碉楼依旧在 浩气耀千秋

2011-06-19 来源: 浏览量: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在武山考察记 

■杨建全 聂中民

  


从武山县城乘班车西行,至山丹、车家川公路中段,细心的旅客会发现,在绵延横亘于公路西南侧的广武坡半山腰,赫然屹立着一座台墩状夯土建筑,我疑心那是一座碉堡,出于对家乡名胜古迹的挚爱,决心以后一探究竟。
二零一零年正月初七下午,我专程来到广武坡下考察。空旷的山野枯草满坡,北风呼呼,寂静得有点怕人,我壮着胆子沿一条羊肠小道蜿蜒而上,脚下是疏松的黄沙土,裤管刷动着草茎上的尘土,全身被染成了土黄色。到达目的地,果然不出所料,那正是一座土木结构的碉堡。它坐落在一个平台上,略呈正立方体形,中空,总高5.35米。分三层,下层是基础部分,为板筑夯土墙,高2.15米,墙体底部厚1.4米,上部厚1米,底边外沿长6.3米、宽5.8米,东北角有一缺口,应为出入门户;中层是主体部分,为土坯(当地叫“基子”)草泥砌筑,高2.1米,厚1米,外沿长5.2米、宽4.5米,四面墙体上各有三个射击孔,其中上二孔齐平且等高,可站射,下一孔低,可蹲射,三孔齐射可形成倒三角状火力点;上层应是顶盖部分,也为土坯草泥墙,塌损严重,残高1.1米,厚约0.5米。从内部上、中层墙体之间的凸台和中、下层墙体之间的卯眼来判断,原先的中、上层之间和中、下层之间应搭铺有木椽、木板。上层应有女墙垛口,主要用于瞭望、射击,还应有上盖,以防日晒、雨淋;中层主要用于住人、防守射击。
小时候在电影里看到的碉堡竟然在这里出现,我心中那把好奇的老瘾被过得痛快淋漓。同时,新的疑问又随之产生:是什么人在此荒野之地孤零零地修了这座碉堡呢?从地理位置来看,广武坡山丹乡和鸳鸯镇之间,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是拱卫武山县城西部的一道天然屏障。据史书记载,东汉光武帝刘秀曾派大将来歙屯兵于此,三国蜀将姜维和魏将邓艾曾大战于此。古代有一种用以瞭望敌情的叫“堠”的军事建筑,此座碉堡从风化程度来看,显然不是。它位于广武坡南侧半山腰,西阻虎踞龙盘广武岭,北控滔滔浊流渭河水,东镇县城西郊山丹铺,四面开阔,居高临下,易守难攻,显然出自专业军事人员之手。记得《武山县志》曾记载有国民党当局在此一带大俢碉堡阻击红军之事,那么,它是不是当年革命的历史遗存呢?我带着这样的疑问,在夕阳最后的余辉中结束了考察,乘车返家。
  到家一查,果然在《武山县文史资料》和《武山县志》中找到了相关记载:民国24年(1935年)6月,为阻止红军北上,国民党军事委员会派别动队进驻县府,逼县长赵英日夜赶俢碉堡,仅洛门至山丹一线就筑碉堡20座,有班堡、排堡、连堡等规格。由此推断,山丹广武坡的这座碉堡应该是上书所载20座中的其中一座了,也应是惟一幸存至今保存较为完整的一座了。尽管它存留的时间还不算太长,但我还是惊叹在我的业余考察中,文献记载和实物资料如此吻合的情况还是第一次。后来,我再次进行了考察、走访,有两位年逾古稀的老人告诉我:这座碉堡的所在地叫“西盐坪”,在山丹镇西南一个叫“东方屲”的地方也有一座同样的碉堡,只是后来被挖平了。自他们记事时就有,也不知修建于何时。
   不管我的判断是否正确,但这处残存的历史遗迹和有关文献的历史记载,还是给我打开了一段被时光尘封的红色经典,领我走进了中国革命的那段峥嵘岁月,我更真切地体味到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壮举——长征。是啊,七十五个春秋的斗转星移、风霜雨雪,已使这座土木结构的碉堡残破不堪、岌岌可危,它像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默默地屹立在那里,用无声的语言诉说着那段悲壮的历史。1934年10月,由于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领导,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一方面军的第一、第三、第五、第八、第九军团及后方机关八万人,撤离中央根据地,从江西瑞金出发,实行战略转移,开始了长征。经月余,突破敌人的四道封锁线,但损失也很大,从开始长征时的八万人减少到三万人。在毛泽东的坚决主张下,中央红军放弃了与湘西贺龙、任弼时、关向应等领导的二、六军团会合的计划,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1935年1月,红军占领了贵州遵义后召开了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领导,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改变了在川黔建立根据地的决议,决定渡过长江,在川西北创建新的根据地,从此红军节节胜利,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翻越了终年积雪的夹金山,于六月中旬到达四川懋功,与红四方面军胜利会师。之后,统一了分歧意见,将一、四方面军混编为左、右两路军,中共中央直接率领右路军,红军总司令朱德、总政委张国焘率领右路军,继续北上,创立川陕甘苏区根据地。

右路军历尽艰辛,走出来杳无人烟、气候变化无常的茫茫草地,歼灭了胡宗南部四十九师,攻占了包座,打开了进军甘南的门户,逼近甘南,可是张国焘率领左路军到达四川阿坝地区后却按兵不动。中央遂将右路军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继续北上。岷县的天险腊子口,越过岷山,进入漳县,逼近武山县南部地域。于是在中国革命的光辉历史上,就有了红军队伍四过武山的壮举。

武山山丹至洛门通道要冲的20座碉堡,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修建的。从文献记载来看,当时的国民党军事委员会,面对势不可挡的红军革命洪流,很是惊慌,急忙派别动队进驻县府,一面逼县长赵英日夜赶俢碉堡,一面调兵遣将,布防狙击,企图将红军消灭在武山县境内。其实,早在1935年1月1日,武山国民党当局就开始编查保甲户口,至4月下旬完毕。全县共建广武、合河、桓道、渭阳、歌里5乡及新兴、洛门2镇,140保。6月,成立县壮丁队,各乡镇长兼大队长、保长兼中队长、家长兼小队长,开始集中训练壮丁。7月,国民党12师补充团驻县城大佛寺,举办保甲人员训练班。24师汤耀南团为阻击红军,驻武山布防。9月21日至27日,114师640团、642团进驻武山,师长牟中珩驻天爷庙。

可是,尽管当局煞费苦心,却收效甚微。1935年9月25日,毛泽东、彭德怀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陕甘支队),从漳县新寺镇过龙川河步入武山境内,沿途经北顺、苗丰、马力、杨坪、王家门、付家门到达鸳鸯镇的丁家门宿营。26日凌晨,通过鸳鸯镇,突破敌人封锁线,渡渭河上北山,当晚宿营鸳鸯费家山、水家沟一带,毛泽东住在费家山一农户家里。27日,翻越祁家岘梁,沿武山、陇西交界地,经榆盘、庙儿沟、下堡东进入通渭县的榜罗镇。由此可见,毛泽东领导的红一方面军在经过武山时,巧妙地避开了敌人重点布防的区域,选择了布防薄弱的鸳鸯镇,比较顺利地强渡渭河北去。红军经过时,还在沿途书写了“反蒋抗日”、“打倒鲁大昌”等标语,在武山人民的心中播撒下了革命的种子。这是第一支经过武山的红军队伍。
9月28日,中共中央在通渭榜罗镇召开政治局会议,决定以陕北作为领导中国革命的大本营。据说在榜罗镇,毛泽东挥笔写下了那首著名的“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纵观长征,红一方面军的经过武山,标志着英勇的红军已完全突破了国民党的围追堵截,而国民党的围追堵截已是强弩之末,此后,南起马力、滩歌、四门、温泉,东起洛门、廖川,西至鸳鸯,北至榆盘,又有三支红军队伍经过武山。武山,这座位于西北一隅的小县,竟是这样的和中国革命的历史息息相关。|1935年12月,为了阻止红军的再次到来,国民党第一师胡宗南某团驻洛门。

识别二维码,关注天水新时空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热点推荐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