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天水文化 > 石窟文化
牛勃:甘谷大像山大佛窟木楼考

时间:2015-05-28 09:09:47  来源:甘谷县文广局  作者:牛勃  浏览量: ; 字体设置:
热点导读:   甘谷大像山大佛坐落于高约200米的崖壁间,是全国相对地面高度最高的大佛,为石胎泥塑。经考证,石胎雕于北魏时期,泥妆塑于盛唐年间。大佛整个身躯为半圆雕,高23.3米

     甘谷大像山大佛坐落于高约200米的崖壁间,是全国相对地面高度最高的大佛,为石胎泥塑。经考证,石胎雕于北魏时期,泥妆塑于盛唐年间。大佛整个身躯为半圆雕,高23.3米,宽10.2米,面相庄严,躯体厚重,静穆慈祥,两眼平视,手施拔济众生印,足踩莲台,作善跏趺坐于束腰须弥座上,造型精美,是全国大型石窟造像中为数不多的珍贵文物,自古为丝绸之路著名胜迹,大像山也因之而成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甘谷地处佛法东渐的必经之地,大佛以及窟东一连串平顶方形禅窟,较好地保存了佛教传入中国时最早的窟龛式样,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魏晋南北朝时,佛教逐渐兴盛,北朝时期全国范围内名山胜地凿窟造像之风大盛,大像山石窟就是这一时期的产物。大像山石窟虽没有确切的始凿年代记载,然据现存洞窟形制和《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论述,大像山早期石窟的创凿在北周之前应该是没啥问题的。还有一个重要的旁证是北周保定五年(公元565年),大都督李允信在麦积山“为亡父造七佛龛”,其规模宏大,堪称麦积山石窟之首。时著名文学家庾信专门撰《秦州天水郡麦积崖佛龛铭》以记其盛,文中有“异岭共云,同峰别雨,冀城余俗,河西旧风”句。该铭通篇言开窟造像之事,寻绎文义,则甘谷当时石窟之建,堪与麦积山佛龛先后辉比者,在冀城非大像山石窟莫属。而冀城正是北周时甘谷的旧名。

  从大佛龛开窟塑像至唐末,大佛窟没有木楼的记载,整个中国石窟也没有这方面的记载。中国石窟寺研究专家宿白先生在《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中通过大量资料论证认为:“9—10世纪,石窟开凿渐趋衰落,窟前接建木构堂阁的做法开始流行。”在全国,乐山、敦煌等地的石胎大佛,都是在宋代加架楼阁,并在面部妆泥塑作。今大像山大佛窟壁存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立《重建大像山碑记》,文曰: 

  大像山者,邑城西南山古佛也。山开陡出石像,高百二十余尺,覆以重楼数层。肇于宋嘉祐三年,迄今八百余岁,地方于以庇神庥焉。同治初,经兵燹,佛楼被焚,露立八载,无复起宇者。任于庚午正莅斯邑,议重建之。其工巨,需数千缗。募之各统戎,慨然诺。任督其事,率会首等,越五月而工乃成。非致侈言焕然,亦聊以蔽风雨云。是为记。

  文中“任”为时伏羌县令强任,这是一位对大像山建设保护极有贡献者。宋嘉祐三年为公元1058年。这段文字既是正确的,也是错误的,正确与错误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对上述文字如何断句。

  “大像山者,邑城西南山古佛也。山开陡出石像,高百二十余尺。覆以重楼,肇于宋嘉祐三年,迄今八百余岁,地方于以庇神庥焉。”

  这种断句是正确的,也是符合历史事实的。宋嘉祐三年,大佛“覆以重楼”,“迄今八百余岁”,符合中国石窟寺的发展历史,也符合大像山大佛窟楼阁的历史。宋嘉祐三年(公元1058年),大佛窟前兴工建成楼阁保护佛身,同时又用泥塑技艺重妆佛身。从此,大像山兴建木构殿宇,并在所有窟前兴木架阁,成一时之风。

  “大像山者,邑城西南山古佛也,山开陡出石像,高百二十余尺,覆以重楼,肇于宋嘉祐三年,迄今八百余岁,地方于以庇神庥焉。”

  这种断句便有问题,将大像山大佛窟的开凿历史推到宋代,将开凿年代、妆塑和覆楼的年代混为一谈,便既不符合中国石窟,特别是大型石窟的开凿历史,更不符合大像山大佛窟的开凿历史。却是这种错误和讹传,为研究大像山的开窟造像缘起平添了许多麻烦。

  “覆以重楼”。嘉祐年间的“重楼”究竟几层无记载可考,不得而知,民间传说最早为七层,七层符合佛教仪规,亦非空穴来风,口耳相传,似有一定道理。

  明·叶应甲《伏羌县志·地理志·山川》载:“大像山:在西南三里,巅止有佛,就崖刻像,高百丈……上覆以楼,今楼废。”

  该记载表明,至《伏羌县志》纂成的明熹宗天启七年(公元1627)年前,大佛楼已毁,楼层数依然未记。

  清·巩建丰《伏羌县志·山川》在“八景”条下有:“悬崖大像:山顶有石佛像,高百二十尺,覆以重楼七层,仰楼云汉,一奇观也。”

  巩建丰《伏羌县志》的记载清楚地表明,这时,清乾隆十四年(公元1749年)大佛窟前的木楼为“七层”。而这“七层”,很可能就是明时已废的“重楼”,宋时始修未记的“重楼”。

  清乾隆四十六—五十年间(公元1781年—公元1786年),县令杨芳灿主持重修大佛窟楼阁。工成,杨芳灿撰《大像山佛龛铭并序》,文中有:“琉璃耀日,七重雀目之窗;金碧凭霄,百尺蛇鳞之角”句,由是可知,杨芳灿主持所建大佛窟楼阁亦为七层,且每层有一窗。

  清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回民举行反清起义,义军上大像山,毁塑像,焚大像楼及全山梵宇祠庙。此为大像山有史以来最大之劫难,除大佛以外的塑像和木构建筑无一幸免。

  清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县令强任“募资兴修,一复承平之旧”,将大佛楼由九十年前的七层限于财力改建为五层三间。此事由平襄刘伯龙撰《重修大像山碑记》立于大佛窟左侧窟壁。与此同时,同治十年(公元1871年)修无量殿,有魏观象《重建无量殿叙》记其事;修圣母殿并山门,有骆维祺《重建大像山并关圣殿碑记》述其事;修玉皇阁,有原筮贞《大像山创修玉皇阁记》述其事。

  大佛露立八载之后,大佛窟楼阁由七层变为五层,虽有删削,而气象不减。民国安履祥《甘谷县志·山川》载:“文旗悬崖间凿佛像一尊,金容彩衣,辉映渭川。高约十丈余,足趾一甲之大,直如箕;一指之大,巨如瓮。清末,右手一指堕,坏护身层楼一间。”这条记录包括了这样两条信息,一是大佛窟楼阁至此已成危楼,二是这时的楼阁距大佛极近,甚至有几层就在大佛手指之下,要不,是不会因指堕而“压塌层楼一间”的。

  民国九年(公元1920年),海原特大地震波及甘谷,大佛五层楼阁木架倾塌。先因指堕而成危楼,再遇地震,同治十年(公元1871年)兴建的五层三间楼阁寿终正寝。

  民国十年(公元1921年),李绣鎕等人募金重修大佛楼阁,将原五层三间楼阁改为三层五间。民国安履祥《甘谷县志·建置·宫祠寺庙》载:“护身楼共三层,楼宽五楹,允称巨工。”苦于财力有限,这时的三层楼阁基本上是利用原有材料作了一些删改,其简陋有民国年间照片为证,它和同治年间的五层楼是不能比的,更是和嘉祐时的七层楼阁不可同日而语的,甚至,已算不上严格意义上的楼了,只是一个防雨设施罢了。

  此后半个多世纪,由于缺少必要维修,至1977年时,木楼全毁,大佛露立,为保护大佛不致风雨侵袭,僧众于当年和1979年两次给大佛全身裹罩塑料布遮风挡雨。1983年10月,修复大佛窟龛,补塑大佛手足,增修窟前平台、栏杆。大佛窟楼阁至此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关于甘谷大像山大佛窟楼阁,历代方志和有关典籍的记载是一个方面,为数稀少的民国照片是一个方面,但更重要,更有价值的还是大佛窟内至今保留的历代楼阁修建时开凿的椽眼、梁眼和其他窟眼,它们是大佛窟木楼曾经存在的最重要的资料和最有力的佐证。这些窟眼不仅多,而且密,稍加研究发现还有一定的规律,左右两侧的窟眼大致对称分布,而窟后大佛头顶的上下两排椽眼极为整齐。估计宋嘉祐年间的七层楼阁,或者清同治年间的五层楼阁,是将整个大佛完全置于楼阁内的,是名副其实的石窟寺。正因如此,才有“清末右手一指堕,坏护身层楼一间”之事。大佛窟木楼的意义,除起装饰作用外,最为重要的作用还是“护身”。

  理清大像山大佛窟楼阁的演变,不仅对于我们认识中国石窟寺的演变有重大的意义,而更重要的还在于鉴古知今,吸取古人的成功经验,加强对大像山大佛这个“国之瑰宝”的保护,让祖国优秀的文化遗产魅力永存、代代相传。(责任编辑:王三强)

发表评论 共有 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刷新 匿名发表
合作:天水天磊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 | 甘公网安备 62050202000148号|
Copyright © 2005 - 2010 Tianshuixinshikong. All Rights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