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暗香来 ——书法家陈安祥

2011-08-18 来源: 浏览量:
 
 
雨过千峰泼黛浓
   ——书法家郑睿
 
 
书法界向来喜欢论资排辈,这与中国书法的博大精深有关。然而,当郑睿这个名字逐渐被天水书坛所熟知的时候,却或多或少地打破了人们传统的思维定势。
如果要用实力和成绩相佐证的话,他先后参加的国家级的书法大赛有:中国第二届新人新作展、全国第五、第六届中青年书法展、第六届全国书展、第三届全国篆刻展、西泠印社第三届全国篆刻评展、国际篆刻第二届交流展。这其中的任何一项大赛,都足以使一些书法爱好者望之弥高,而郑睿接二连三地参加这些大赛时,还不到三十岁。
虽然这位令人“可畏”的后生有着一副运动员的身材,但言谈举止却温文尔雅,谦逊坦诚。在对书法艺术的追求上,郑睿不以取得的成绩而沾沾自喜,不为眼前的功名利禄遮挡视线,实属难能可贵。
大凡一个人对爱好的选择,既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郑睿亦然。
还是在上小学时,郑睿便在父亲的指导下,进行书法的启蒙训练。在上初中时,受到了王筠老师的鼓励和指导,开始对赵孟楷书勤习不辍,后又经过董晴野、万惠民的指导,才令他茅塞顿开,渐入书法堂奥。后又负笈中州,受益于久负盛名的云平、查仲林、齐冲天先生,对古文字学、书法、篆刻及书法理论的系统学习,对他在以后的艺术之路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事书法艺术,首先要能做到心要静、手要勤、眼要敏,这样才能顿悟书法的真谛和精髓。郑睿身居闹市而心如止水,心无杂念而手不停笔,这也是他年纪轻轻就能取得如此成就的原因之一。
全国新人展、全国书法展、全国中青展,号称中国书协的三大展,郑睿的作品都有幸入选了。2005年举行的国际篆刻邀请展,郑睿是甘肃唯一入选的作者,此次展出的篆刻作品精彩纷呈,影响很大,河北省有一位知名书法篆刻家,看到郑睿的篆刻作品刀法老到,功底深厚,以为他是一个年过花甲的老人,后来得知郑睿竟然是一位二十多岁的小伙子时,不禁发出了“后生可畏”的感叹。
在崇尚大器晚成、厚积薄发的艺术界,少年成名往往不是一件好事,对此,郑睿有着清醒的认识,他觉得自己还存在着阅历浅、综合水平有待于提高等诸多问题。只有突破自己,战胜自我,才能在艺术之路上有所创新。于是,在2002年金秋,他通过严格考试,进入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第六工作室硕士研究生班。经过王镛、邱振中、刘彦湖、徐海等名家的指点,加之他的悟性极好,所以收获很大。他感到自己就像是一块海绵,有一种如饥似渴的感觉。国庆节,同学们都走了,只有他一个人留在宿舍里,看着窗外,他感觉到北京的秋天是如此的静谧和柔美,他情不自禁地沉浸在《兰亭集序》里,足不出户整整一个星期。当他把临摹的《兰亭集序》呈现在老师和同学们面前时,引来的是一片惊讶的目光和艳羡的赞叹。中央美院把这幅饱含着郑睿心血的作品作为学员的优秀作业而收藏。
 
2004年,郑睿在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硕士研究生班完成了学业,许多朋友劝他留在北京发展,但他觉得北京也许能给他带来更多的物质财富,但他精神的家园却在故乡,于是他毅然决然地回到了天水。
这几年,郑睿很少参加大赛,他想静下来,对自己的创作思路作一次系统而清晰的梳理。他在练书法国画同时醉心于篆刻,并且都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就。他的作品注重线条和体势,追求大气和精神,在求变中体现出了一种面对自我性情和书写定式的挑战。他在书法里融入了篆刻的刀法,在篆刻里融入了书法的笔法,两种手法他使用起来随心所欲,从而获得了一种全新的体验和感受。郑睿在历代书法名家的作品里吸收养分,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创作风格。他的作品古朴、厚重、洗练,有着金石的质感,无论是线条、结构,都是一种真情的自然流露。
郑睿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他作为天水书画院的一名专业美术师,还承担着甘肃省书法篆刻委员会委员等社会职务。但他始终觉得,作为一个不断攀登艺术高峰的人,只有用优秀的作品说话,才是最好的表达方式。
 
 
 
 
 

识别二维码,关注天水新时空公众号

热点推荐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