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诗歌八骏诞生:文学陇军又一“千里马”

2012-07-05 来源: 浏览量:

  甘肃“现代”诗歌传承

  “‘甘肃诗歌八骏’是甘肃诗人第一次以一个群体的姿态在中国诗坛的集体亮相。”甘肃作协副主席、甘肃诗歌八骏评委马步升很强调“甘肃诗人”这一称谓。

  他说:“八骏”品牌的连续推出,打破了甘肃文学自古以来的单兵作战状态。“按理说,文学从来都是以个体姿态出现,代表个体文学价值的艺术形式,但不可否认的是,有着相近文化背景和艺术趣味的创作群体,如果获得某个群体的名号,所产生的聚合效应是优于个体的。”

  遗憾的是,自古甘肃就缺这样聚合效应优于个体的文学群体。

  “除了唐传奇的‘陇西三李’,几乎所有人都是以个体身份单独面对中国文坛的。虽然对中国文学史产生重要影响的一些文学群体也有甘肃文学家的加盟,比如明朝‘前七子’的李梦阳,‘嘉靖十才子’的赵时春等,但他们都是‘加入者’,并不具有地域文化的意义。在漫长而辉煌的中国文学史上,甘肃文学家缺少文化上的血脉传承。”在马步升看来,甘肃文学上的血脉传承始于“现代”。他说甘肃当代文学是借“外地人”之手发轫并繁荣的。

  李季、闻捷等一批受过现代文学教育的人在新中国成立之际涌入甘肃,这对于甘肃当代文学有着标志性意义,正是他们的加盟,激活了甘肃沉寂已久的文学传统,而在当代文学的前三十年,正是这些人组成了甘肃作家的主要阵容。

  甘肃本土作家终于在上世纪八十年代集中“爆发”。

  “以戏剧打头,诗歌随后,继之以小说、散文,一批批带着鲜明甘肃文化印记的文学作品冲出甘肃,走向全国文坛。其中,诗人的阵容最为齐整,代际传承最为明显。”马步升说40后、50后、60后、70后乃至80后,每一个时间段,都有一批创作者,都有自己的代表人物,而以当下的创作活跃度和阵容而言,60后无疑担负着承前启后之重任,70后则已浮出水面,“甘肃诗歌八骏”也印证了这一趋势。

  不过,马步升口中“担负着承前启后之重任的甘肃60后诗人”中的很大一部分却因为一条硬性指标被挡在了“八骏”之外。这一点也是让评委高平深感遗憾的地方。“人邻、 阳飏他们都因为年龄限制而没有进入。”

  如果说“甘肃诗歌八骏”的奔腾而出,是文学陇军继“甘肃小说八骏”后再一次寻找“千里马”的重磅出击,那么,在高平眼中,这样的“寻找”还得继续。

  原因只有一个,“甘肃诗坛缺少标志性的领军人物”。

  高平算得上是甘肃诗坛为数不多的老诗人了,在他文学创作65年的历程中,诗人是他获得的第一个头衔。在他眼中,从解放初到现在,甘肃诗歌的发展可以用“极大”一词来概括。“印象中,解放初期甘肃诗人数量极少,像夏羊这样有名气的就更是屈指可数。而现在,甘肃诗人群体数量大概在200人左右。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全国的那些诗刊上,几乎没有一个月会没有甘肃诗人的作品。”

  在这一点上,马步升和高平有同样的感受,他说:“甘肃诗歌大省的名号并非甘肃人自封,而是来自甘肃以外的评价。甘肃人血脉里虽有谦抑或孤高,但还不足以产生自我命名的冲动或勇气。当然,是否诗歌大省,只是一个说法。但单凭印象说,甘肃诗人在有了‘诗歌大省’这个名号的二十年时光里,其活跃的程度,至少是配得上这个印象的。无论随手打开哪一家专业诗刊或综合文学刊物,差不多都有甘肃诗人的身影,在很多情况下,甘肃诗人的作品还占据着刊物的重要位置。”

  ■本报记者 雷媛

识别二维码,关注天水新时空

热点推荐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