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历代战事记之:红军战略转移在天水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和第二十五军,为避开国民军的围剿,于1934年冬分别从中央根据地和鄂豫皖据地撤出,向西转移。1935年6月,红一方面军在四川西北部与红四方面军会合,后由于四方面军领导者张国焘拒绝北上,惟一方面军主力一、三二个兵团于9月上旬北进,抵达甘肃南部之俄界。随军至俄界的中共中央领导人举行会议,决定将所部改编为红军北上先谴支队(又称陕甘支队),继续北进。第二十五军则先至陕南,开辟了新的根据地,1935年7月再离开陕南,8月初进入甘肃。红二方面军于1935年11月从湖南出发,亦向西转移,1936年7月抵达四川西部的甘孜,与尚滞留在其地的四方面军会合,接着与四方面军一起北上,向甘肃进军,8月进入陇南后,按照中共中央军委关于在岷洮一带打击国民军的计划,转战于宕昌、岷县、礼县等地。
一、第二十五军围攻天水
1935年8月初,由军长程子华、副军长徐海东、政娄吴焕先率领的红军第二十五军三千余人从陕西凤县进入甘肃,攻克两当县城。
红二十五军进入秦安后,驰往县城,在城南击溃省交通司令部所属王子烈连的阻击,县长杨天柱和城内驻军闻讯逃走,
二、第一方面军途经天水
三、第四方面军转战天水
1936后8月中旬,红军第四方面军转战至岷县、漳县东部。23日,由军长王树声、政委詹才芳率领的第三十一军由新寺镇进入武山。此前,孙玉清、陈海松所率第九军、程世才、李先念所率第三十军均转战至陇西、漳县一带,并击败驻陇西的国民军第三十七军毛炳文部,迫使毛炳文部退守陇西、武山两县城不敢出。由此红军得以在武山、陇西一带乡间休整月余,筹集军粮,并在一些地方建立苏维埃政权。
9月3日,第三十一军一部由武山转战至通渭。9月下旬,国民军胡宗南部从陕西增援陇右,为防其部切断红军北上通道,四方面军从陇南各部奉命向北转移。10月上旬,最后一批红军撤离武山转往通渭。毛炳文部欲追击,被击退。
四、第二方面军转战天水
1936年9月中旬,转战于宕昌、礼县一带的红军第二方面军发动成徽两康战役,所部分左中右三路进军陇南。中、右路从礼县南部东进。左路在第六军军长陈伯钧、政委王震率领下从礼县北部东进,14日进入西和县属海头一带,与国民军第三军王均部一个连交火,激战约一小时,国民军败,被俘四十余人。接着,红军经天水县属天水镇和平南、兴隆等地,16日在李子园又围歼国民军一个连,17日往徽县。此后,先后攻据两当、徽县县城。
识别二维码,关注天水新时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