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县元墓群
漳县元墓群
“三王十国公”元墓群又称“汪氏家族坟”,位于县城南两公里的江古山麓,是元代开国功臣陇右王汪世显及其以下十余代儿孙的墓地,从公元1243年汪世显首葬于此到明弘治年间,汪氏家族共有三王十国公等 200余人长眠于此。墓地因其规模大、历史长、墓主身份高、陪葬品丰厚华贵而被专家誉为”海内之最“,现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随着形势的发展,漳县元墓群定将成为全区、全省乃至全国的文化旅游热点。
《汪氏家族谱》及有关资料显示,此墓群从公元1243年汪世显葬此祖茔始至明弘治十二年(公元1493年)止,在250余年间共葬120座坟、十四代00余人,占地面积14000平方米。墓群于1972年被发现,其墓为方形墓室、圆形穹顶,汉族传统的砖木结构,多数墓室四壁有雕砖镶嵌,整体形状又呈蒙古包状,具有明显的“蒙汉—家”民族大融合特色。在当时挖掘的29座墓中曾出土728件珍贵文物,其中元铜镜、彩陶侍俑、雕漆供桌、御赐金牌等物特别是元哥釉青花大碗均属国内少见文物精品。元墓群所呈现的汪氏家族的显赫鼎盛历史罕见,是元明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社会习俗、建筑技术以及少数民族与汉族大融合的实证。
它是我国截至目前发现的最大的元墓葬群,其无与伦比的历史价值令学术界广为关注。国家文物局已将其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元墓群位于甘肃省定西市漳县城东南两公里的徐家坪东坡地,系元代陇右王汪世显家族的墓地。占地面积三万多平方米,墓区呈三角形。从蒙古海米矢已酉(公元1249年)至明万历丙辰(公元1616年),历经十四代,计三百六十多年。据史书记载,汪氏系旺古族,金、元、明三代,累官多人,史书上有传记及列名者达三十余人。自金景定三年(公元1262年)至明弘治十二年(公元1499年),汪氏家族人死后,均葬于此地。在《重修漳县志》上也有“南山在城五里,一名汪古山,元陵右王世显墓在东麓”之记载。于元代统治者实行“薄葬”的墓葬制度,元代大型墓很少,汪氏墓群是我国保存完整且比较少有的家族元墓群,是我国最大元墓群,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被称为“海内之最”元墓群。
1972年的夏天,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从天而降,雨水从光秃秃的山岭上倾泻而下,汇聚一处,沿漳河咆哮而去。洪水退后,当地正在平田整地的群众在河岸边惊奇地发现一座座被水冲开的坟墓及塌陷的坟坑,在发现许多金银玉器的同时,也看到了墓穴中一幅幅精美绝伦的砖雕刻画。得知这一情况后,省文物部门有关人员迅速赶赴当地,专家们得出一个令人震惊的结论:这座占地面积约3万平方米的古墓,是元代陇右王汪世显及其后裔的家族墓地,为我国迄今发现最大的元墓群。
后来有关部门组织相关人员先后发掘清理墓葬17座,迄今共出土陶、瓷、铜、竹、木、金、银、玉、丝织品及墓志等文物735件,其中225件由省博物馆收藏。其中元代衣帽、木屋模型、花草飞鸟纹瓷坛、彩绘陶俑、双龙铜镜、玻璃莲花托盏、高足青瓷杯、蒙古民族服饰等极为珍贵,为国内同期墓葬所少见,极为珍贵。其中元铜镜、彩陶侍俑、雕漆供桌、御赐金牌等物特别是元哥釉青花大碗均属国内少见的文物精品。
考古发现据《汪氏族谱》及有关资料记载,从公元1243年汪世显葬此开始,至明万历四十四年(公元1616年)止,在370余年内,共有墓葬120余座,葬有汪氏家族14代200余人。
从考古发掘来看,其墓为方形墓室、圆形穹顶,汉族传统的砖木结构,多数墓室四壁有雕砖镶嵌,整体形状又呈蒙古包状,具有明显的“蒙汉一家”民族大融合特色。
现已发现、清理墓葬十七座,出土各类文物七百多件。其中以花草飞鸟纹瓷坛、元代的衣帽、木房屋模型等最为珍贵。墓冢由墓门、俑道和墓室三部分组成。墓室有卷顶、方形覆
斗顶、 顶式等形状,还有竖穴土坑墓、墓室内的壁画,反映了当时流传的神话故事,画像砖反映了墓主生前的生活场面,砖雕的天马、白鹤、飞天、牡丹、花草等形象生动、另外,还有砖雕的二十四孝图案等。
从墓室结构看,汪家坟元墓群与宋墓相似,由墓道、甬道、墓室三部分组成。有方形、复斗顶或卷顶和盈顶式,并有竖穴土坑墓。墓室结构极为繁华,有反映墓主人和当地人民生活的画像砖,有神话故事的壁画,有刻有二十四孝图、鹤鸟、花草、天马、牡丹和飞人的砖雕。如M20墓,墓壁由刻花砖砌成,起基四平,自下而上交互垒砌。垒至1.5米左右后,顺壁砌成交错的7座回廊、楼台和仿木构门窗。门侧阍人侍立,门内刻着端坐的墓主人。楼上层雕仿木结构的斗拱、椽、檐、瓦垅。然后逐次分收。叠涩砌成攒尖顶,最高处悬铜镜。墓室置二棺,棺前置供桌,其上放盅、碟和供果等,棺左右也置供物。
1972年以来,甘肃省、漳县等文化主管部门组织有关人员先后发掘清理墓葬17座,迄今共出土陶、瓷、铜、竹、木、金、银、玉、丝织品及墓志等文物735件,其中225件由省博物馆收藏。其中元代衣帽、木屋模型、花草飞鸟纹瓷坛、彩绘陶俑、双龙铜镜、玻璃莲花托盏、高足青瓷杯、蒙古民族服饰等极为珍贵,为国内同期墓葬所少见,极为珍贵。其中元铜镜、彩陶侍俑、雕漆供桌、御赐金牌等物特别是元哥釉青花大碗均属国内少见文物精品。而那些反映当时人们生产、生活的砖刻及24孝人物,造形生动,形态逼真,表现的神话人物故事更是线条流畅、栩栩如生。还有大量的墓志铭,书体或篆或楷,遒劲有力。 元墓群所呈现的汪氏家族的显赫鼎盛历史罕见,是元明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社会习俗、建筑技术以及少数民族与汉族大融合的实证。这些文物及墓窑本身,为研究元代的政治、军事、文化、社会生活习俗以及建筑技术、房屋殿宇结构等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实物资料和文字资料。专家们指出,该处墓葬群不仅成为目前我国发现的最大的元代墓葬群,而且因葬仪丰厚而具有其他元墓不可望及的历史、科学和文化艺术价值。
历史背景元朝帝王的墓葬制度,在历史上是一个大改革,他们吸取了过去那种“穷天下之力以崇山坟,倾天下之财以充藏椁,尽后宫之女以殉埋葬”,以及其后“几经变乱,多遭发掘,形体暴露,甚至坟土未干,其坟墓已空”的教训,而采取保密的土葬方式,使后人无法发现。这种墓葬制度,比起糜费巨大人力、财物营建皇陵,无疑是一大进步,而汪家坟古墓群则为考察元代墓葬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汪世显原是金国巩昌便宜总帅,金国灭亡后的第二年(公元1235年),他所坚守的金国最后一个堡垒——巩昌(今陇西)城在被围数月后,粮尽援绝,危在旦夕,汪世显被迫出降。从此以后,汪世显及其儿孙们在蒙古人的旗帜下冲锋陷阵,效命疆场,在统一中国的战争及后来削平蒙古诸王的内乱、平定西南少数部落贵族的反叛中保卫西南、西北边境的历次战斗中屡建功勋,足迹所至,遍及陕西、甘肃、青海、四川及云南广阔地域。从汪世显到其曾孙五代,贯元朝始终,“为官者一百八十余人,其中王者三(汪世显、次子汪德臣、孙子汪惟正),公者十”,即著名的“三王十国公”。汪氏一门至少有3位“附马”(汪良臣、汪惟勤、汪隆昌)。他们父子兄弟相继担任“巩昌等24处便宜都总帅”,长期镇守西南、西北的广阔疆土,许多人荣膺最高军阶“龙虎卫上将军”(正一品)、“金吾卫上将军”(从一品)、“镇国上将军”(正二品)、“安元大将军”、“昭勇大将军”(从三品)、“明威将军”、“武略将军”等,其中多数担任过“便宜都总帅”、“都元帅”、“元师”、“掌军万户”等高级职务。,他们不仅在军事上居于显赫地位,而且在行政上也位高权重,掌握着中央及地方政府的重要权力,所任高级职务如中书右丞、陕西、四川、云南等行省平章及刑部尚书、工部侍郎等。文官序列中,官阶在三品以上有十五人。其生前或死后封赠“太师”、“开府仪同三司”、“资政大夫”(正一、二品衔)的多达30多人。历代朝廷对于外姓功臣封王,都十分审慎,有的明确规定不封外姓王。而元朝对于不仅是外姓,而且是外族的汪氏封爵如此之高,在我国封建王朝史上较为罕见。 据史料记载,汪氏家族源自徽州汪氏,从唐初汪达镇守巩昌,到元朝汪世显因功封陇右
王,历经唐、宋、金、元、明、清诸朝而不衰。金元之际,陇右处在金夏、金宋、金蒙战争的漩涡之中,生灵涂炭,民不聊生。汪世显在保全地方的前提下归附蒙古,使陇右地区结束了这场浩劫,可以说在促进民族融合、确保国家统一方面做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对此,西北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社科版主编、文学院教授胡小鹏和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王旺祥撰文认为,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其一,汪世显当时选择和平统一,保全了二十四城数十万军民的生命,使陇右社会很快恢复了生机,成为北方最为安定富庶的地区。其二,汪氏归附蒙元后,一直效命疆场,在统一全国的战争和后来平定蒙古诸王叛乱、开拓西南疆土的战争中屡建功勋,这对结束当时中国南北对峙的局面,使处在水深火热中的百姓早日得到安定的生活环境,是一件极大的好事。其三,汪氏家族在终元一代,作为西北重要的军功世家,在为国守土的同时,发展经济,贡献地方,为维护祖国西北地区各民族的团结,维护国家统一起到了积极而重要的历史作用。其四,汪氏在当地兴学重教,创藏书楼(注:此楼的藏书超过当时的国家图书馆),振兴汉文化,对西北民风、民俗、文化事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出漳县城向东南走不远,涉过漳河,就看见一片用土墙围起来的大约三万多平方米的土地,这就是汪家坟元墓群,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里埋葬着元代开国功勋陇右王汪世显及其十余代子孙,被考古学家称为“海内之最”。 汪氏简介战功赫赫“三王十国公”
公元13世纪,成吉思汗率领的蒙古铁骑席卷北方。汪世显原是金国巩昌便宜总帅,金国灭亡后的第二年(公元1235年),他所坚守的金国最后一个堡垒——巩昌(今定西市陇西县)城在被围数月后,粮尽援绝,危在旦夕。陇右百姓在金夏、金宋、金蒙战争的漩涡中,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当蒙古大军兵临巩昌城下,在皇子阔端保证“仁武不杀,能保全阖城军民”的前提下汪世显被迫出降,率军归附了蒙古,使陇右地区避免了一场更大的浩劫。 此后,汪氏对秦陇二十四城的统治得到蒙古贵族的认可,汪世显父子为元朝统一全国立下赫赫战功,在保卫西南、西北边境的历次战斗中屡建功勋,足迹所至,遍及陕西、甘肃、青海、四川及云南广阔地域。数十年金戈铁马,使他们一个个得以凭借战功而高官显爵,跻身于元朝统治集团的重要地位,开始了汪氏家族飞黄腾达的新时代。从汪世显到其曾孙五代,贯元朝始终,“为官者一百八十余人,其中王者三,公者十”,即著名的“三王十国公”。历代朝廷对于外姓功臣封王,都十分审慎,有的明确规定不封外姓王。而元朝对于不仅是外姓,而且是外族的汪氏封爵如此之高,足见对其宠信和亲密的程度。
汪氏一门有3位“附马”(汪良臣、汪惟勤、汪隆昌)。他们父子兄弟相继担任“巩昌等24处便宜都总帅”,长期镇守西南、西北的广阔疆土,许多人荣膺最高军阶“龙虎卫上将军”、“金吾卫上将军”(从一品)、“镇国上将军”(正二品)、“安元大将军”、“昭勇大将军”(从三品)、“明威将军”、“武略将军”等,其中多数担任过“便宜都总帅”、“都元帅”、“元师”、“掌军万户”等高级职务。终元世袭巩昌总帅府都总帅,军民兼制。他们不仅在军事上居于显赫地位,而且在行政上也位高权重,掌握着中央及地方政府的重要权力,所任高级职务如中书右丞、陕西、四川、云南等行省平章及刑部尚书、工部侍郎等。文官序列中,官阶在三品以上有十五人。其生前或死后封赠“太师”、“开府仪同三司”、“资政大夫”(正一、二品衔)的多达三十多人。
明洪武二年(1369年)大将军徐达西征,命冯胜取巩昌,时任巩昌等路便宜都总帅的汪庸坚守数日遂降,授昭勇大将军,仍任巩昌等路便宜都总帅,后改授安远将军指挥同知,钦赐金筒诰命,折奉公田24处,异姓家人72户,准其家世代相继承受。
识别二维码,关注天水新时空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