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县干部》作者论文再走红:复印店被哪里人掌握?

2015-04-15 来源:南方都市报 浏览量:

  后来,我把调查内容分成了两篇论文,一篇就是现在网上传的《新化复印产业的生命史》,另一篇叫《“新化”现象的形成》,发表在《北京社会科学》上。这两篇论文对我意义很大。北大要求博士生毕业要发表两篇论文,实际上我就发了这两篇。后来我就挂职去了(见前文)。所以这两篇跟我毕业关系挺大的。

  “没写二手复印机的走私问题”

  南都:调查过程是如何展开的?

  冯军旗:我把调查对象扩大到北京市8个高校以后,做了两方面工作:一个是在学校里发调查问卷,主要是为了看新化复印行业(在高校)到底有多大市场占有率?另一方面,我对他们进行了大量的深度访谈。导师要求写5000字就行了,我一下写了两万字。

  南都:遍布全国各地的采访对象,比如产业元老邹联经,是怎么找到的?

  冯军旗:当时主要采取的是“顺藤摸瓜”的方法,顺着一个线索不断往下追,通过人来找人。访谈中我就发现这个行业有几十年的发展史,各个阶段都有现象特征和代表人物。很多产业元老在广州、深圳、珠海,就通过电话访谈。电话一打就是一两个小时。

  几个元老的访谈对论文的形成作用很大。比如,现在在日本做复印机贸易的邹联经,他很有头脑,对这个产业的发展起了决定性作用,又健谈。邹在这个圈子里名声很大,顺着他也接触到了其他采访对象。

  南都:有遇到什么难处吗?

  冯军旗:这个行业最关键的问题是二手复印机的合法性问题,我的论文回避了这个问题。现在国内大部分复印机用的都是日本、美国淘汰的复印机。那里的复印机是定期淘汰制。但他们复印机的质量太好了,淘汰以后的性能和复印质量都比国内的好太多。

  日本、美国的二手复印机运到中国,相当部分是走私进来的。这其实是复印产业的终端。我论文里只提到,他们偶然从一个台湾人那里购买旧复印机。但有新化人在从事走私生意,有人为此付出了代价,比如被判刑。

  有些发了家的采访对象不愿意谈,这也是一个问题。比如当时在广州有一个做二手复印机生意做得非常大的人,很低调,不愿意谈。但他对行业发展是很重要的人。我就找邹联经,让他推荐一下。

  “血缘、地缘、师徒制都是特色”

  南都:新化的复印产业为什么扩张得这么快?

  冯军旗:师徒制是一个主要因素。这种在中国源远流长的制度,在新化也是地方传统,比如泥瓦匠、木匠等。师傅不断带新徒弟,而徒弟掌握技术成了师傅后,也开始带徒弟,如此不断循环。徒弟有固定的年限,一般是三年;固定的工资,一般是三年一万到一万五不等;包吃包住等。很多新化人都是从学徒做起,最后独立经营。

  另一个就是血缘、地缘的纽带作用。新化人总结过他们是“亲带亲、邻带邻、友带友”。一个人出来干复印挣了钱,就会把更多的新化人带出来。这也是可复制的、绵延不断的过程。

  师徒制和地缘纽带效应,导致了新化复印产业的原子式扩张。

  南都:这个群体的内部关系怎么样?

  冯军旗:新化人在异乡实际上形成了一个“地缘社区”,相当于把家乡搬到了大城市里来。他们不仅在一个地方做生意,一般也在一个地方住。比如北大清华旁边的平房区,就集聚了很多在海淀各个大学开复印店的新化人。

  这个社区内部关系紧密,但也有竞争。这也是地缘纽带的悖论,他们多带出一个人,实际上增加了自己的竞争对手。这在一方面也导致了复印价格的一再降低。

识别二维码,关注天水新时空公众号

热点推荐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