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众里寻她千百度 (2007-09-03 22:15:24)
天水--这个素有西北“小江南”之称的小城,因为有了“天河注水”的传说愈显得神奇秀丽,而散布在城里各处的井水山泉,更像天河洒下的琼酿玉液,哺育着天水一代代子民。
我自小朝观(玉泉观)时,知道了北山上有泉水,朝四月八山(南郭寺)时,知道了南山上也有泉水,唐朝诗圣杜甫笔下的“山头南郭寺,水号北流泉,老树空庭得,清泉一邑传。”更是真实写照。清泉不仅山上有,天水城里几乎很多人家院里都有井水。
我家住在南门口,离“官泉”很近,常吃的水就是“官泉”水。记得官泉有一眼泉,水波粼粼,水满得像要从泉口溢出来一样,冬天里泉水冒着热气,夏日里喝一口沁人心脾。那时天水城还没有自来水,官泉水又清澈甜美,因此上,周围很多人都到这里取水。每天,在去官泉的路上,有担水的,提水的,抬水的。真是车水马龙,十分热闹。有一辆马拉的水车,天天从我家门前过,记得严冬时节,水车后边结了长长的冰柱,我们小孩都追着水车扳冰柱吃,赶车人则甩着马鞭吓唬我们。直到多年后,我才知道这水车是给政府送水的。那时民风纯正,人们到泉边打水时,都是自觉把水从泉里用木马勺舀到自家的桶里,也没有塑料之类的什物污染,水质十分纯净,可与现在的优质矿泉水媲美;走在路上的行者,口渴时,遇到在树下乘凉的担水人,讨口水喝,担水人自会爽快地把马勺递给他,决不会像当今社会那样,怀疑这人有没有艾滋病。
我家虽然离官泉近,因我年幼,父母又忙于生计,家里大多是买水吃,母亲常让我到大门口去“叫水”,听到喊“卖水”声,就叫进院,卖水人把水倒进我家水缸里,收了水钱,自又去官泉挑水。当时一担水只卖五分钱。
后来,官泉修了自来水站,一大排水龙头,去打水也收钱了;再后来,市里建了好几个水站,人们都就近打水了。
现在,连藉河水都干枯,那么,当年那清波粼粼的官泉水,还有那北山,南山上的清泉,城区那四合院里的井水,还是我童年记忆中的倩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