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青养志 翰墨年华
——雷震扬老人的书画人生
8月9日,记者来到雷震扬老人家采访,刚进门便被其居室内丰富的藏品所和书画所反映文人气息所吸引。悬挂的书画简单,但又不失雅致;藏品虽然较多,但多以装饰为主。老先生在这样的环境中用笔墨丹青寄情咏怀,真是一种享受。
“虽然有一间画室,但自己很少在家中创作。我喜欢下基层,为喜欢的群众现场创作。”这是雷老对记者说的第一句话,果然他的居室竟然没有一张大幅作品,众多的藏品多以鉴赏为主。这是一种心态,也是种老人的生活观。
雷震扬在众多的姊妹中排行老二,又从小喜欢书画。因此,父亲为他起名“显之”,大概是要他光宗耀祖,在丹青上达到显赫的高峰。后来,有人取他排行老二、又喜欢艺术起号“仲宣”,今天他沿用这两个字号。1942年,雷老在秦州区现中华西部出生。1959年考入兰州艺术专业学院美术系后,得常书鸿等当代大师的教诲,技艺渐进。他现为西部书画艺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中国工艺美协会员,市美协会会员,工艺美术师。一头银发,记录了他岁月的沧桑和闪光的艺术人生,一颗追求艺术丹心,让他今天还活跃在天水艺术家书画下乡的行列。
苦乐年华
雷老小时候在姊妹9人中排行老二。家里子女多,生活自然艰苦些,但生活的艰辛并没有磨灭他那颗热爱艺术之心,小学到艺专他在坎坷不平的道路上坚持走来。
雷老在童年时就对唱歌、表演、绘画以至诗歌创作无所不爱。他就读于天水一中时,就是课外兴趣小组“列宾美工团”的成员,也从这里开始,他算是正式跨入了学习美术的行列。那时,他还是与同学们交流习画心得、便是在纸上作画。
1959年,雷老中学毕业,兰州艺术专科学院来天水招生时,他考试现场创作的一张国画《少先队员拾麦穗》配上诗文后,顺利通过考核与天水10多位同学到了兰州学习。在兰州艺专业,他受到得常书鸿等当代大师指导,从简单的国画开始,系统学习了绘画技巧等美术专业知识。当时,恰逢国家三年困难时期,雷老说:“你们很难想象,当时每月凭供应票吃饭,一次发一个月饭票。自己有时,七天就吃完个月的饭。往后的日子,吃完以后就得去捡拾树叶、野菜甚至萝卜充饥。”他回忆,那时,同学们勤工俭学要去天祝煤矿劳动。特别一行同学背着几十公斤的大石头,走在站台上狭窄的木板上往返,石头尖刺背不说,走不好,木板压不稳,会让自己掉到站台下摔伤;背不好,石头掉下不但会砸着自己,还会压伤后面跟着的同学的脚。就是这样的艰苦劳动,也没有让他们吃好喝好。在这里,他见识了“二牛抬杆”式耕作,体会了什么叫饥饿。也从此,他认识了美术对生活的重要,学习从被动走了主动。
崭露锋芒
1961年,雷老毕业后回到家乡,在天水市刻字社工作。他在印制背心图案、刻印图章之外,涉足泥塑、雕漆等各类工艺品。后来,他转到市工艺美术厂工作,凭借扎实的艺术功底,在厂里是任职雕漆设计、绘制的专业人员。
上世纪末,随着天水旅游兴起,旅游纪念品需求不断扩大,原来的市工艺美术厂改组为市工艺美术公司,做起了旅游纪念品的业务。雷老创作出麦秆画、树皮画、羽毛画等层出不穷的工艺品,成为天水代表性旅游品。雷老如此回忆,当时,我一个人兼职很多工作,从每件作品的图稿设计到制作生产,自己不光要设计还要指导,而且还要层层把关。每当一件工艺品成型,自己有说不出的喜悦!记者环顾雷老家里摆件,不但没有巨幅画作,更无法寻觅到一件收藏的树皮画或羽毛画等。当年同在一公司为售货员、现为老伴的姚翠荷说:“他就是个犟脾气,从来不沾一点公家的光。那时,他直接管理从生产车间向营业部交货,就是差一件。还要批评我这个新媳妇,反复查到校对。直到把数字对准确。”
因祸得缘
在文革中,他因为躲避灾难而来到乡下亲戚家。当时,他经历着苦难,却收获了自己的爱情。
正当雷老要放开手脚,在工作上大干一场时,文革开始。他所有公司正好临街,无意中,在单位受伤后满面流血的他,在街道上看两派游行的热闹时,被当别人当成“坏人”,押在红缨枪和在大刀丛中审问。好在他的兄弟也在这支造反派中,立即站出来证明他的清白并送到医院包扎治疗。此后,他不得不远避城市,来到罗玉沟马家庄的乡下亲戚家暂避一时。在这里,他经人介绍,认识了在该村当老师的老伴姚翠荷,二人经过接触,彼此有了好感并开始谈婚论嫁。后来,运动的风头渐过后,他又回到了单位开始工作,也迎来了自己的婚姻大事。
雷老记得,当时的婚礼简单到现在的人不可想象。他给新娘送了5元钱一条的头巾,岳父为他送了一枚手表,他们就算订婚了。结婚时,单位和亲戚来了不到一桌人,送了一对热水瓶、两个木箱为贺礼,就在自家的院里支了桌子做了几菜,椅子还高低不等,招待了一下来宾,就算结婚了。婚后,他们只能在外面租房住,为了生活,新娘不得做糊火柴盒、缝手套以维持家用。清贫的生活反而让他们爱情更加真诚,俩人从牵手到养育一对儿女,直到晚年俩人相濡以沫,从困难走向了幸福。雷老的艺术之路也因妻子而铺满了鲜花,让他在艺术的道路上越走越宽广。
丹青之路
1983年,雷老借调到现天水职业技术学院的前身,从事排课计划和教学工作。三年里,他对学生像自己的子女一样,从生活到教学,甚至还毕业生找工作而忙碌。但当他所在的艺术美术公司解体时,他也没有想到要调到这个单位工作。
雷老后来又在雕漆厂、毛织厂、文化馆等单位工作。不但图案设计,便是书画创作。无论山水、花鸟还是人物,在他的笔下造型灵动却不轻浮、色彩明丽却不妖艳。尤其在众目睽睽下动笔,他不但不怯场,反而更有创作灵感。他说,这是一个激发灵感、分享快乐的过程。
雷老退休后,并没有因为老了而消减自己追求艺术的热情。他经常参加市内各界举办的文化下乡活动,活跃在为基层群众送艺术的公益道路。他山水花鸟虽然是简单清淡的几笔,却极具宋元雅意,在笔墨的勾靳皴擦间透出灵秀和磅礴之大气。无论盛开的凌霄花,还是一匣古书,无不反映他内心的豪迈。他国画作品入选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获首届仓颉当代书画名家作品邀请大展,并应邀去西安、昆明等地作画。
雷老属马,虽然已年愈古稀,但仍然像一头骏马奔驰在丹青的原野里,在他的笔下,无论翠谷飞瀑,还是富贵神仙,都透出一股壮志凌云的豪气。丹青养志,让他在平淡中找到宁静与富有,在公益创作得到了快乐。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这就是他今天的真实写照。
(出自《天水晚报》 记者闫鹏飞)
雷振杨先生
雷振杨先生作品
雷振杨先生作品