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四月,春回大地。4月7日上午,我们来到了位于武山县四门镇的西梁旱作农业综合示范区,站在示范区的山梁上,放眼望去,山梁两侧的梯田上绿白相间,好一副大自然生机勃勃的初春景象。田地上覆盖的白色地膜,和山峦间成片高低起伏的油菜花将层层梯田装扮的犹如余音袅袅的琴弦,好似再向大地吹着丰收的交响曲。
武山县农业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近年来,武山县因地制宜,采取“四顺应、四强化”全力加快旱作农业示范区建设,建成了西梁两年三熟粮菜高效生产技术示范点等集万亩全膜玉米、万亩正茬及复种蔬菜和万亩全膜原膜二次利用免耕栽培一体的高产、高效、优质多元化旱作农业综合性示范区。西梁旱作农业综合示范区涉及四门、洛门、城关3乡镇25个行政村,5450户26160人。经过近十年的发展,该区域已成为集万亩全膜玉米、万亩正茬及复种蔬菜和万亩原膜二次利用于一体的高产、高效、优质、多元的旱作农业综合性示范区”。
据了解,西梁区域光、热、水资源较为丰富,复种短茬秋菜条件优越。为了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改变传统单一种植粮食作物生产方式,提高旱作农业水平,农技人员通过不断试验示范,积极引导群众调整作物种植结构,大力推广全膜双垄沟播、间套复种、轮作倒茬等旱作农业技术,已形成“4321”协调平衡的种植结构,即在正茬作物种植面积中,全膜玉米占40%,冬油菜占30%,冬小麦占20%,正茬豆角占10%,逐步形成了多种粮—油—菜、粮—粮—菜的高效种植模式,不断优化了种植结构,实现了粮、油、菜协调均衡发展,实现了自然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武山县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人员告诉我们,近些年,农技部门积极开展全膜玉米、小麦、油菜、豆角、菜瓜等作物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每年引进试验、示范玉米等作物优良品种约30个。通过多年不断优化各类作物品种结构,使这里形成了新技术、新品种集成推广的旱作农业综合示范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