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天水秦州区《辛氏家谱》
辛鑫
辛公讳鑫字廉贞,天水西街住址,五代时后汉高祖刘知远天福元年勅授岷州同知,六品,寿世八旬有一,骸骨而宝凤山角下茔志。辛公门下第六十四代祖也。
辛金
辛公讳金,大明戊子科已丑会试副榜,举人。直隶秦州新街人。历任秦州同知,七品;江南镇江府同知,五品;户部主事,四品。为官廉直清史,复流移隆驿站,创修史志,什江南镇江府同知,邑人 之,诣国,奉表回上秦州春新街。为官清廉,奸臣陷害,天水西路宝凤山角祖茔志,天水南七十里林岱住址。乌牛坟坟志。明万历十七年皇亲授封秦州主事,东魏孝帝大臣辛大德二十三代穆孙。
大明万历年秦州同知皇表诏宣详悉注书
辛家山村址记
我辛家山村位于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牡丹镇南四公里之兴隆山,自秦岭主峰马蹄梁西向吴家尖嘴木星发祖,向西兑门出脉,垒垒落落,起起伏伏,如万马奔腾,以万夫不当之勇奔涌而来,气势磅礴,于红土眼罅猛然起顶,一分为二。一支向西北蝇子咀倒帐,向西沿梯山中枢出脉,于水滩里束龙换气,而炸山咀成鬼靠,分出堡子坡与舍坡洼木金二山。木战乾位而未合,故大局张家坟水口出丁字,祖位红土眼罅占甲字,乾甲丁合成木局,以补木位之不足。舍坡洼属金居坎位,金生水而气得。棱干场兑宫南行柳树巷虎腰中建神庙以解凶煞,为吾村又添风水也。一支向西南于黑鹰山成大八字而账外合,活坡洼与圆嘴坡成小八字而帐内合。内外和合,而尤向山河湾家沟大顶朝迎,金星履顶,成品字大案。舍(舍坡洼)堡(堡子坡)二坡若乳嘴,周遭出凉水泉、阴山泉、鸭崖泉、周崖泉、饭半泉五泉,五泉若汁。活(活坡洼)圆(圆嘴坡)二坡若臂,吾村即于怀抱。曹家沟、马家河湾二水交流出温家沟入稠泥河,瞒头嘴与石家山成龟蛇以把水口。故吾村钟灵毓秀,人杰而地灵也。
吾村东起红土眼罅,西至胡麻湾,北起宝凤山,南至黑鹰山,四址分明,今为行政村。村落暗藏三龟九盖四门八窗。会生宅基处为一龟,瓜崖下为一龟,石节子为一龟;石节子场为一盖,高里崖为一盖,舍坡洼山脚为一盖,大沟里为一,老泉路为一,庙坪咀为一,老场为一,李家坪为一,堡子坡脚下为一;陈家门,老院门,石门下,杨门坟;八窗为入村之路口,如棱干场,雀院里,庙坪咀,大沟里,麻地下,大崖,大滩子,曹家坟。层次分明。
今村落以烂泥滩为界,东曰东关里,西曰西头子。东向依此为陈家门、老院、老院门、新院、庙坪嘴、李家坪、雀儿下(老泉路)、大沟里、李子棱干;东南大阳沟、石家子(崖台子);向南大崖下、麻地下;西南家套下、瓜崖、曹家坟、羊毛坟、杨家庙,过河石家山;向西老场、棱干场、马莲套;西北上果院,正北雀院里,东北高里崖。
村之年代史无可考,谱记辛氏族人自唐宋元明四朝移迁于天水西南林岱,迁八分在明宣德九年(1434年)。村之其先有曹、陈、李、杨、谢、蒲诸姓居之。辛氏自秦州城迁入,始居兴隆山对面之庄窠洼,后代曹陈而居是。相传昔曹氏有龙虎昆仲,官高位显而其母丑陋。曹龙曹虎省亲归来,其母欣喜而走,随从问何人,曹龙曹虎齐声答曰蛮女。蛮女即为奴婢,母闻之大恚,坐庙坪嘴而咒曰:“曹龙曹虎,死不得归乡。”曹龙曹虎惊惧而逃,直上宝凤山,骑倒旌折,从此一去不返。又传,舍堡二坡乃是曹氏命脉,不可断绝。辛氏欲夺而窃掘之,日掘数丈,曹氏见之而诀曰“长”,二坡即会天然生长如初。辛氏后人无法,趁夜掘,得芦根,粗若碗沿,斩之,血如泉注,沿雀院里、烂泥滩向曹家坟流去,言流入坟则气脉不断,流入天河则愈加旺盛。眼见即将流入曹家坟,突见一犬奔出,将血液尽皆舔食,曹氏遂绝。然则今之有曹家坟、曹家沟、陈家门、李家坪、蒲家川地、谢家阴湾诸地名,并有五荒地沟为其之祖坟,至解放前尚有其后扫墓。宝凤山有旗杆梁,每当雨过天晴,梁顶鲜红如旗,传为曹龙曹虎落马折旌者,可知也。今村之辛氏属牡丹岩川一支,为大四六房之后。大房有油复下、崖台子、烂泥滩三伙局。其中油复下曾收一螟蛉之子张氏,姓未更,民国十八年(1929)分出大崖张家。五房迁于游龙川,其田产后归庙产,即今赏赐地(石家山)八十垧。六房有崖背里、羊毛坟两伙局。其余均为四房之后,计有李家坪、陈家门、麻地下、棱干场、人物家、大阳沟、上果院等伙局。后自李家坪分出部子家、背后场、十字坪;自陈家门分出老院门、新院、家套下、雀院里、照碑下;自大阳沟分出石家子、雀儿下;自上果院分出大园子、梁背后;又自大园子分出皂效镇下寨子;自石家子分出皂效镇慕水沟。今之辛家山辛张王共三姓,其王姓来自邻村王家铺,仅有一户;辛张不分家,人口已逾两千。
庙川林产记
庙川林位于今秦州与徽县之舒家坝,分九沟、一十八壑、二十又四簸箕湾,纵横千亩,昔为秦州辛氏私产,今属秦州李子园林区。
秦州辛氏源自山东栖霞,汉文帝时赦授皇亲为臣,迁徙天水,武帝时获楼兰功,祖望陇西。始祖武贤公,宣帝驾下大臣,官至破羌将军、太原伊海将军等。子孙八房,迁于牡丹岩川、四门川、洮州辛川三川。
其兴隆山位于宝凤山麓,属牡丹岩川。地势寒苦,为大房、四房、六房之后,多闯口外、下四川者也。故至今有“过了嘉峪关,眼泪哭不干”及《下四川》之小曲。其中有兄弟三人,长能文,饱读诗书,通古晓今;仲能武,拳脚功夫,刀矛娴熟;叔务功,生吞五毒,杖责无觉。三人结伴远上青海取得盐巴,肩挑背负,直下四川,靠贩运糊口。其中伯最羸弱,平日所负盐巴多均于二弟代劳,然入川几千里路亦不能胜也。
识别二维码,关注天水新时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