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县三岔镇:一座出现在林语堂笔下的陇上古驿
登上古堡残存的仍然高达六七米的鼓楼,我们果然看到了古驿城的轮廓。在民居之间显露着昔日的威势。
按地方志记载,昔日的三岔驿古城东西长约3.6里,南北宽约1.2里,民间有取天文地理之三十六天罡和十二地支的说法。它的城墙高3丈,宽8尺,虽为黄土夯筑,但不失坚固,更显苍劲古朴。据说驿城开5门,各城门之上均建有重檐城楼。驿城四角筑有墩台,其上有角楼。
按下古城不表,再说说坪上的这座古堡,它依坪而建,地势险要之极。在旧时,如有匪患相侵时,当地百姓便入堡躲避,凭险固守。但民国十八年(1929年),三岔驿的百姓却遭受了飞来横祸:在当年的农历腊月二十八,被国民革命军李松昆部追剿的一股乱军攻打漳县县城未果,遂西进三岔,百姓闻之逃离驿城,躲入城北大小二堡,乱军绕至堡后山顶,枪击炮轰,堡内青壮男丁凭借土枪土炮死守力敌,终因众寡悬殊,至晚堡破,乱军大肆焚屠,男女老幼死伤四千余众,居民几近绝迹。
近代漳县籍学者、诗人杨国桢曾撰写《哀三岔堡》曾有这样的浩叹:“君不见,断壁残垣荆棘生,阑干枯骨无人敛。又不见,长街大市昔繁华,至今人烟萧条犹冷淡。”
血腥的历史终归成为惨淡的记忆,在生命顽强的抗争中,诗人悲叹的长街大市又在三岔驿古城复现,并以其开放的姿态,接纳了方园几百里三州九县的客商来古驿城定居。
值得一提的是1937年9月,我国近代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王树民受管理中英庚款董事会的委托来甘肃考察,在路经漳县三岔驿时被古驿城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所吸引,遂留住数日,对三岔驿的历史文化、民风民俗、国民教育等进行了深入了解。
如今的古堡内早已变成了农田,虽然已是秋意正浓,但坪上仍然是生机无限。像油菜花般金黄的是柴胡,像苜蓿一样碧绿的是党参,像萝卜一样茎叶粗壮的是甜菜。在坪上我们还巧遇到一对挖土豆的老人,虽是高龄仍然不离劳作,听他们讲三岔镇的往事,感觉时光似乎也变得温婉起来,如同这样的深情:“故事里的人物笑容灿烂地从那些或简陋或精致的老屋里走出来,带着自己的妻小,带着谜一样的过去,然后烟尘一般消失。如今那些曾洋溢着温暖烛光的老屋,那些鸡鸣犬吠的庭院、那盘温热的火炕、那缕蓝色的炊烟、那扇雕花的窗棂都在无言中老去,而那些旧日的花园,有时还能开出一些灿烂如霞的记忆。”
文/图本报记者刘小雷
识别二维码,关注天水新时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