泉张掖连凉州”道出了萧关的重要地理位置,清时的萧关仍有驿道通过。唐代诗人李涉一首《再宿武关》“远别秦城万里游,乱山高下出商州。关门不锁塞溪水,一夜潺湲送客愁”道出了诗人被贬,出武关别京离乡的愁苦情怀。
唐代大诗人杜甫在《潼关吏》一诗中曾以“丈人视要处,窄狭容单车。艰难奋长戟,万古用一夫”来描述潼关的峻险和雄奇。
南宋著名诗人陆游《书愤》中“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的诗句抒发了诗人对西北前线边关将士抗击金兵,赢得胜利的欢欣之情。
识别二维码,关注天水新时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