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淌着古羌人血液的武山旋鼓舞

2012-03-15 来源: 浏览量:

  原生态的武山旋鼓舞

  据武山县文化馆工作人员介绍,在演变过程中,武山旋鼓舞可分为北部川区和南部山区两类。北部川区旋鼓舞的特点是先“撺神”,由“司公子”“跳大神”,然后鼓手们组队形围火堆而“旋”;南部山区旋鼓舞的特点是在旷野山地“旋”,沿着崎岖山道,蛇行蜿蜒,鼓声回旋。武山旋鼓舞虽然各村都有,但其中滩歌镇最为盛大。滩歌古时为羌人对歌的“歌滩”,后人便将此地叫做“滩歌”。每年春末夏初,由牧童稚子在各村寨敲鼓先行娱乐,致兴酿潮。端午时节为“旋鼓”高潮,五月初一,四面八方的人们穿着节日的盛装赶到会场,等候各村旋鼓队的到来。旭日东升,装扮好的旋鼓队敲着羊皮鼓汇集在开阔滩地,摆开阵势展示各自的技艺。旋鼓队们表演的套路有很多种,各个套路的击鼓声点、节拍和步伐不同,有“狮子滚绣球”、“二龙戏珠”、“太子游四门”、“齐五乱点兵”等。夜晚来临,各村都进行“点高山”活动,就是把端午节前全村人准备好的柴垒得很高,全村老少兴高采烈地围在“高山”周围,由一人反穿皮袄扮成羊倌的模样,领着同伴烧香许愿,祭奠山神,祈求神灵保佑,来年五谷丰登,辟邪驱魅。村上德高望重的老人点燃“高山”,鼓手们围着火堆“旋鼓”,往火堆中投“高山馍”,直到“高山”燃尽。

  旋鼓舞保护传承难度大

  武山旋鼓舞历经千百年,脉传谱系十分复杂,其传承是非家族性的,在传承的过程中以自愿为特征,多为社会性松散型。旋鼓舞艺人常师出多门,师承关系也很少有纯粹的一脉相承,而是呈网状的交织传承。据县文化旅游局不完全统计,全县有较大影响的民间艺人约有36人,其中有代表性的传承人有5人。代表人物为洛门镇的曹真、滩歌镇的代三海和代思贤等人,年纪小的也有50岁了。

  武山县文化旅游局局长王京生担忧地说,武山旋鼓舞这一古老的民间舞蹈正面临逐渐消失的危险。近20年来,由于年青人大多不喜欢旋喜舞,武山旋鼓舞面临失传的境地。为了保护武山旋鼓舞,武山县文化馆计划:成立武山旋鼓舞保护协会,进一步全面深入细致地开展普查工作;采取措施保护身怀绝技的老艺人,发挥他们的“传帮带”作用;鼓励帮助组建规模较大的旋鼓舞队伍;培养一批技法精湛、本领过硬的武山旋鼓舞传承人;保护民间制鼓手工艺者;评出县、乡、村三级旋鼓舞传承人,并相应发放特殊津贴。

识别二维码,关注天水新时空公众号

热点推荐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