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尽奇峰打草稿——胡达生山水画赏读
艺术的发展,必须建立在对传统艺术本质与特征的把握之上。任何脱离传统文化之本质及特征的创新,都是肤浅的、表面的,都无助于中国民族艺术的发展。
作为广东韶关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的胡达生先生,在继承传统、崇尚自然的基础上,以探索和发现审美客体变为极富生命张力和人性化审美主体的绘画形式为目标,或许这就是他的一种艺术使命和随之而来的责任感吧。从他的观点里不难体会到他对艺术及绘画的见解。他说,绘画要有内在的精神作支撑,但这种内在精神并不是虚幻的和强加在形态之上的一种东西,绘画作品的内在精神只有通过作品的形式语言体悟到。在写意的技法中,胡达生先生重视“线”和“墨”,由“线”的高度发展,经过“色”的竞争洗练而后,努力于“墨”的完成。其山水画作品多善于用线,娴熟的墨线,相生相成。如他的近作《巉岩峭壁》、《挹翠》、《晨塬》、《绿云一曲写山林》、《幽云山居图》等。线是一种富有生命,独立而自由的表现,而线的三要素则是“速度、压力和节奏”,这三者的有机进行,是传达内容、情感的主要关键。胡达生先生在这方面的运用则游刃有余,他笔下的山水《幽梦园图》、《丹崖翠树》、《春梦到明月》、《动感地带》等等,不再是具体的山和水,而是心灵中的山水与梦境中的自然物象。他常以曲动的线去构成作品,这不仅使线自身具有动化性,更重要的是这种动化线形还能构成气化生命的一种动化关系。一方面为线提供了自由活动的空间,而另一方面也为线的组合增加了一定的难度,特别是曲动形式线的组合将表现的更为突出。
胡达生先生为能将中国画古老的传统技法推向现代,他在作画时主动结合自己的艺术个性特征,强化了线条,强化了骨法用笔,强化了画面的整体气韵。这样一来笔墨的冲击力大了,而画面的写实感就相对减弱了。同时加上山水、树等造型的个性化和夸张变形等因素,作品的效果就变得扑朔迷离,亦真亦幻而恍若梦乡。则意境的传达也就大大地非理性化、主观化和个性化了。
有书画评论家说,胡达生先生是文人山水画家,书画理论家魏中林更是在《胡达生画选》序中有这样的评述,文人山水画虽以心性营造画境,但是“搜尽奇峰打草稿”之后的升华。山水丹青终需山水之助,笔韵墨趣之粹进超拔亦不辞于自然景物之风貌摇幻。岭南山水雄奇秀美,比西北的粗犷厚重别有一番新的境界。达生先生自陇右移居粤峤,正所谓北才南植。
识别二维码,关注天水新时空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