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阳川人 (四)---庙会文化

2012-01-19 来源: 天水小江南三阳川 浏览量:

 

  自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郡县制度,“里”就是县以下基层单位,后经朝代更替,体制各殊,隋朝以二十五家为里,百家为党。唐朝以百户为里,五里为乡,明代至清代仍为里,农业税田赋粮到民国初仍以里为单位向县上交纳“银粮”,各地设“里长”专管一年的“银粮”到民国中期才取消里,由乡镇保甲管理。 宋太祖乾德六年(968)秦州三阳川置三阳寨。寨辖渭滨、武安、上蜗牛、下蜗牛、闻喜、伏归、照川、土门、四顾、年戎、赤崖湫、西青、远湫、近湫等十四堡。 清代晚期,县以下改为乡绅制,在三阳川设立总绅一人,下设绅士若干人,分片管理,绅士下各村设耆老、庄头。第一任总绅是毛祯,第二任是蒲国瀛,总管北路八乡。 民国二年(1913)至民国二十四年三阳川改立第五区,第一任区长刘静轩。 民国二十六年(1937)改为联保制,第五区:公署迁驻石佛镇,区长为史文煜,辖石佛、中滩、渭南、西坪、新化、丰盛、太阳、新阳等地,下设联保主任,再下设保长,甲长等。 民国三十年(1941)撤区建立乡镇,三阳川即建立中滩、渭南、石佛三镇,各乡镇直属县上管辖。 一九四九年秋,天水解放,实行区乡制,三阳川成立渭南区,第一任区长柴守义,下设八个乡,乡以下为行政村。 一九五一年改为第八区,区政府迁中滩,辖正阳、渭南、临渭、演营、中滩、早阳、石佛、晚阳等八乡。 一九五四年,三阳川在原八乡的基础上增设苏景、东滩、峪峰、卦台、西坪等乡,全区即为13乡。 一九五五年十一月调整区划,天水县并为七个区,区公署迁渭南泰山庙,辖中滩,石佛、晚阳、渭南,卦台、西坪、新阳、石洞、凤凰、琥珀十乡。 一九五六年,撤区并乡,三阳川并为渭南、中滩、石佛三乡直属天水县。各村合并为三阳川人民公社,设立在中滩镇,第一任书记为张介。下设二十个生产管理区为正阳、苏景、渭南、王旗、卦台、临渭、西坪、中滩、渠刘、演营、东滩、晚阳、峪口、玉峰、石佛、保玉、龙池、早阳、杨岘等,下设生产大队,生产小队。一九六一年,设立三阳区,第一任书记刘恒昌。变为小公社即正阳、渭南、卦台、演营、西坪、中滩、石佛、早阳、晚阳等九个公社。 一九六八年,三阳区双合并为渭南、中滩、石佛、西坪四个公社,石佛改名为向阳公社。七一年又恢复原名。 一九八三年改公社为乡,三阳川设四个乡。 二00三年改乡为镇,将原西坪乡的谢坪村东13个村划归中滩镇,南河川乡撤销,部分村划归渭南镇,部分划归石佛镇管辖。 十五、三阳川大事年纪 公元九六0年宋太祖在三阳川设立三阳寨,下设十四堡。 公元九七八年太平兴国五年,秦州北部羌族聚集攻打成纪县,波及三阳川,被宋军击败。 公元九九年咸平二年,大水冲成纪县,三阳崖塌,伤亡62人。 公元一六三五年,明崇祯八年李自成军进驻三阳川,被明军赶走。 十六世纪,明嘉靖时,土纺土织手工业在三阳川兴起。 十六世纪明万历时,渭南吴家庄始修人工自流灌溉水渠。 公元一六四四年,清顺治元年,李自成残部攻秦州不下转入三阳川。 公元一六五六年清顺治十三年节度史宋琬来三阳川游卦台山遇雪夜宿张石村张佛生(秀才)家。 公元一七五七年清乾隆二十二年刘田生倡导开挖中滩石渠。 公元一七九九年,清嘉庆四年,白莲教在天水利桥,三阳川等地活动。 公元一八六八年,清同治元年,陕西回军至三阳川石佛等地,杀人放火。 公元一九一三年,中滩瘟疫流行死亡二百余人。 公元一九0九年,清宣统元年,葫芦河暴涨,三阳川十余村被淹,损失惨重。 公元一九一九年,民国八年,渭水倒流,冲淹中滩各村,淹毙估畜甚多。

 

 

  

识别二维码,关注天水新时空公众号

热点推荐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