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阳川人 (四)---庙会文化
十三、庙会文化 庙会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历史悠久,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大小不一,时间无定,各地都有。而三阳川的庙会,大都集中在春秋二季农闲时节,然春季最多,也有六月三伏天的,冬季十月的,极为少数。通过庙会活动,可以洽商生意,包揽工程,探亲访友,交流生产技术经验,久别师生同学联系感情,畅叙旧情,青年月日男女亦可谈情说爱,自找配偶,小商熟食,设摊售货,所以说农村庙会是发展经济,交流多种情感的平台。 在清朝,民国时三阳川各地庙会都是每年两次,即正月间的朝山会,只有一天,由附近村庄秧歌戏班表演。其次是春台会,必顺请专业剧团演唱三天三夜,四天的很少有。近年来事随境迁,都将朝山会与春台戏会并为一次都演五天十本戏。请县以上专业秦剧团表演,水平很高,观众也多。有的是数村联办,有的一村独办。如张白村每年两次一村独办。如广应山一年一次,数村合办。 过去,由于交通不畅,三阳川的庙会只能请本地本县或邻近县的专业剧团表演,如天水城鸿盛社,甘谷县三胜社,秦安县蔡根福剧团,80年代后,交通方便,信息灵通,陕西易俗、甘肃省秦、新疆秦剧、陇西、成县等剧团都来川中表演。其中,在2001的陕西著名演员肖玉玲、蔡志成率周晓莉、胡林焕、张虹、刘随社来卦台山表演节目,更进一步的提高了三阳川知明度。 其次,导流山每年三月三的庙会,是两县六村合办的,此山人称“仙山”真武观里的无量祖师手执宝剑,守护着三阳川的东大门,保障着十万黎民百姓的安全,贡献巨大,深得人们敬仰崇拜。会日,群众从四面八方蜂拥来到,游客擦肩,车辆接轮,人山人海,通宵达旦,香火冲天,文人墨客来会上吟诗题联,书画表演,武术家设场献艺,杂技团搭栅售票,应有尽有。乡人每岁一游为之快焉。再如石佛寺、演营寺、广应山等庙会都规模宏大,游人云集。庙会经费全山山村民自筹,以游人香火钱补贴,也有大款解囊赞助的,演员食宿,有的山剧团自理,有时分散在村民家中吃住。 庙会演出节目均山会上挂牌点戏,第一天都要演喜庆吉祥的剧目,如“升官图”、“回荆州”等。第二天必须“上寿”就是祷神保佑当地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吉庆有余,再演香山寺还愿。其次剧目按神按地按时来点唱,按神的:如财神庙的点“出五关”,三霄庙的点“黄河阵”,按时的:七月七的点“天仙配”,五月五的点“雄黄阵”,按人的:大款点的“刘海撒金钱”,“全家福”,解放军点的“壮丁荣归”(放饭),求儿女者点“麒麟送子”等等多不甚举。 新舞台建成必须在演戏前“打台”又称“镇台”。手续复杂、仪式隆重,在台上天官高坐中央,王赵两灵官直立台两侧,燃烛焚香,奠酒化纸,鞭炮鼓乐齐唱,最后把金钱撒于台下。就是打台用过的一分钱,一片纸,一丝线都是十分珍贵的吉祥物,均能消灾避祸,因此观众皆拼命来抢,青年观众竟跃越台上,一时尘土飞扬,喊声震耳,热闹非常,打台结束才能正式演戏。 此外,西坪山,渭南王旗村,中滩缑杨村每年夏秋两季请师公跳羊皮鼓舞,正会一天要“开山”用人血祭神,就是用刀把演员人的头划破,血流满面,血点滴在碗内供于神灵。使人看了不寒而粟,风俗如此,遗传古远,只得而己。另有雷祖庙,善家寺,北极观每年春秋各设醮诵经一次,请七八位阴阳先生三天三夜,请神、越庙、迎水、搭桥、扬食、公榜、仪式隆重。综上所述,三阳川的庙会真是百花齐放。 十四、三阳川隶区划
识别二维码,关注天水新时空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