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堡(阎虎林)
五台山堡
阎虎林/文、图
说起五台山,大家一定会以为是山西的五台山,其实我说的是甘肃天水的五台山,此五台山非彼五台山也。
和朋友约好了去五台山的,但是早上起床看见天气不好,并且下起了雨,下雨并不能作为爽约的理由,我们还是按时起程了。
上山时都是沙土路,有一段一段的“水泥”路,但好在老石的技术还不错,他又在这条路上常走,因此一路上倒也基本顺利。潇潇的细雨,清新了空气,纯净的一尘不染。山路两旁开满了黄白色的野花,灿烂的让我们的心里充满了愉悦。老石说这花名叫玛瑙,是一种野生植物,还有拇指大的果实,小时候他们经常摘上一些,串在一起挂在脖子上当项链,红红的像真的玛瑙一样,非常好看。真想下车摘上一些带回家,插在花瓶里慢慢欣赏。
雨不大,但烟云缠绕在山头上,五台山在雨雾中若隐若现,让我们难见其真容。五台山之名,据当地人说是从铁炉上山,共有五座小山头,一山比一山高一点,因而叫五台山。
过了一会儿,车就到了五台山土城堡前。城堡呈长方形,保存的基本完好无损,堡门坐北朝南,是用水泥新修的,门头以青瓦盖顶,左侧竖立有一通石碑,是中国道教协会会长任法融先生书写的“五台山”三个大字,字体遒劲有力,颇有仙风道骨。进入土堡之后,紫丁香花的清香扑鼻而来,沁人心脾。我不禁贪婪地猛吸了几口清新的空气。北城墙下有一排土木结构的房屋,虽然简陋,但生活用品看来都不缺。这是看守道观的人所住之处,打扫的颇为雅静。
五台山堡里有一座道观,每年三月二十四有庙会,附近 北六庄的人都会放下手中的农活,来此烧香磕头,祈求无量祖师保佑一年全家平平安安,平时农忙时是很少有人来这里的。
五台山堡是属于芦子湾的,没有人知道这座土城堡是什么时候修建的,民国时印刷的地方志上也说“创始不详”,但此堡在光绪二十一年时重修过。虽然这一带几乎每个村庄都有一座土城堡,但如果有土匪来了或者兵马来了等紧急情况时,老百姓也会就近跑到五台山堡的。
堡内高低错落有致,分为三级台地,第一台为守观者居住和客人休息之处。第二台是菩萨殿,坐北朝南,仅为一间房屋,正中有一菩萨像,左侧是一位老婆婆和一个小童的塑像。据同行的老于说,这里还有一个意味深长的故事。说的是祖师当年在武当山修行时因觉得修行时间太漫长,忍受不了这份清贫,便想回家去。观音菩萨为了感化他,便在他的来路上变成了一个老婆婆等他。当祖师走到一个山涧旁,看见一位老婆婆拿着一根铁棒,在一块大石头上不停地磨动,他觉得有点奇怪,便问老婆婆这是干什么?老婆婆说她要用铁棒磨一根针用。祖师惊讶地说这么粗壮的铁棒要什么时候才能磨成针呢?老婆婆说,世上的事情只要你认真做就会办成。铁棒磨成针,功到自然成。功德圆满了,事情自然会如人意,合我之愿。祖师听了老婆婆的话,恍然大悟,于是返身而回,静心修行,从而成仙。
这个故事我原来也听过多次,虽然在此是和仙家有关,但却对我们每一个人都有所启迪。我倒真心希望看守道观的人能把这个故事给每一位游人都讲一下,尤其是让小孩子多听听,会多有收益。
菩萨殿前有几株紫丁香,当地人称其为龙柏,在形容花卉的香味时,有“香龙柏,臭牡丹”之说,可见龙柏之香居花卉之冠。龙柏的颜色有紫色和白色两种,紫色的以野生为多,白色的以庭院栽种居多,白色的香味更甚于紫色的。老于说在祖师殿前还有一株紫丁香,可以称为“龙柏之王”呢。
我听了兴趣更浓,于是拾级而上,来到一座大殿前,这是灵官殿和土地祠合二为一的大殿,上有“五台山”三个大字。土地爷须发皆白,慈眉善目,灵官爷红脸黑须,双目圆睁,两人相视而坐,倒也相处平和。穿过大殿,果然在院子当中看到了一株高大的紫丁香。这株紫丁香有三米多高,满院洋溢着扑鼻的花香。我不由地想起了《红楼梦》里的那句“嫩寒锁梦因春冷,花气袭人是酒香”。今天的却是实实在在的花香而非酒香,但花香亦醉人呢!紫丁香本是灌木,但却在此长成了乔木,这不能不说是一奇。据当地林业部门挂的文物保护树的牌子上说,此树已有六百多年的高龄了。据此推算,那至少也是在明永乐年间也就是明成祖朱棣当政的时间栽种的,当然也不排除这株紫丁香是野生的可能。紫丁香的枝干虬枝错节,变化多端,尤如一条巨龙欲冲天腾飞,当地人称丁香为龙柏,实在是非常恰当而且十分形象的比喻。1920年12月16日,海原发生了8、5级大地震,据资料显示此次地震之烈为中国有史以来所未见,五台山的道观也在地震中被震毁,建筑物倒塌之后,屹立在五台山顶的紫丁香失去了屏障,完全暴露无遗在狂风暴雨之中,它的主干和两条支杆因无法承受风雨的狂暴而折断,但其余部分却仍然在岁月的风雨中顽强地生长着。我仿佛看到,那弯曲的枝干是在和自然灾害进行着坚强不屈的抗争,虽然枝干被折断了,但它的灵魂未灭,信念未灭,在穿透了数百年的风和雨、雷和电、血与火之后,它已不仅仅是一棵树,而是五台山的精灵了。感动了天,感动了地,更是感动了人。
我们好不容易才从紫丁香的芬芳里醒过神来,唯恐怠慢了祖师爷,便上前拜见。祖师 爷脚踩龟蛇二将,目光深遂地望着远方。左右有马、赵、温、岳四大帅神为其保驾护航。祖师右边站立着周公,左边站立着桃花女。周公解梦,桃花女禳解。老于说道,周公解梦不会禳,多亏桃花女贤良。两边的壁画上是说的祖师得道成仙的故事,其中也有铁棒磨针的故事。
我们又分别拜见了三官殿和三霄殿,五台山堡内的建筑都是近年来新建,由当地几位德高望重的乡贤发动群众所建,能有今天的规模还是非常不容易的。老于说五台山是先有堡子后有道观的,而且这道观还有一个奇特的传说。
我连忙问是什么传说,老于给我说了这个故事。
祖师殿原来是建在鸡头山的,有一次,福、禄、寿三仙从这里路过,便和祖师开玩笑说,你不住五台山,偏爱住鸡头山。祖师说,这有何难,我今晚搬迁就是了。晚上附近村庄的老百姓都梦见有人要借牲畜,说是要驮东西。天亮鸡叫前又都梦见说牲畜已经还回来了,为了让牲畜都能恢复体力,还给每头牲畜都给了一点药草,贴在了牲畜的耳朵背后。早上老百姓起床后看见自家的牲畜都是大汗淋漓,一看耳朵背后果然都有药物,其实都是一些香灰。就这样,祖师爷一夜之间就把祖师殿从鸡头山搬迁到了五台山,由于天亮前鸡叫了,有两件物件没有来得及搬走,一件是一通石碑,一件是一棵梨树。正在拔梨树时,鸡快叫了,祖师一看时间来不及了,就折下了梨树上的一根树枝,
插在了喇嘛咀上。现在鸡头山上的那棵梨树还有点倾斜,就是当时拔的歪歪斜斜的。所以说鸡头山上的梨树和喇嘛咀上的梨树是姊妹树。
鸡头山上原祖师的石碑到现在还在,但已经辨认不清石碑上的文字了。老于说,解放前的时候,胡家山村的胡自兴把石碑背到了自家的院子里,结果看到上面有两条白蛇盘在上面,就又把石碑背回原地了。后来,蒿坪子村的于贵也把石碑背到自家院子,想在上面打胡麻杆。当地人把胡麻收割之后,把胡麻杆放在石头上面使劲敲打成麻丝,然后用来捻线做成绳子等生产和生活用品。结果同样也看到了石碑上有两条白蛇盘在上面,从此以后,再也没人敢打石碑的主意了。石碑的石材是绿质板岩,可惜的是字已磨损的看不清了。村上修电磨时,石碑被埋在了土里,那时也无人关注此事,一直到现在都在那里埋着。现在想来,埋着的不仅仅是一块石头,也是五台山祖师殿的历史。
其实能够说明五台山道观历史的,还有一只铁钟,但同样可惜地是此钟也在1958年大闹钢铁的时候被砸烂炼了铁。据老石说,这口钟当时铸造好后,工匠来到五台山挂好后,对道观的人说等他走到秦州城之后再敲击才行,这样钟声秦州城都能听见。工匠走到之后,道观里的人估算着时间,那时没有钟表,只能靠自己的揣摩了。工匠也急着想听一听这口钟的声音到底如何,他算了一下时间,估摸工匠也到了秦州城了,于是就敲击了一下铁钟,这时正好走到三十甸子的工匠听到了钟声,所以这口钟的声音最远也就只能传到三十甸子了。
我从四面看了一下,五台山堡的城墙保存的非常完好,在那些兵荒马乱、动荡不安的年代,没有一座堡子能够不受一点兵匪的侵扰,难道五台山堡能够例外吗?老于看出了我的心思,他说,民国年间,白朗的队伍打到了这里,北六庄的老百姓纷纷躲进城堡里避难。白朗的人马先后攻破了白家沟堡、蒿坪子堡、胡家山堡,伤亡了六十多名百姓。到达五台山堡时,带队的头领远远地看见堡子上升起了两盏红灯,红灯发出了两道红光,把城堡罩着,城头上有一位长胡须老人在来回巡视。头领说这是土地爷显灵了,是神在堡着五台山堡,于是下令撤兵,五台山堡内的百姓才躲过了这场灾难。
其实同样的故事在其它城堡里我也听到过,这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罢了。这也使我明白了为什么许多城堡里要修建寺庙或者道观的原因了,百姓在无力保护城堡、保护自己的时候,常常把最后一线希望都寄托给神灵了。
我们在守观人的房子里喝了一杯水,老石、老于都是为五台山道观修建工程出了大力的人。为了把五台山城堡和道观建成一处人们休闲、旅游、度假的精神乐园,也为了更好地保护古堡、保护道观,他们又从村里请了一位老人来看护古堡。老于说,原来的道观里有一位道人,是芦子湾人,北六庄的群众都称他为于道人。于道人一年四季不戴帽子、不穿鞋袜、披发跣足,行走在百家门里。旧社会时医学不发达,人们缺医少药,家里有人生病了便只有寄希望于神仙了。北六庄竟有四百多个娃娃拜于道人为干爹。因为于道人是和神在一起,几乎成了神的代言人。把孩子交给神,神会庇护孩子长大成人的。于道人有一颗木质大印,上有兽钮,为一猴。他为人家禳解的时候,便在符上盖一大印。于道人是半路出家的,他在大限将到时,对女儿说,你明天一定要来看我,不管发生什么事情,第一不能不能哭,第二不能揩我的鼻涕,埋我的时候不能给我着一丝一线。第二天女儿看他过世了,很是伤心,不忍心让他赤身裸体走,便给他穿了一件背心,一个裤头,还为他揩尽了鼻涕。于道人本来是想六根清净,没有什么牵挂地走,谁知女儿好心反而坏了事,于道人死后应该成为天仙的,结果成了地仙,后来他成了礼县尖山寺的土地爷。我想,旧社会人们都比较迷信,对于他们尊崇的人都有立生死牌位的习俗,像现在不也为一些名人塑了像一样,不过是寄托一种哀思罢了。
在祖师殿的后面,还有一棵杏树,也有三百年的历史了。由于杏树在城堡边上的缘故,西风经常刮过来,竟然把树吹歪了,树身宛如一条腾跃的巨龙,整个枝节向鸡头山的方向斜逸而去。
回来的路上,油菜花、玛瑙等各种各样的花儿在微风里不断地向我们招手致意,芬芳的花香挤进了车窗,让我们寻找到了一种久违了的大自然的清新怡人的气息,更是回归了内心的宁静与平和。
识别二维码,关注天水新时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