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王故里在今“甘肃武山”引起的文化随想(图文)
在王先生的文章中,关于李虎将军的墓群是依据《甘肃古籍名胜词典》所记载的材料展开的。在本世纪50年代,武山龙泉乡下康村渭河以北的二层台地文物工作者曾发现了三个古墓堆,保存相对完好,现在已经被人盗窃的伤痕斑斑。在这里,曾出土过“李虎将军”铭文宝剑一把,李虎为李渊之祖父,而墓地边有“御碑口”名称,该是唐王为其祖宗在祭奠时期立碑的佐证。当然,没有经过发掘的墓地,也只能是传说中的帝王之祖墓。下康村这块风水宝地与时下的甘谷也是一村跨两县之地,甘谷武山都有唐王坟之传说,似乎在印证着历史的一段失落终于聚拢在一个点上。从笔者的走访来看,武山龙泉一带李姓自然村相传是唐王祖籍的可能性相当大。文献的记载在某一时期也仅仅是一种说法,没有相关的古墓发掘支撑也只能是一纸空话。当然,要让它变成有实际意义的东西,还得靠大量的文物去论证。
王先生在李思训考实一文中说,李思训的碑文作者为当时的大书法家李邕所书。而李邕在碑文中明确的记载了李思训曾做大将军之时带领大军讨伐叛羌,当途径狄道时他一定是进行了停留。他为什么要停留,这在碑文中记载的“考泊家焉”一说足以说明其对先祖进行祭祀,考察活动。历史上甘谷就有伏羌的名称,可见居住在今天甘谷和武山的人绝对有羌人的遗传,随着历代民族融合,武山人的血脉里有着羌人浓浓地血水也是完全有可能的事。其实,早在1993年武山县内李思训衣冠冢的发现,更进一步印证了这一点。其出土的绢画和印,因民工争抢或被毁或遗失,实乃可惜之至。而且,我也完全相信李邕这个大书法家的人格魅力,他不至于去为李思训的生平作假。落叶归根该是中国人传统意识里很重要的一种因素。武山是李思训故里乃名副其实,以衣冠冢为证。这样考察下去,从李虎到李思训,再到李渊就形成了一个主线,唐王故里在武山也就顺其自然的诞生了。而我一直疑惑的是为什么那么多史书对李渊的父亲记载都是廖廖数字。在这里传说再一次给我们一个佐证,当然这只是假想。李渊是不是以个遗弃的孩子,真的从甘肃武山一带就被商人带到山西成家立业去了呢,这就不得而知了。这就需要专家学者从正史的角度去考察研究,相信总有一天,这些问题会尘埃落定。
关于李渊生曲里的传说,在今天的武山还有上了年纪的老人能生动的描述。笔者案头武山县志办主任包永庄先生整理的《武山民间故事选》亦有辑录,有兴趣者可查阅一读,笔者在此不在多叙。
名人故里之口水仗,让学术更具物质色彩
近年来,名人故里的争夺战从来就没有停止过,那么是什么原因让大家对名人故里这么感兴趣呢?一是蕴含着巨大的文化人文价值。他们基本上都是在各个领域有所成就的人,他们被人们所崇拜,为了给后代留下一笔精神财富,我们需要打造名人故里;二是历史的严谨性。
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到底什么是故里?《咬文嚼字》公布的2009年国人十大常犯语文差错之一就是“故里”, “故里”指的是故乡、家乡。住过的地方应称“故地”,住过的居室应称“故居”,都与“故里”无关。而现在很多地方认为自己是某个名人的“故里”的理由是因为他曾经在这生活过,这明显是一个错误,如果详细的对全国名人故里进行一次普查的话,可能某些地方的景点是不符合故里真正的含义的;三是可以提高本地的知名度,经济利益的驱动,区域经济的竞争,或者说白了点就是因为钱所引发的一系列好处。有了名人故里的称号,观光旅游的收入自不必说,重要的是增加了招商引资的砝码,这其中也涉及到官员政绩的考核。各种利益的交错造成了今天对名人故里这场无硝烟的战争。
武山为什么官方没有论证是不是唐王故里这个问题,大概是武山的官员和学者不想被卷入没有多大意义的名人故里之争,而民间学者一致研究考证关于唐王故里是否在甘肃武山,也是想尽自己绵薄之力,让唐王真正的灵魂找到被人迷失已久的家。这大概就是他们整理研究唐王故里在武山的最朴素的愿望罢了。此文非本人文史文献之作,纯属个人认识随感,望各路方家不必深究,仅为交流商椎之用,阅之,能博书生鸿儒一笑足已。
识别二维码,关注天水新时空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