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女书法家彭卫书法欣赏(图文)

2015-06-18 来源:天水新时空 浏览量:

 

00d12a3b1439274c3989627b15a977ef.jpg

           彭卫,字怡菡,甘肃临洮人,甘肃省书法家协会会员,甘肃省女书法家协会理事,天水市书法家协会理事,天水市文联兼职副主席。
         自幼受家庭熏陶,对书法艺术产生浓厚兴趣。早期在父亲的指导下临习唐楷,后主攻草书,数十年临池不辍,潜心研习王羲之《十七贴》、《草诀百韵歌》、《适得贴》,孙过庭《书谱》等书法范本,涉猎汉隶,秉承“二王”书风、取法“二王”,崇尚经典,力求高古,逐渐形成了俊逸流畅,率真典雅的书写风格。

    书法的“气质”犹如窈窕女子,若仅有标致的五官,精致的妆容,而没有内在的风华,很难楚楚动人。书法亦如此,技巧的炫目,是流于表面的华美,让人难免有千人一面,矫揉造作之感。彭卫的书法个性洒脱旷达,师古而不泥于古。她的作品古雅朴茂、俊秀舒朗,字里行间让人感受到的是文人的书卷气。习书对她而言是一种坚持和追求,书法已经成为她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她从晋唐经典法贴中汲取养分,用自己的眼光,去捕捉古人书法结体和用笔特点,正是数十年的沉潜与简行,熔铸了她艺术的厚度与高度。
 
    思、悟是她从事书法创作和学习的状态写照。工作之余,书桌便是沉静于“思悟”的净域。博览群书,在经史典籍中追本溯源,找寻人的智慧中潜在的悟性或是初悟之源,这是动功的地方。漫漫长夜,她在静中出动、动中入静的书法艺术世界中不断探寻。
 
    她的作品曾数十次入选各级各类书法展览并有部分作品获奖。多幅作品被台湾宜蘭博物馆及台湾友人收藏。书法作品及专版介绍文章在《西部书画》、《发展研究》、《甘肃农民报》、《天水日报》等报刊杂志刊登。2015年“五一”劳动节被特约参加天水市总工会组织的为劳模赠书画活动,被广为称赞。

yangchu 010.jpg

 

 彭卫书法欣赏

 

 

用书写涵养内心

——彭卫先生印象

 

¤ 汪 彤

 

        在与艺术圈的人们交往中,常常被一个人的魅力吸引着,她对艺术的追求执着而勤勉,待人接物含蓄而低调,每次想到她,内心总是温暖而宁静,她便是女书家彭卫先生。

       当她远远走来,微微卷拢的剪发轻贴耳边,圆润白皙的面颊,一双明亮的眼睛,在透亮的镜片下,总带着春花般的微笑。她会轻轻问候你,她的声音清脆,给无论何时遇到的你,总会有一个好心情。当她转身离去,你又会在欣慰的喜悦中,开始惦念她。我喜欢常常在生活中能够碰到彭卫先生,她鼓励人的话语,是从心底流出的清泉,她温和的笑容,总是一种力量,一种让人在生活中勇往直前的力量。

       彭卫先生不仅仅在为人处事中,让人感到温柔、敦厚,她的书法作品更是行云流水、妙笔生花。而她书法作品深厚功力的原因,是因她对任何事物总抱着踏实而诚恳的态度。

       最初影响彭卫写书法的是其父彭怀祖先生。彭老先生一生从事新闻和教育工作,对子女更是进行德育和美学的熏陶。彭卫和妹妹彭红从小在其父指导下从《黄自元间架结构九十二法》入手临习楷书,从艺术中被感染着,在潜移默化中被引领。每天早上,彭老先生六点起床,当晨曦的微光洒满阳台,早起的父亲已在桌边研墨提笔,凝神贯注安静书写。彭卫也受父亲影响,早早起来,在一旁静观父亲习字、临帖。起笔、落笔,水墨走势,一点一滴,都悄悄铭刻在彭卫心上。父亲均匀的呼吸,挥洒毛笔力透纸背的力量,似乎也一点一点的传递,就像流淌在她身体里的血液,彭卫继承了父亲的刚毅、果敢和对艺术的态度,那是一种对书法恒定执着却又内敛的追求,像父亲阳台上的君子兰,硬朗舒展的叶片下,却酝酿着一朵朵橙色的温柔的花。父亲对艺术和人生的追求,从每天早起的勤奋书写开始,父亲的一首诗曾这样写道:

       驾车人间路,

       松柏嫩芽生。

       但历冰霜苦,

       始能傲三冬。

       这是一位慈爱父亲对儿女的教诲:一个人只有付出艰苦的努力,才能到达理想的彼岸,做一个意志坚强而内心柔软的人,持之以恒的追求自己心中的热爱。

       在彭卫记忆最深处,16岁去西和长道公社插队锻炼时,父亲每周都要用蝇头小楷,给女儿写一封长信,鼓励她多看书,多临帖。在半饥半饱,背井离乡的艰苦环境中,彭卫枕边总有父亲给他的一封散发着墨香的信件。从那时起,彭卫喜欢上了汉字书写,父亲的爱,让她对书法的热情,上升为一种恒定的执着信念。然而对于一个16岁的孩子,每日劳动之余临习书法,何尝不是一种身心的磨砺,而在背井离乡、极度艰苦的人生背后,是远方父亲的微笑,是父亲的鼓励支撑了她直面人生的态度和追求人生的方式。

       后来,突然有一天,书法艺术成了彭卫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艺术之路上,她遵照父亲的教导,依循父亲的习惯,每天6点起床临帖、读帖与古人对话,二十年如一日,她的勤奋,是每一个有境界的书家必会经历的过程,那便是:“一个人对自己追求的坚持不懈,是成就内心向往的必经之路。”而彭卫先生的勤奋,又是常人所无法想象的,她对书法艺术的热爱倾注着生命的力量。

       彭卫先生案头、床边经常备有于右任的《标准草书》、王羲之的《草决百韵歌》《十七帖》《兰亭序》、王献之的《鸭头丸》、孙过庭的《书谱》和《曹全碑》《乙瑛碑》等几十本乃至近百本字帖,她用心和灵魂去感悟古代书贤们每一个字的笔法、结构,每一幅字中的章法、线条和墨色。每天清晨,当她细细琢磨、专心临帖时,就是她的内心与古代先贤们最接近的时刻。

       若说世间万事万物遵循规律,却又在规律变化中展示个性的不同,那么彭卫先生的书法是在秉承经典、取法“二王”的基础上,又有着一个女性飘逸、洒脱的率真自然。若说一代一代的书法艺术家,就像传递接力棒一样,将书写之美周而复始,此起彼伏的展示给大众,以来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那么彭卫先生勤习书法、用艺术美、人格美启迪人、感染人,又何尝不是古代先贤的现代作为。

       相传古时卫夫人隔时重新看到王羲之的书法时,流泪道:“此子必蔽吾名。”然而即便如此,她还会不辞辛苦,不为名利去倾力教授王羲之及其子王献之。而这种人格的宽容和宏大,也正是彭卫先生一生的执着追求,她谦和低调,常常能在书法大家乃至身边人们的优点中,取长补短,学习书法技艺涵养自己的内心,这何尝不是一个真正艺术家身上所必备的内功:“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赏他人秀美,陶冶心中之华章”。

       书家李靖在彭卫先生七米长卷书法作品“将进酒”上有这样一段题跋:“彭卫同志自幼深受家父教诲,醉心翰墨临池不辍,近年脱离公务用功尤勤,书艺日益精进,观此李太白将进酒,其书洋洋洒洒,笔意纵横,其人、其品、其书有大丈夫凌云之志。见人其品若香,实乃吾辈之楷模也。”彭卫先生虽是个书法艺术家,但她同时又有着双重身份,她在党委、政府、群团部门任过部长、做过局长,当过主席,彭卫先生在生活中平易近人,总让人感到她只是一位有涵养的老大姐。现为甘肃省书协会员、甘肃省女书协理事,天水市文联副主席、天水市书协理事的彭卫先生,她创作的作品曾多次入选国家、省、市级各类书法展览,书法作品曾多次在各级、各类书法展览中获奖。

       彭卫先生曾说:“书法主张对人品的追求,而人品又是对艺品的提升。”书法对于彭卫先生不仅仅是一种书写和艺术追求,更多的是对内心的涵养和修炼……

 

                                                                                                                                                                                                                                                                     2015/7/23于博翠苑

 

 

 

识别二维码,关注天水新时空公众号

热点推荐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