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晓春:武夷茶·砂壶·文化人
毛晓春以金石大篆书写由福建省省长苏树林撰文《武夷茶道》
几年前,我曾用隶书写过四十二米的陆羽《茶经》。《茶经》第一句“南方有嘉木”,给我记忆特别深,让我不仅对陆羽通篇描述的“嘉木”充满好奇,也让我对生长这嘉木的南方心向往之。武夷山,在我心里,堪比人间仙境,那里生长着的大红袍岩茶更是仙境中的神物。
外界盛传,武夷山有五棵古老的大红袍茶树,这五棵树上生长出来的茶叶是大红袍中的极品,人生若能饮到这五棵树上的茶,会不自觉地发出此生足已的感叹。而且,单就传说中一斤茶几十万元的价格,那着实是身份地位的象征,能喝到武夷山这五棵树上的大红袍,不能不说是人生的一大满足。因此,能到武夷山赏绝色美景,品传世名茶,对一个花了一两年时间来写几十米《茶经》的文人书法家来说,就是一个梦。
去年,在民间文化大使、笑阳先生的联络撮合下,在武夷山市宣传部的盛邀下,我参加了在武夷山召开的海峡两岸茶博会,终于圆了我心中那个赏武夷山景、品极品大红袍茶的梦。
我真正置身于武夷山,感受最深的是那种以茶为道的和合精神。我和我们《神州》杂志社的摄影记者小张走到武夷山风景区茶市的大街上,到处是热情的笑脸和盛情的相邀,只要你度步到大街上的茶叶店门口,店主人不管是男是女,年纪是大是小,相熟还是不相识,都会热情邀请你到他茶叶店里去品茶,而且会一种种茶,一道道茶地泡给你喝。
刚开始,我和小张有点不好意思,觉得不买人家的茶而随便喝别人的茶有点难为情,但是,看到一张张真诚的笑脸,一杯杯冒着独特清香的茶,我们便慢慢打消了疑虑,细细品起来,全没了陌生的感觉。
在武夷山时,读了福建省省长苏树林的《武夷茶赋》,茶赋中寄予了对福建茶道,乃至根系一脉、同为华胄、花香两岸的海峡两岸茶道的精神期许!揭示了武夷茶优良品质与绝佳生态环境之间的内在关系,也参悟出了“武夷茶道”积淀丰厚的文化内涵,于精美凝炼的文辞之中,显现出苏省长高雅的志趣和殷切的期望。让我体会到了千载儒释道,万古山水茶的深远意境。钟灵毓秀、人杰地灵的福建武夷山,秉性俭朴、清纯、和静,孕育和生长出风韵独特、品质绝佳的武夷茶。这不绝如缕的茶叶清香,从天心永乐禅寺至止止庵道观,从五夫莲乡到武夷精舍,在天人合一的生态环境和人居仙境里,悠悠飘过了千年岁月,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内涵。
晚上和清风茶叶总经理黄勇以茶当酒相谈甚欢,谈到茶,这大自然赐给我们的集天地之灵气的圣物,就不能不想该以何种精美的器物来盛之,才能够释放出它所有的灵气,于是,我们谈到宜兴紫砂壶,谈到一个个制壶大师,谈到被誉为“当代曼生”的笑阳先生。
作为一个文人,好像不懂茶道,不识紫砂壶,就不是一个真正文人。文人和茶、酒,永远有着割不断的联系。但是,酒在文人那里,是放纵,粗野,狂放不拘的催化物,而茶,给人的就是柔和,高雅,深远,和合,永远是那么充满诗意和恬静。我以为,茶,没有文人、隐士、得道志士的参与,它只是一种食物而已,它不会凝聚为一种精神和文化的象征。紫砂壶和茶一样,没有文化人的参与,也只是一般用于盛茶的器物而已。
想着茶与紫砂壶的这些联系,我极力建议笑阳先生,把这包含文人精神象征的产物结合起来,再和国内的文人大家结合起来,真正做到茶禅壶一体。我对他说,设想一下,在你精心制作的紫砂壶上,刻上苏省长的《武夷茶赋》,再泡上一壶武夷山大红袍,当你品着这样的壶泡出的大红袍时,会是什么感觉?当我们努力推动,真正把文人,紫砂壶,武夷茶结合起来坐而论道时,又是什么样的结果呢?
苏省长在《武夷茶道》中所描写的茶使得儒、释、道三教得以和谐相处,共臻繁荣,而且将其思想精华融入茶道。这极大丰富了武夷茶道的精神内涵,也因此而向人们开启了一扇通往精神世界的大门。
(作者为著名书法家、金石家,中国文联《神州》杂志社副社长)
识别二维码,关注天水新时空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