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春节民俗文化:名城雅对多

2012-02-22 来源: 浏览量:

 楹联作为我国一种独有的艺术形式,除了在开业庆典和婚丧嫁娶时张贴外,最多的还是在新春时节贴春联,以增添年节喜庆气氛。天水人对楹联的喜好更是情有独钟。

  在天水纪信祠,也就是天水的城隍庙有副楹联,“楚逼荥阳时,凭烈士激昂,四百年基开赤帝;神生成纪地,作故乡保障,千万载祜笃黎民”。这副由邓宝珊先生摹书的楹联只用了28个字,就将纪信在汉王刘邦危难之时挺身而出的主要功绩,连同天水人民对他的思念,长久地镌刻在史册。在天水,类似的楹联可以说遍布于每一处名胜古迹。

  如于右任先生为麦积山所做的“艺并莫高窟,文传庾子山”,哈锐先生为张瑞生祠堂所做的“黛色参天有老柏,黄花满地建新祠”。再比如南郭寺杜甫祠堂上的“陇头圆月吟怀朗,蜀道秋风老泪多”等。

  文博研究员 胡承祖:天水这个楹联基本上是围绕着天水的名山、名泉、名胜古迹和天水的人物来写的。天水楹联就其内容来说,它更贴近天水的实际历史,天水人的实际生活,天水的一草一木、一人一事。

  楹联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诗经》甚至更早的时候。但它的真正成熟则是在宋朝早期。最具代表性的当数北宋诗人王安石的“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其后它便以珠联璧合、词约意丰而受到了社会各阶层的喜爱。以至现在如果谁家的门口没有春联,那它们的年节气氛似乎也就逊色了不少。

  前些年,天水市文联对天水的楹联进行整理并出版了《羲皇故里楹联选》。成书之时,甘肃省楹联学会以“羲皇故里文风盛,天水名城雅对多”祝贺。祖籍天水的著名学者霍松林先生作序,盛赞天水楹联创作的再度繁荣。

  文博研究员胡承祖:天水人们所创作的这些楹联作品,婚联表示喜庆,春联表示咱们传统节日的,一种普天同庆的这样一种氛围。另外呢,有的还表示调侃、表示感悟。

  天水作为国家级的历史文化名城,其人文精神实际潜藏于这个城市的每一个角落。天水楹联或者用砖刻、或者是木雕,它们总是于这个城市的一角默默地诉说着人们的祈愿、情感,同时也传递着这个城市特有的意趣。


 

识别二维码,关注天水新时空公众号

热点推荐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