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墨当随时代 书家应为学人-----王凤保

2011-08-18 来源: 浏览量:
笔墨当随时代 书家应为学人
 
    约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王凤保先生的那天,他正和友人在办公室讨论自己尚未定稿的《游石莲谷记》。出于记者的职业兴趣,索读文稿,通篇文字洒脱流畅,富含诗意,颇有古代文人雅士文章的韵味,折射出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
现任市政协副主席的王凤保坦言,多年来,无论是在乡(镇)基层工作,还是在县(区)、市上工作,看书写字一直是他业余时间不可或缺的两件事情。
自幼爱好书法的他多年之后还清晰地记得,上小学时,老师布置的大楷作业任务,他常常数倍超额完成。在别的同学嬉笑玩耍的时间里,他却静坐一隅,用毛笔在纸上挥洒着属于自己的乐趣。对书法的痴迷,随着年龄的增长与日俱增。冥冥之中,他觉得自己与书法结下了不解之缘。然而贫困的家境迫使他不得不暂时放下这个“业余爱好”。而大学期间他又延续起曾被中断的书法爱好。大学毕业工作后,王凤保多年在乡镇从事紧张繁忙的基层工作,公务之余,他利用空闲时间抓紧练习书法。
1984年春节前夕,在甘泉乡任职的他邀请北道区几位书法家到甘泉乡为农民写春联。那天晚上下了场大雪,只有书画家杜廷楹先生一人如约而来。四邻八村的人听到消息后,将他团团围住,纷纷拿着自备的纸张向他求字。杜老师从上午一直写到半夜,屋子里始终被前来求写春联的人围得水泄不通,这一情景使王凤保深受震撼。他暗下决心要为传统书法艺术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开始学习书法那阵,他走了十年左右的弯路。一段时间学古人,一段时间学今人,满纸涂鸦,依样画葫芦,到了下笔创作时,却感到束手无策。由于开始学习,没有专宗一家,所以他失败了。他陷入了苦闷的泥潭中而不能自拔,甚至产生了与书法告别的念头。
就在苦闷、彷徨之际,他幸运地与董晴野老师相识。董老被王凤保的执著所打动,也看到了他性灵中潜藏的书法美的潜力,便悉心为王凤保指教。董老指教他不要漫无目的地乱写,要他专心练习“二王”法帖,并要求将《兰亭序》临写100遍。刻苦习艺的王凤保这次又超额完成了董老的作业,将《兰亭序》临习了200多遍。“工夫不负有心人”,临完此帖后,他始觉用笔、用墨、结字、布局稍有了定法。
后来,他又将《元怀墓志》、《张黑女墓志》、《伯远帖》等各写了约50多遍。在王凤保感觉笔下有了一点功夫后,董老又指点他用《兰亭序》的笔法写《圣教序》。近10年来,他对此帖下工夫尤深,而所受到的启迪不浅。
经过董老的悉心指点,王凤保行草宗“二王”,又汲取鲁公、苏米之意韵,逐渐形成了典雅闲适,朴茂自然,即古即新,书随时代的个人面貌。他的隶书,熔张迁、石门、衡方于一炉,拙中寄巧,厚重浑穆,亦有自己的风格。
在向书本学习的同时,他还求教于国内书法界名家张传凯、张绪光、刘云泉先生,获益匪浅。刘云泉认为他写字会用笔,作品安静,且有内涵,并鼓励他多参加书法展以提高自己的创作能力。
自1998年行书在香港获“世界华人艺术大奖”优秀奖之后,王凤保曾两次入选中国书协的书法展。在2006年第三届盛世中华杯中国美术书法作品大赛中,他的一幅行草书获金奖,并获“中国书画艺术精英”称号。2006年,行书在南京中国艺术家协会主办的全国书画家作品大赛中被评为“获奖提名作品”。2007年,为迎奥运创作的书法作品获北京2008全民迎奥运公益书画笔会佳作奖。作品收入多部书法集,被多处刻碑勒石,被国家文物局中国书画收藏家协会特别收藏。
“学识渊博者未必能成为书法家,而书法家必须要有一定的文史功底。”董老的谆谆教导,王凤保谨记在心,并努力实践,他明白,没有深厚的文学功底,难脱俗气和匠气,不能为写字而写字,“工夫在诗外”。他主张书法家不仅应具备较高的书写技能,而且要有相当的知识积累,有很高的艺术见解。为此,他正在刻苦攻研书法理论、美学、文史方面的知识,以充实和不断提高自己。他深有体会地说,坚实的文化底蕴,综合的艺术修养,纯熟的表现技法,都是书法创作必要的重要因素,他说在这些方面自己需要认真补课。
多年来,王凤保学习书法孜孜以求,精进不懈,甘于寂寞,淡泊名利。董晴野老师感慨系之,欣然命笔,为王凤保赠诗云:“信是为官不似官,置身宦海亦悠然。平居未羡吞天胆,倨贵原来过眼烟。但重诗书轻势利,也轻荣辱重因缘。随缘不计职高下,只为扶贫意志坚。”这,可谓是对王凤保先生人品及艺术追求的真实写照了。
 
 
 
 

识别二维码,关注天水新时空公众号

热点推荐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