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平凉旧文化的摇篮——私塾

2012-03-06 来源: 浏览量:

 

  二、教材与教法

  私塾里没有统一的教材。初入学的学生,一般要先读《三字经》、《百家姓》、接下来便是《千字文》、《弟子规》、《四言杂字》、《七言杂字》、《小学韵语》、《朱子治家格言》、《纲鉴》、《幼学琼林》等,继而就得读四书五经,即《论语》、《孟子》、《中庸》、《大学》、《书经》、《易经》、《诗经》、《礼记》、《春秋》。

  私塾里对学生练习毛笔字要求很严格,初学者都是由老师打影格,学生照着写,字间必须写小楷。接着便是临摹字帖,一般临的都是颜、柳、欧、赵等体。有些私塾还教珠算,从加减到乘除,都是塾师授口诀,学生自己练习。

  私塾的教学方法是注入式的,根本不讲什么心理教学。塾师教课一般都是先生教一句,学生念一句,然后就死记硬背。学生每天早晨到校后,都要依次向塾师背诵头一天教的课文,背会了才教下一课。学识好的塾师,还边教课文边讲解,学识差的就只教不讲了。如果背不会,就得挨板子,背的越生,挨的越重,第二天早上还得重背。每本书教完了,还得背通书,即从头至尾通背一遍。私塾里塾师对学生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所谓“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是也。塾师对学生可以随意体罚,体罚的主要方式就是打,书背不会要打,字写错了也要打,不听师训、逃学玩耍者,都得挨打,这就叫“不打不成器”。打学生用的是戒尺,俗称板子。戒尺有木板做的,有竹片做的,还有铁做的。戒尺的两面都写有字,有的正面写着:“不打有志之士”,背面则是“专打无耻之徒”,还有写其他意思的。凡是上过私塾的人,没挨过板子的,确属非常罕见。有些顽皮的学生经常犯学规,知道自己又得挨板子,便预先用花椒搓擦手心,以麻减疼,打完了赶紧把手贴到墙上去冰,其滋味必不好受。有的塾师,除打板子外,还要罚跪,跪时头上还得顶几块砖头,一跪就是几个小时,这对小学生来说,可谓摧残甚矣。

  三、追节与假期

  私塾里把给塾师缴学费送礼品称作“追节”。逢年过节,家长领上自己孩子,带上四色礼品和铜钱,去给先生追节,到时学生向先生叩头行礼,先生则向家长介绍学生的学业情况。对顽皮的学生,家长还得陪着受训斥。追节的时间,是旧历年关、清明节、端阳节、中秋节、孔子诞辰(古历八月二十七日)、腊八节。其中以孔子诞辰最为隆重,届时私塾里要大摆香案,上供“至圣先师孔子之神位”,献上果品,牲肉。学生只有在这一天才兴高采烈,欢天喜地的欢庆一番。私塾里平日不放假,也不过星期天,只在端阳节、中秋节、孔子诞辰之日各放假一天。夏收之时,放假数天,名曰忙假。冬至以后便正式放假,直到翌年二月初二才开学,这叫年假。

  四、一点浅见

   私塾是封建社会的产物,它在中国盛行了两千多年,对继承和传播民族文化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清末以后,随着社会的发展,它便很不适应了,特别是那一套封建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弊多利少不合潮流。但在当时新思想、新文化还未普及的地方,在一些有识之士的辛勤努力下,总算没有荒废育才之道。原灶君庙内王国祯老先生办的私塾里,有一名叫郭彦武的平凉籍学生(后改名郭刚,现名郭维真),解放初期,以河南财政厅长的身份回到平凉,专程拜访其师王老先生,对王老师的教诲之恩始终念念不忘。

识别二维码,关注天水新时空

热点推荐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